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温泉风景区的主要景点
白沙寺又名佛林山,位于五布河畔南岸、宁安山脚公路旁。寺庙坐北向南、依山而建,有400多年历史。因寺侧有一古井,水清似沙白,故得名白沙寺;又因寺庙前后古木参天,白鹤翩翩,故又名白沙鹤林。
据民国《巴县志》载,白沙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88年),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尼玉号修上殿两廓,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朴修大殿,昔有尼30多人,寺宇轩昂,清幽雅致,雕梁画栋,技艺精湛, 殿内玉皇、关圣全身塑像庄重威严,十八罗汉姿态各异,上、中、下三殿,建筑宏伟。历来香火旺盛,是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白沙寺历尽沧桑,屡遭破坏,于2001年12月8日被大火烧毁。 古佛洞与东方大世界所在地览胜半岛隔江相望,由半岛出发,过刚刚修建的索桥过五布河,或由过去的烟雨桥过河,穿过一帘幽梦、打儿洞、慈云楼,登百十级宽阔的石级,即到达了古佛洞天。
古佛洞,本为卡斯特地貌留下的石灰岩溶洞。洞分前后洞。全长200余米,可同时容纳300余人观光。《巴县志》记载:“岩半结茅供佛,虚其下,临之眩目。”过去,洞内供有如来、观音、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神像数十尊,气氛庄严肃穆,一年四季香客不断,香火不衰,现在洞内菩萨荡然无存。抗日战争时期,古佛洞曾是国民政府一家兵工厂的车间,洞后的田土上,也曾建有厂房、宿舍等,其后销毁。寻踪觅迹,依稀可见当年陪都文化遗存,这是不可多得的抗战遗址,毁之可惜。 慈云楼背依慈云峰,面临五布河,左边为常年白云缭绕慈云岩,其位置就建在慈云岩伸出的一座突兀的巨石上,右边是地势销平的居民住户区,极佳的位置使其不仅能身居闹市,而又鹤立于闹市,彰显尊贵风采。
慈云楼为红墙、青瓦的三层建筑,式样简单,但色彩却尽显鲜艳,红木为柱、为栏、为梁,大门、窗棱被漆成了绿色,而且特意在窗户上镶了一圈白边,这样极素色的装饰配上醒目的白色,那种突出的效果就出来了,黛黑色的青瓦配以黄色的屋檐。我们都知道红、黄、绿这些大俗气的颜色要搭配好是需要独具匠心的。但在这里,经过工艺师一番巧搭配,不仅没有庸俗的感觉,反而将楼房与周围的景色完全融为一体,红楼、绿树交相辉映,组合成一幅最佳的风景画,两者互补,不能互缺,缺了谁都是一种遗憾。同时“山高流水琴音长”的理想的中国式居住要求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五布荡舟,为品尝东泉胜景必修课。五布河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因河汇五溪,水色缥碧,如曳轻素,因此得名,一是乡里附会,说该乡曾有五个人做做到清朝的布政使官,因此得名。五布河斗折蛇行,曲折有致。溪中时而是润滑的平滩,时而足有疏有密的怪石,时而水流细软如绸,时而微波涟绮,时而有涓流绕田汇聚,时而又不见水流的踪迹而暗流于石隙丛林之间.时而水声叮咚似金樽小曲,时而哗哗流淌似交响的琴弦。泛舟其间,得天簌之陶冶,受乡音的洗礼,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了。
乘艇游江,层层青山,苍郁的绿竹,芋芊芳草,陪衬着满江碧流,使人感到清新而舒畅。当其岸边狼籍残红,飞絮如雨,水上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时,这绿色丝绸河面,恰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彩绢花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