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唐玄宗宠爱的妃子,杨玉环是怎么死的?

在当时的环境下,我认为杨玉环选择自杀应该是最好的选择,至少可以保存一些作为大唐贵妃的颜面,不然的话,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以及其手下的将士不知道能做出什么事来。就算唐玄宗李隆基硬是把杨玉环保下来了,那么她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要知道当李隆基逃难的时候,连食物都没有,杨国忠讨来几个胡饼,再加上沿途百姓送上的粗茶淡饭,大家还是没吃饱,而且还只能用手抓饭吃,好不狼狈。床铺不够,于是无论贫富贵贱只能挤在一起睡觉,“人相枕藉而寝,贵贱无以复分辨”,在这种鱼龙混杂的环境中,杨玉环要是隐匿民间,估计会受更多的屈辱,吃更多的苦,一个有姿色的女子在那种乱世中孤立无援,能有什么好结果呢?

退一步说,就算杨玉环和李隆基回宫了,那又怎么样呢?唐玄宗李隆基好歹还是唐肃宗李亨的亲生父亲,李亨再怎么样也不会把李隆基怎么样,而杨玉环呢?要知道杨玉环比李亨小了八岁,杨国忠与李亨的关系也很僵,李亨怎么可能对杨玉环这个比他小了八岁的庶母什么好脸色呢?何况杨玉环还曾经是寿王妃,算是李亨的弟媳妇,最后却成了李亨的庶母,李亨会看得起她吗?指不定暗地里怎么羞辱都不好说。毕竟隋唐时期的后宫,大家也都懂得。

哥舒翰率领的八万大军在灵宝西原被崔乾祐打的全军覆没后,李隆基在当天夜里就带着亲近人跑了。到了第二天清晨,贫民和土匪闯入皇宫和达官显贵的家中,把能抢的财务都抢了,甚至骑着驴在宫殿里面走来走去,还纵火焚烧宫殿。京兆尹崔光远下令捕杀十几个人,才勉强维持了秩序。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李隆基赐给杨氏一家再多的金银珠宝,还不是毁于一旦吗?

同时,唐玄宗李隆基也是轻装出逃的,绝对没有《长恨歌》里所说的“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的那样盛大的车队,当时的李隆基其实连粮食都没有带过,导致李隆基从黎明跑到中午都一口饭没吃上,只好一路坚持,到了咸阳宫后才能歇一会儿。杨国忠好容易弄来了几个胡饼,沿途百姓又拿来了一些“杂以麦豆”的糙米饭,可是没有筷子和勺子,于是众人只能当手抓饭吃了,结果还是好多人没吃饱,陈玄礼率领的士兵就更加饥肠辘辘,可是众人仍旧要赶路,于是从咸阳宫到马嵬驿的一路上就已经群情激奋了,矛盾一触即发,已经年过古稀的唐玄宗李隆基根本是稳定不了这种局面的,李隆基想要保护杨玉环,怕也是有心无力,更何况按照当时的道德标准,他也没必要豁出性命去保护一个妃子啊。

当车队到了马嵬驿后,陈玄礼率领的禁卫军终于选择了罢工“将士饥疲,皆愤怒”陈玄礼为了安抚众人,也只能同意诛杀杨国忠。可是,杨国忠毕竟仍旧是朝中重臣加外戚,在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罪名的情况下,陈玄礼和他手下的禁卫军也是不敢贸然行动的。或许是老天要亡杨氏一门吧,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突然有二十一位吐蕃使者来到了马嵬驿,并且将杨国忠堵在马嵬驿的门口,诉说他们没有粮食,一路风餐露宿的痛苦。如此众目睽睽之下,杨国忠竟然和吐蕃使者在私谈,这一幕也很自然地被陈玄礼看到了,于是陈玄礼带领士兵大喊道:“杨国忠勾结吐蕃人谋反!”随后便有士兵举弓便射向骑在马上的杨国忠。此时的杨国忠根本还没来得及回应吐蕃使者的话,就发现一支箭射中了他的马鞍,于是杨国忠逃到了西门内。陈玄礼也立刻率领哗变的禁卫军赶过来,将杨国忠“屠割支体”,还把杨国忠的脑袋割下来,挂在枪杆子上,走出了马嵬驿,以达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杨国忠的儿子杨暄,以及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进几个人也被乱军杀死,韦见素被乱军打成重伤“脑血流地”,可能因为韦见素在禁卫军中的名声比较好,所以众人大喊一声“勿伤韦相公”,才让韦见素保下了性命。杨国忠的妻子裴柔听说军士哗变后,便与虢国夫人,以及虢国夫人的儿子裴徽一起出逃,然而他们在逃命的路上却仍然一直在拌嘴,甚至打架。于是裴柔、虢国夫人、裴徽三人逃到陈仓的时候,被陈仓县令薛景仙抓住,关在了大牢中,裴柔和虢国夫人这两个在当时享尽了荣华富贵的贵族女子,哪里受得了这种苦呢?那又能怎么样呢?她们在大牢中吃了几天苦头后,还不是被薛景仙送上了断头台了吗?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了断,尚且保留了作为贵族女子的一点尊严。

陈玄礼率领禁卫军将杨国忠残忍杀害后,便很快包围了马嵬驿。唐玄宗李隆基听到门外喧哗后,便询问众人发生了什么事。陈玄礼等人奏道:“杨国忠勾结吐蕃使者企图谋反,已就地正法”,李隆基听后也无可奈何,只好下令慰劳军士,让陈玄礼解除包围圈,然而军士却不予以应答。唐玄宗李隆基便让高力士去询问,陈玄礼对高力士说道:“杨国忠勾结吐蕃谋反,已被正法。贵妃作为逆臣的亲属,已经不适合再陪伴陛下了。请陛下舍弃儿女私情,将其正法!”高力士将陈玄礼的话告诉给李隆基,李隆基表示犹豫:“这件事,朕可以自己处理好的!”便进了内室,拄着拐杖低头深思,很久都没能做出决断。

当时,韦见素的儿子韦谔也在李隆基身旁,韦谔看到自己的父亲韦见素被乱军打的头破血流的样子,也意识到,不给陈玄礼一个交代,谁都别想有好果子吃。于是韦谔立刻下跪,对李隆基说道:“如今,陛下已经触犯众怒,生死安危就在此刻,请陛下速做决断!”接着,韦谔便使劲的磕头,磕到额头出血为止。李隆基仍旧犹豫不决的说道:“贵妃整日呆在深宫中,她怎么可能参与杨国忠谋反的事情呢?”高力士着急的说道:“贵妃虽然无罪,但是军士已经杀了杨国忠,而贵妃仍旧在陛下左右,军士怎么可能安心呢?望陛下以大局为重,‘将士安,则陛下安矣’”高力士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李隆基不杀了杨玉环的话,那么陈玄礼就只能率领军队来帮助李隆基了,到时候,杨玉环只会死得更难看,李隆基也只会更加颜面扫地。

于是唐玄宗李隆基便让高力士将杨玉环带到佛寺当中,将其缢杀。杨玉环死后,李隆基下令将杨玉环的尸体装入棺椁中,并且让陈玄礼脱掉盔甲,进来查看,陈玄礼等人确定杨玉环已死后,才跪下向李隆基请罪,于是,马嵬兵变宣告结束。

在之后的路程中,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不敢得罪禁卫军的。原本李隆基是打算去成都避难的,然后军士们却说道:“杨国忠做了多年的剑南节度使,蜀中一定有与杨国忠谋反的人,去那里不安全”从这句话,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个现象。之前吐蕃使者将杨国忠堵在马嵬驿门口,诉说缺粮的事情时,陈玄礼等人或许真的认为,杨国忠就是勾结吐蕃人谋反了,于是他们才会有这样的思虑,担心蜀中有杨国忠的余党。唐玄宗李隆基对此也无可奈何,最后仍旧是韦谔出来解围。韦谔对众军士说道:“如果我们选择返回京师的话,那么我们就一定会与贼军相遇。可是我们的士兵比较少,战斗力不强,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与其如此,我们不如先到扶风郡,再做打算,各位意下如何?”这一下,众军士才同意继续入蜀的。

这种情况下,就算李隆基保住了杨玉环又能如何呢?杨玉环怕是活得更憋屈。如果像一些电视剧那样,李隆基让杨玉环假死,再让她隐姓埋名,送到日本,或者隐匿民间的话,那么杨玉环的后半生也是不可能好过的。毕竟一个本来就有一些“污点”的女子,处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怕是要受到更多的屈辱。翻阅中国历史,在这种国破家亡的乱世中,后宫妃嫔又有几个好结局的呢?据我所知,也就西晋皇后羊献容,隋朝的萧皇后等少数几个亡国后妃的结局还算体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