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是哪里人?
杨(1908 ─1994)是日据时期台湾著名诗人。杨的主要作品有:《热带鱼》、《树兰花》和《烧它为腮》;如《花海》(台湾文艺省)、《窗帘》(华丽岛)、《茉莉花》(风车扇集)等诗歌。小说《玫瑰之皮》(曾入选台湾省日日新报小说奖)、《信风》(台南新报);评论外国灯笼的思维等。
中文名:杨
国籍:中国。
出生地:台南市
出生日期:1908
死亡日期:1994
职业:诗人
代表作:热带鱼、树兰、烧为腮、花海。
笔名:水、南润
简介
杨(1908 ─1994)是日据时期台湾著名诗人。笔名水、南润。台南市人。
一生
杨9岁入台南第二公学(现立人小学)。在公学读了五年,考入台南二中,跟日本人一起读书。毕业后1932赴日留学,进入东京文化学院深造。他的诗经常发表在日本杂志上,如《竹木木》、《神户诗人》和《诗论》。因父亲去世,1934回台湾,受聘为《台南新报》艺术专栏主编。1935秋,杨与张亮典(秋)、李(李野苍)、林永秀(林秀儿)组成“风车诗社”,主张摒弃传统诗歌的音乐性和形式性,以新的形象呈现人们内心领域的精神活动。因为他们的作品不是政治性的,所以不受日本当局的干涉。同时,诗社发行《风车诗刊》,书名为法文,印在粗糙的台湾竹纸上,不定期出版。创办于1935,每次发行75份,1936年夏天停刊。战后,他担任台南市文学委员会成员,偶尔帮助扶轮社编辑杂志。1937,杨加入台湾省日报社任记者。战后,该报与其他五家报纸于4月1、1945改为台湾省新报,后于10月25日改为台湾新生日报,杨调任新生报。20世纪30年代初,杨将超现实主义引入台湾文学。超现实主义于1924年产生于法国巴黎,1928年传播到日本。当时日本作家由安田知二、西胁俊三郎倡导,诗歌与诗论、诗歌现实、Hizuki等杂志响应。超现实主义在1933年的日本文学中掀起了一股浪潮。这时,在日本留学的杨接触到了超现实主义,并将其介绍到台湾省。杨在解释他为什么要把超现实主义引入台湾文坛时说:“当时台湾省是日本统治的。在这种环境下,我认为文学应该抛弃政治立场,追求纯粹的表达,这样才能在政治的夹缝中永远成长茁壮。”
作品
杨的主要作品有:《热带鱼》、《树兰花》和《烧它为腮》;如《花海》(台湾文艺省)、《窗帘》(华丽岛)、《茉莉花》(风车扇集)等诗歌。小说《玫瑰之皮》(曾入选台湾省日日新报小说奖)、《信风》(台南新报);评论外国灯笼的思维等。的《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作家传》曾这样评价杨:日据时期的台湾省籍文学充满了抗日民族情绪和浓厚的政治色彩。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文学艺术往往被政治所利用和污染,难以保持其纯粹的面貌,而风车诗社则完全不受政治的影响和干扰。杨是风车的灵魂。他唤起了“超现实主义”,确立了一种新的文学理想——试图展现隐藏在人们心中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