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天火”事件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1871 年10 月8 日,美国芝加哥发生一场大火。芝加哥号称“风城”,因此火借风势,越烧越旺,火灾发生后一个半小时全程就变成一座火城,任何力量也无法抵御火势的疯狂蔓延。据报道,全城被烧死和被惊马踏死的有千余人,另有几百人在郊区公路上倒毙。大火一直延烧到次日上午,中心闹市区化为瓦砾,1.7 万座房屋全毁。全城财产损失1.5 亿美元,有12.5 万人无家可归。
芝加哥大火
当时报纸上说火灾的起因是一头母牛碰翻煤油灯,触燃了牛棚,蔓延全城。于是市民深信不疑。但现场指挥救火的消防队长麦吉尔,对这个轻率的结论嗤之以鼻,他在调查证词中说到:“到处是火,而在短时间内燃遍全城的这场火灾。如果说由某间房子开始蔓延到全城,这完全不可能。……如果不是一场‘飞火’,又怎能在一瞬间使全城燃成一片火海呢?”目击者也描绘说:“整个天空都好像烧起来了,炽热的石块纷纷从天而降……”,“火雨从头上落下。”同时人们得知,那天夜里芝加哥周围的密执安州、威斯康星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印第安纳州的一些森林、草原,也都发生火灾。
这火是怎么烧起来的?靠湖边的一座金属造船台,被烧熔结合成团,而其周围的却无其他大建筑物。城内一尊大理石像烧熔了,这要多高的温度?木屋之火不过两三百摄氏度,不可能熔化金属和岩石。几百人逃离火海,却离奇地集体倒毙了。而且尸检鉴定,他们的死与火烧无关。总之,人们不再相信是一头母牛碰翻油灯烧掉芝加哥。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
美国学者维·切姆别林研究了许多天文档案,经过比较大气和火灾之间的关系,得出“流星雨引火”的假设。彗星是制造流星雨的来源之一,捷克天文学家维·比拉1826 年曾发现过一颗,命名为“比拉彗星”。比拉彗星6.6 年绕太阳一周,1846 年擦过地球时,彗核已分裂成两半。1852 年,分裂后的两半彗核相隔240 万千米,不久失踪了。1871 年10 月8 日,彗核之一擦过地球,交会点正在美国。于是,流星雨撒落下来,大部分在大气层中摩擦烧完,残余的陨石落到地面,具有极高的温度,足以使金属、石头熔化。芝加哥首当其冲,即被“天火”焚毁。附近各州也有溅落的“天火”,引起一些森林、草原同时起火。陨石含有大量致命的一氧化碳和氰,可以形成小区域的“致命小气候”,使人窒息。那几百人逃到郊区公路上,正好进入令人窒息的“死亡区”。
切姆别林的上述假设虽然合理,但科学家却不以为然,因为至今没有任何实物能够印证切姆别林的假设。例如当时掉在芝加哥的陨石碎屑,遭“天火”污染过的土壤、树木样本,尚未找到一件。再说,大气圈则是地球自我保卫的屏障,即使彗星物质与地球相遇,也不会造成灾难性的事件,不待陨石坠地,早在高空被焚烧尽了。个别落到地表的陨石不可能酿成火灾,因为陨石擦过大气层产生的高温只限于表层,内部仍然是冰凉的,到达地面又怎么会引起火灾?芝加哥大火至今仍是一个解不开的世界之谜——天火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