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言文吕才
1. “吕才漏刻”在古代天文学中指的是什么
“吕才漏刻”是指唐初太常博士吕才制作的四级补偿型浮箭漏。
这是一种利用流体力学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漏刻自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约在汉武帝之前,使用单壶泄水型沉箭漏。
在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经济、社会得到恢复和发展。到了汉武帝时期,形成了汉代科技发展的第一个 *** ,正是在那时,发明了浮箭漏。
而至迟在东汉初期,发明了二级补偿式浮箭漏。唐初太常博士吕才制作的四级补偿型浮箭漏,也称吕才漏刻。
这种漏刻有四匮,一夜天池,二日天池,三平壶,四万分壶。又有水海,以水海浮箭。
以四匮注水,自夜天池,入日天池,以此相注,最后水入水海中,浮箭而上,来读取刻数。表面看来,级数越多,漏刻的计时精度会越高,然而真实情况恰恰相反。
事实上,采用补偿壶的方法,只需掌握定时定量的加水要领,最下一级漏壶壶内的水位极为稳定,其精度很高,完全可以满足当时天文观测计时的需要。因而,二级补偿式浮箭漏已经足够使用。
2. 凿壁借光 古文言文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翻译: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3. “吕才漏刻”在古代天文学中指的是什么唐 太常博士吕才制作的四级补偿式浮箭 漏刻。
东汉以后出现了有补偿壶的二 级漏刻。水从最高一把壶中流入下一 把壶,再逐次流入第三、第四把壶,最后 流入受水箭壶中,使刻箭上浮。
多级装 置可使最下一把供水壶的水位尽可能 的恒稳,而使流入受水箭壶的水流量尽可能稳定,以提高计时精度。东汉张衡 制的是二级,晋代出现了三级。
《古今 图书集成?历法典?卷九十九》引晋孙 绰漏刻铭:“累筒三阶,积水成渊。”清王 瞒编《六经图定本?诗经》引杨甲《六经 图》,唐太常博士的漏刻“有四匮,一夜 天池,二日天池,三平壶,四万分壶。
又 有水海,以水海浮箭。以四匮注水,始 自夜天池,以入于日天池,自日天池,以 入于平壶。
以次相注,入于水海,浮箭 而上,每以箭浮为刻分也”。
4. 古文言文翻译《太宗罢朝》译文: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我,弄得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太宗震惊地说:“ 皇后为什么像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
感想:太宗能够正视君臣关系,容忍大臣,所以大臣才敢直言进谏,实在是难得。
《屈而不信》译文:孟子说:“如果现在有个人无名指弯曲了不能伸直,(虽然)既不疼痛又不妨碍做事,但如果有人能使它伸直,那么即使赶到秦国楚国去(医治),也不会嫌路远,为的是手指不如别人。手指不如别人,知道厌恶它;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不可以说是明白事理的。”
“此之谓不知类也”
“不知类”怎样理解:不明事理
“此”:指心不如别人却不愿承认
5. 寻一篇分别说男人和女人爱情观的古文言文你说的大约就是出自《诗经·卫风·氓》,下边是原文和翻译,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翻译
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
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
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
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
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婚后三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你的目的一达到,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
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白头偕老当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聚,说笑之间情悠悠。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
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绝就算了
你说的那句,就是“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句,意思可以参考译文。
6. 朱子家训古文言文阅读和答案朱子家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其它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7. 古文言文插以青竹竿,羽之赤雁翎,勿言分寸铁,为用乃长兵是什么意这首诗说的是箭头,提问这几句意思是:把箭镞插在翠绿的竹竿头上,另一头装饰上赤雁漂亮的翎毛,不要说这箭镞只是分寸把长,只要好用就是厉害的兵器。
《箭镞》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矢人职司忧,为箭恐不精。
精在利其镞,错磨锋镝成。
插以青竹竿,羽之赤雁翎。
勿言分寸铁,为用乃长兵。
闻有狗盗者,昼伏夜潜行。
摩弓拭箭镞,夜射不待明。
一盗既流血,百犬同吠声。
狺狺嗥不已,主人为之惊。
盗心憎主人,主人不知情。
反责镞太利,矢人获罪名。
寄言控弦者,愿君少留听。
何不向西射,西天有狼星。
何不向东射,东海有长鲸。
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
不然学仲连,一发下燕城。
胡为射小盗,此用无乃轻。
徒沾一点血,虚污箭头腥。
8. 古汉语,文言文,求解释,奇节《资治通鉴》不书奇节,对往昔史料上所载奇节伟行而超乎常情者,如“商山四皓”羽翼储君,屈原自沉汨罗江,严光足加光武帝腹诸事,悉阙而不录。
奇节的意思是:奇特的节操。
是文言词语。古文中常用来形容文人君子,士大夫等。例如
《史记·萧相国世家论》:“ 萧相国何 于秦时 为刀笔吏,録録未有奇节。”
宋 苏轼 《上韩太尉书》:“ 东汉之末,士大夫多奇节而不循正道。”
高旭 《侠士行》:“深沉好读书,少小励奇节。”
高凤翰的《章草书》
不抱云山骨,那成金石心,
自然奇节士,落墨见高襟。
李绅《寒松赋》: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
9. 文言文翻译郑文贞公魏徵卧病不起,太宗派人前去问讯,赐给他药饵,送药的人往来不绝。
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太宗又和太子一同到其住处,指着衡山公主,想要将她嫁给魏徵的儿子魏叔玉。
戊辰(十七日),魏徵去世,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均去奔丧,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徵的妻子说:“魏徵平时生活检朴,如今用鸟羽装饰旌旗,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
全都推辞不受,仅用布罩上车子载着棺材安葬。太宗登上禁苑西楼,望着魏徵灵车痛哭,非常悲哀。
太宗亲自撰写碑文,并且书写墓碑。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徵,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
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绝好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