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名著?
1.感知内容,把握剧情。通过阅读,首先要感知作品的内容,了解它写在哪里,写了谁,写了什么,故事情节是如何发生、发展、达到高潮和结束的,矛盾是如何解决的。小说中的人物和主题都是在情节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的,所以阅读小说首先要熟悉和把握情节。小说情节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八个字以上,即“出其不意,写其不备。”比如堂吉诃德想成为惊天动地的“骑士”,结果事与愿违,最后“死”了。丑陋的卡西莫多最初抢走了《吉普赛女人》中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但后来他非常温柔地照顾爱斯梅拉达,并勇敢地保护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最初服从副主教弗洛德,但后来意识到他的丑陋,把他推下钟楼,死了。起初,读者认为卡西莫多是个坏人,但后来他们发现他心地善良。几经周折,方鸿渐和孙柔嘉结合了。读者以为他们会幸福到老,但最后方鸿渐发现归家难。这样,小说的情节出乎读者的意料,让读者被吸引、沉迷、震惊、惊叹,紧扣心弦,跌宕起伏,让人爱不释手。2.了解作者,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环境。有些作品对于中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尤其是外国作品,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比如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倾向等;了解一些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的创作动机,出版以来人们的评价等。,对理解作品和把握人物很有帮助。比如,如果你不明白《堂吉诃德》写于16世纪后期,当时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而西班牙还处于闭关锁国、落后落后的大背景下,封建势力还在掌权,负面的骑士小说还在盛行,不明白作品讽刺骑士制度和骑士小说的初衷,就很难理解作品塑造的堂吉诃德是一个行为荒唐、思想先进高尚的可笑、可悲又可敬的人物。再者,要了解工作中的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是作品中人物生活和发展的场所,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季节、山川、日月星空、雨雪、花木、鸟兽、鱼虫等。社会环境包括时代特征、社会风俗、风土人情、地域景观等。环境描写不仅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它能营造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故事发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服务主题。小说的环境描写比其他文学体裁更注重具体的感性,人物情节的真实性、典型性、可能性和合理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确定。所以,把握小说中的环境对理解小说是非常重要的。3.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塑造是小说创作的核心,对人物的描写必须在具体而细致的描写中进行,如对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矛盾冲突的描写。不同的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可能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中国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都是强调通过人物外在的肖像、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外国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更注重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展现,如托尔斯泰的《复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把握人物的主要特征和个性,是分析和理解人物的关键。一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多面的,多层次的。一般来说,很少是单集中的。但在很多方面,往往有一些因素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他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性格,使他与其他人物有所不同,不尽相同。比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中的安娜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的埃斯梅拉达是不一样的。安娜是19世纪下半叶受欧洲资本主义影响,敢于追求自爱的俄国贵族女性,而埃斯梅拉达是中世纪法国巴黎的吉普赛流浪汉,靠街头卖艺为生,善良淳朴,崇尚自由,拒绝向傲慢低头,被邪恶的社会势力吞噬。4.理解作品的思想主题和意义。小说的主题不是像贴标签一样清晰地列在作品前面,而是包含在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需要读者去发现、去挖掘、去发现、去获取。读者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有一个由隐到明的渐进过程,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薄入厚的过程。有些小说的主题不是单一的、可确定的,而是立体的、多层次的、不确定的,需要读者结合自身实际去理解。比如我少年读水浒传的时候,看到的是打斗。年轻的时候看水浒传,看到的是奋斗。中年看水浒,看到了缘分。小说和名著的思想主题虽不等同于深奥,但却常读常新,让人百看不厌。这可能就是名著的魅力吧。而且,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读者对名著的理解和评价会有所不同,名著也会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所以有些名著需要读很多遍,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收获。5.感悟与收获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能会有所感悟,有所感悟,或者是感性的,或者是感性的。这些感觉就像灵感的火花一样转瞬即逝。如果读者没有及时抓住它们,它们很可能就溜走了,而当你需要或回忆起它们时,却已无迹可寻。所以可以写读书随笔、笔记、人物评论、书评、艺术评论等。,也就是说,阅读和写作要紧密结合,要有敏锐的头脑、勤快的双手和新的笔,这样阅读的收获才能慢慢积累,久而久之,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质量的加深,我们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有些中学生不注重积累,经常看完就扔在一边。时间长了,他们也就淡忘了,只留下一个大概的想法,没有什么实际作用,需要重视。此外,小说作家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直接为我们学习语言和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无疑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学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