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海底捞牛肉粒变“大豆素肉”这一行为?
近期关于海底捞的话题又一次被推上了网络的舆论风头。原来有消费者反映在上海的海底捞门店,竟然发现门店使用类似牛肉粒的味伴侣取代真实的牛肉粒。
海底捞用味伴侣取代牛肉粒对于海底捞的做法,海底捞的客服也表示,他们目前只是在上海作为一个试验点推行,因为在之前的运营过程中,部分的顾客把牛肉粒当作菜品无限的使用从而造成浪费,所以才会推行使用味伴侣取袋牛肉粒。
其实这些大豆素肉制品在国外也是非常流行,毕竟它主要是以大豆类,面筋类谷类等植物材料再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从而让它的味道更接近动物真肉。大豆素肉制品主要是以植物为原材料浓缩加工的食品,毕竟跟动物肉相比起来,它还是有所欠缺,尤其是它缺乏一些人体必要的营养元素。过多食用大豆素肉制品,反而会让人体产生营养缺失,造成胆结石,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其实对于海底捞将牛肉粒换成大豆素肉制品,其实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营业成本,所谓的创新只不过是一个掩饰的理由与噱头,既然牛肉粒换成了大豆素肉制品对消费者并没有造成健康的问题影响,但是这种做法也未免让人觉得海底捞对待消费者诚意不足,毕竟大部分的消费者之所以选择来海底捞消费无疑就是当年海底捞打着番茄牛肉粒进行宣传而造成轰动大火的,而现在突然自己又改变了一套对外解释说是为了避免造成浪费,其实这些都是自圆其说,商家运营的根本目的无疑就是为了增加自身的利润从而改变经营手段。从消费者的身上攫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来就无可厚非,但是海底捞给出避免浪费这种理由,那也未必太过于冠冕堂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