音乐名作《江河水》有着怎样的创作背景?
徐缓凄凉,如泣如诉,时而悲愤,时而激越……
这原是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场“苦难的年代”中一段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配乐——双管独奏曲《江河水》。这首艺术感染力很强的乐曲,并非出自哪位名家之手,而是来自《辽南鼓乐》中的一首笙管曲牌。据说这个曲牌早在元、明时期的南北曲中就已经出现,原名《江儿水》。它本是一个声乐曲牌,后来在昆曲、京剧中常用在庆功宴或发兵征战时歌唱,曲调悠扬、典雅。后又被改编成双管独奏曲(改编前后的音乐情绪有很大不同),1962年在广州首届羊城花会上首演,深受听众好评。
黄海怀先生又将此曲移植为二胡独奏曲,于1963年5月由他的学生吴疏华参加“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首届二胡独奏比赛”,获得巨大成功。
二胡独奏曲《江河水》诞生以来,历经四十余载,长演不衰,已成为二胡演奏者的必修曲目之一,它的知名度已远远超过了原双管独奏曲,不少青少年音乐爱好者和国外音乐界人士把此曲作为了解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