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小说创作历程简述
生活经验
●饱经风霜
他的童年大致在抗日战争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间。可以说,他在一个独特的时期,在一个独特的地方,度过了一个喧闹动荡的童年。
用张爱玲的话说,那是一个乱世。整个人类似乎都陷入了毁灭的冲动,战争摧毁了所有的文明和和平的家园。
张爱玲写于1943的《倾城之恋》,形象地描述了当时香港的情形:
从浅水湾酒店出来的一段路,在空中飞过一座桥,把山停在了这里。.....墙壁冰冷而粗糙,是死亡的颜色。那是1941年12月7日,12月8日;枪走火了。一个镜头又一个镜头之间,冬日早晨的银雾渐渐散去。山顶上,山沟里,全岛的居民望着大海说:“打吧,打吧。”没人能相信,但毕竟是战争。.....巴顿路附近有一个科学实验大厅。屋顶上架着高射炮,流弹不断袭来,呼啸着呼啸着,然后砰的一声。那吱吱嘎嘎的声音撕裂空气,撕裂神经。淡蓝色的天空被撕成条状,在寒风中飘动。有无数被切断的神经尖端同时在风中漂浮。
那一年,古龙大概3 ~ 5岁。他是被父母抱在怀里,还是被父母抱着和躲避空袭的人混在一起?这段恐怖的记忆是否成为了他后来创作的来源之一?至于香港,一个鸦片战争时期被英国人掠夺的渔村,一个三四十年代繁华的大都市,一个有着各种色彩和梦想的冒险家天堂。一位1936出生于香港,后来定居美国的诗人,曾在回忆中提到香港:我对香港无话可说。中国奴役中国,中国欺骗中国。眼神交流.....扔给他们燃烧的汗水,就像一个警报:焦虑通过他们的器官,血管,毛细血管和脚趾传播...我们可怜的力量再也不敢过于急切地出差了...我们不敢去认识我们尚未认识的城市,不敢去计算我们将来到哪个分站,也不敢去分辨我们将坐卧何处,我们一无所知,我们只期待月亮的落山。这就是古龙成长的时空结构。这一切都反映在他年轻的眼睛里。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无疑随着时代在人类历史上遭受了巨大的变革和灾难。人生在漂泊,人生在追求。也许古龙小说中的两种声音和他存在的时空有关。一个声音是对“家”的呼唤,一个声音是对“希望”的呼唤。家在望。光明在望!希望永远在人间!
1949的巨变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中国国民党逃到台湾省,独自生活在一个岛上;这...给人们带来了无比的理想和希望。许多人的命运已经改变。大时代变革中的人间悲喜剧,让人感触颇深。
然而,战争毕竟结束了,人们不必躲避无情的炮火,也不必沦落为荒山。人们可以轻松地建造自己的家园。
古龙随父母移居台湾省。经历过战争的噩梦,第一次享受和平的气氛,已经是少年的古龙,本该沐浴在家庭的温暖中。
然而,外面的战争结束了,家庭内部的战争却爆发了。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广大未成年人来说,家庭是一个港湾,父母是唯一可以依靠的人。父母也是孩子心中最神圣崇高的形象:他们无所不知,慷慨善良,坚定不屈。所以,没有什么比父母离婚更让孩子害怕的了。感受梦想的破灭。成人世界的神圣光环会因为这次离婚而消失,让幼小的灵魂从此疑神疑鬼。
古龙家并不穷。他爸爸以前是台北市长的机要秘书,衣食无忧。如果一切都平静如水,那应该是一个平淡而温馨的家庭。可惜父母之间的感情终究无法弥合,在不断的争吵中分道扬镳。
古龙在恐惧和焦虑中目睹了两个亲人的分离,他把愤怒和怨恨发泄在父亲身上。于是,一场父子间的争吵随之而来,让这个家庭失去了父母之间的爱,失去了父子之间的深情。
倔强的古龙离家出走,过早地承担了自力更生的艰辛。
生存成了最迫切的问题。世界很广阔,我们却常常找不到安身之处,找不到一点点善意的关怀。
他到处帮人干活,自己没饭吃,穷困潦倒,尤其是冬天,在寒风凛冽的夜晚,流浪街头,无家可归。仰望着稀疏的星空和荒凉的月亮,等待着黎明。这种心情充满了苦涩,也充满了不屈的向往。正如他自己在作品《剑风流》中描述的一个人物:
他尝尽了人生的痛苦。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活着,我还年轻,世界那么大。到处都有我可以去的地方。
在极度的痛苦中,希望更有魅力,更美丽,她会让坚强的人更坚强,更勇敢。少年古龙已经表现出后来渗透到作品中的那种昂扬的人生情怀:永远不要绝望,永远活下去,活得更好更有意义。
在朋友的帮助下,古龙在台北浦城街找到了一个小落脚点,并把它算作自己的“家”。他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努力,居然以一个流浪少年的身份读完了高中和大学。
古龙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工作也不受影响,可见其天赋之高。他就读于淡江大学,主修英语。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欧美小说。他对文学的兴趣充分萌发,不仅读书,还写作,成为一名真正的“文学青年”。
不幸的人生经历和孤独的精神状态总是让一个年轻人倾向于文学的世界。因为在那个世界里,充满了悲伤和爱,还有同情和梦想,那个世界可以挡住这个世界的浑浊和痛苦。几乎所有的“文学青年”都可能回答“为什么喜欢文学”这个问题:因为孤独。
稿费制度是19世纪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出版业的商业化也使作家的写作沾染了浓厚的商业色彩。稿费的诱惑可能破坏文学写作的审美品质,也可能促进文学写作的繁荣。利弊几乎无法言表。
和很多青年作家一样,古龙在亲身尝试了写作的艰辛并得到发表后,明白了一个道理:写作不仅可以抒发胸中的郁闷,还可以赚钱。
他的第一部作品《从北到南》是一部悲情抒情的中篇小说,发表在1956晨光杂志上。
他也写了很多诗歌和散文,但渐渐地,他写了更多的小说。
因为写小说似乎更能解决生活的需求。
他痴迷于写作。迷恋是一种疯狂,完全无视现实。痴迷音乐。对艺术和文学感兴趣的人一般都被认为是傻瓜,而痴迷于这些“东西”的后果往往只是:贫穷。
大学毕业后,大部分学生愿意在政府或教育部门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来养家糊口。古龙大概一开始也有这样正常的想法,曾经在台北美军顾问团谋得一份翻译的工作。如果他努力,也许不会仕途有成,但至少不会为生活发愁。
但对文学的迷恋,让古龙做了这样一个好梦:一个安静的小屋,一片竹林,一条小溪,阳光明媚,在窗前或树下或溪边读书写文章。他喜欢的是自由自在,是创作文字时的无限快乐。于是,出乎常人意料的是,他辞掉了工作,在偏僻安静的瑞芳镇租了一套房子,过起了自由作家的生活。有一段时间,他过着轻松充实的生活。每个月他自己的字打印出来,每个月可以去台北收稿费。钱虽然不多,但也足够招待那些朋友了,大家在简陋的屋子里小聚,酒香飞高,颇有“今夜何处梦醒,杨柳岸何处清风渐消”的意境。
欢乐是短暂的。以纯文学艺术作品为生,用“没吃过一顿饭”这句话来形容再好不过了。在瑞坊镇的隐居生活中,古龙逐渐感受到生活压力的增大。关键是钱。没有钱,就没有自由的生活。
现代文明遍布全球,哪个桃花源能让人摆脱一切羁绊?在一个文明的社交网络中,没有人能够逃脱,他(她)只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赢得立足之地。
人类的青春情怀一定是文艺的,就像人们常说的:每个年轻人都是一首诗。当心灵没有被污染的时候,那只是对美、善、真的无限渴望和追求。生命可以牺牲,理想不可摧毁。这是青春的诗篇。
然而,日常生活的节奏日益临近,生存问题的严重性往往会粉碎曾经存在的多彩梦想。活着是唯一的愿望。
于是,人们逐渐变得守纪律,一步一步,进入一个由经验、常识、掩饰、接纳组成的监狱,没有酷刑。人在生存的过程中逐渐放弃了很多美好的东西。
有点太长了,这是百科全书。你可以自己看。
/view/2969.html?wtp=tt
希望能帮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