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是哪里人?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中国著名作家。他从9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了“乡愁”和“愤懑”的复杂情感,被归为“寻根文学”作家。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讲述的是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一个“传说”。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作品在读者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

丰乳肥臀:讴歌生命的意义和伟大的母性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呼叫号码:I247.59/3576

内容简介:《丰乳肥臀》是莫言的一部小说,小说中的母亲有八个女儿。母亲的“肥屁股”孕育了这些女儿,母亲的“大胸”哺育了这些女儿。这些女儿长大后,和丈夫一起,带给母亲的只有无尽的灾难和痛苦。《丰乳肥臀》是莫言写给去世母亲的作品。这部50万字的小说初稿,花了83天写成。在本书中,作者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母亲个人经历相关的材料,但书中母亲的情感经历是虚构的,或是基于高密东北乡许多母亲的经历。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作者写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几个字。但这本书其实是献给天下所有母亲的,就像他希望把小小的“高密东北乡”写成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缩影一样。纵观整部小说,这是一部颇具实力和厚度的作品,其中蕴含着作家对生命、母亲、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历史和时代独特而新颖的思考和探索。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原创性。

青蛙:新中国60年农村生育史的跌宕起伏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呼叫号码:I 247.59/3579.438+0

内容简介:《蛙》是莫言的第十一部小说,酝酿十余年,写作四年,改稿,潜心创作。2009年2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本文以新中国近60年来农村生育史的跌宕起伏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农村女医生和阿姨们的人生经历,描述了国家为控制急剧增长的人口和落实计划生育国策所经历的艰苦复杂的历史过程,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感人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结合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复杂现象,分析了以叙述者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小说结构新颖细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山义谷的五封信组成。前四个字母还配有一段长长的叙述,讲述我那位做了50多年妇科医生的阿姨,其中还包括蝌蚪本人的人生故事。第五封信附有一部关于阿姨和蝌蚪本人的戏剧。所以,这是一部将书信、元小说叙事、戏剧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作品,拓宽了小说的艺术表现空间;是莫言创作中又一次创造性的艺术尝试。

《天蒜薹之歌》:反映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呼叫号码:I247.59/3572

内容简介:《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于1988年创作的一部反映中国作家良知和弱势群体生存状况的小说。小说讲述了从农民发起的“蒜薹事件”开始,人物之间的一系列复杂关系以及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纠葛。这是莫言小说的杰作,为民请命的杰作。小说以"蒜薹事件"为背景,以、高妈、金菊、方四书、方的生活经历为主线,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描写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剧故事。并分析了乡村文化的落后、思想的贫乏、生存的尴尬,以及“方叔死于车轮下”、“金菊自缢”等种种悲剧的成因。

生死疲劳:农民执着生命的颂歌与挽歌。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呼叫号码:I247.57/1972

内容简介:《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描述了从1950年到2000年这50年间中国农村的历史发展过程。摘要:本文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通过艺术化的生与死的意象,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以及他们顽强、乐观、顽强的精神。

小说的叙述者是一个土改时被枪毙的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却无罪,于是在冥界为自己呐喊。在小说中,他不断经历着因果报应之轮中的六大分裂,我是驴,我是牛,我是猪,我是狗,我是猴...每次转世成为不同的动物,他都没有离开过他的家庭和这片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确切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欣赏农村的变化。楼主最后投胎成了先天性绝症的大头宝宝;大头宝宝没完没了地说着自己是动物时的各种奇奇怪怪的感觉,还有地主西门闹家和农民兰解放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相累的悲欢离合。小说通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察和欣赏了过去50年中国农村社会动荡和悲惨的历史。这部小说是莫言对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和民间叙事伟大传统的艺术献礼之作。《因果报应》关于生命的想象之轮中的六大司,撑起了这座宏伟的文学大厦,书写了农民对生命伟大坚守的颂歌和挽歌。小说《生死疲劳》获得第二届红楼梦奖和首届美国纽曼华文文学奖。

《红高粱家族》:高密东北乡抗倭英雄的悲壮舞剧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呼叫号码:I247.59/3571

内容简介:《红高粱家族》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家族》由红高粱、高粱酒、高粱葬礼、狗路、怪死五部分组成。

《红高粱》取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和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它通过我奶奶戴凤莲和我爷爷余占鳌之间的故事,讲述了对山东生活的赞美。《红高粱》的主线是“爷爷”余占鳌率领的武装进攻日军,辅线是“爷爷”余占鳌和“奶奶”戴凤莲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要地点是高密东北乡,以民间视角再现了抗日战争年代,表现了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

在对时代背景的塑造中,莫言通过狂欢化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抗日战争初期的时代情绪,包括压抑、苍凉、悲凉、欢乐、反抗和愤怒。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中,他奏响了时代的旋律,表达了冲突与纠结之间的忧郁悲剧感,有社会动荡带来的灾难,也有外国列强入侵带来的毁灭性伤害。莫言竭尽全力,精心雕琢了几乎所有的战争场景。无论是战争场面的大小,就连人与野狗在吞噬尸体时的较量都用了大量的笔触,呈现出一幅尸横遍野的血腥画面。在这些血肉的交汇处,莫言描写了一片红高粱红得像血,整个世界都红了。

《檀香刑》:再现晚清山东半岛的反殖民斗争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呼叫号码:I247.59/3578

内容简介:《檀香刑》是莫言用五年时间写的一部小说。在这部构造精彩的小说中,莫言生动地讲述了以1900为历史背景,在德国人在山东修建吉焦铁路、袁世凯在山东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之际,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史诗般的农民运动。

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富有浪漫气质的剧团团长孙兵,富有正义感的高密知府吉姆,从刑部大堂退休的刽子手赵佳,他们的女儿、养女、儿媳孙梅娘,残酷狡诈的政治家袁世凯等。“檀香刑”是西方类似“火刑”的一种酷刑,农民领袖深受其害。小说情节以女主角梅娘与父亲米歇尔·普拉蒂尼和公公之间的恩怨情仇为主线。

这部小说是对魔幻现实主义和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反动,也是对通俗历史小说的愉悦挑战。整本书具有民间文学中的雅俗共赏、从人说故事的生动性。作者用“凤头-猪肚-豹尾”这种招摇的结构模式来讲述一个复杂的故事,时而毛骨悚然,时而温情脉脉。

一只荡起来的白狗:莫言短篇小说集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呼叫号码:I247.7/3582

内容简介:《一只白狗的秋千》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于1985年4月发表的短篇小说。小说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离家十年的书生,与昔日恋人温馨重逢的故事。

小说开篇描述了精河与温暖十年后的重逢。成为大学老师的景和,衣装还乡,成了一个贫穷邋遢的普通村妇。温暖,一个能歌善舞的漂亮女孩,因一次意外从秋千上摔了下来,成了残疾。最后,她嫁给了一个哑巴,艰苦的耕作把她变成了一个庸俗的农妇。精河后来上了大学,和邻村的哑巴结了婚,生了三个小哑巴。末了,文骗丈夫进城买布,白狗领着景和去高粱地。文提出了一个景和无法拒绝的要求,就是想要一个会说话的孩子。至此,小说戛然而止。以近乎残酷的风格展现了温暖人生历程的跌宕起伏。以前人们擅长唱歌的温暖日子,面对的是四个不会说话的哑巴。粗鲁的村妇“一个温暖的眼睛”曾经是一个迷人可爱的年轻女孩。小说的力量来源于结尾,之前的挫折都是为了此刻的生成和提升。小说用通常的描写一个书生回乡的经历和感受的写法,用叙述和回忆的写法,把往事和现在的情景交替叙述,人物和故事逐渐浮现。

由《白狗荡起来》改编的电影《温暖》获得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

四十一枝枪:忏悔自我罪恶,走近神圣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呼叫号码:I247.53/1092.1

内容简介:莫言说,在高密县,如果一个孩子爱撒谎,特别爱编故事,人们就叫他“大炮”孩子。当一群孩子变成了年轻人,在他的记忆里,人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都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有很多虚幻的成分。于是莫言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他年轻的时候是个“大炮”男孩。虽然小伙子现在已经二十多岁了,但是他经历的传奇故事经不起推敲,还是一个不经意的“大炮”。于是在2003年,他创作了小说《四十一炮》。《四十一枪》以莫言家乡山东高密的民俗文化和9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罗小彤身体已经长大,却还停留在少年时代的狂欢故事,重构了少年时代的生活。描写了农村改革初期两种力量、两种观念的激烈冲突,揭示了人性的裂变,写出了人们在是非标准和伦理道德上的困惑和迷茫。2004年获第二届“华语文学与传媒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欢乐》:莫言中篇小说集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呼叫号码:I247.59/3580

内容简介:莫言从80年代开始创作的八部中篇小说,包括1983年首次完成的《流水》、《透明的胡萝卜》,1985年让莫言在文坛声名鹊起的《球状闪电》、《金发宝贝》、《爆炸》、《欢喜》、《金发宝贝》。这些小说不仅艺术风格鲜明,而且各具特色和爆发力。其中,小说《透明的胡萝卜》成功塑造了一个被侮辱、被忽视的黑海形象;小说《欢乐》以第二人称叙述,描写了一个仍然厌恶土地、极度渴望女性的农村中学复读生的辛酸经历和内心世界,以及他与“丑陋”母亲的艰苦生活。

《酒国》:一部表现官场酒文化的反腐小说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呼叫号码:I247.59/3575

内容简介:《酒国》是莫言于1989年至1992年创作的长篇力作,将现实主义批判的边缘推向极致,在叙事实验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小说中,丁是省人民检察院的一名特别检察员,他去九国市调查一个特殊的案件。但是,酒国城没有人能抵挡得住诱惑。在与权力、酒和女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丁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喝酒,但最终还是喝得酩酊大醉,淹死在厕所里。小说通过丁狗儿的故事,尖锐地揭示了这个社会的可怕神秘。与丁狗儿的故事并行的,是小说中出现的作者与九国市文艺青年李一斗关于文学创作的书信往来,以及李一斗创作的小说作品。这些小说风格各异,堪称小说风格的“满汉全席”。这本书的法文版获得了法国“劳雷·巴泰林(Jules Ba Tai Yong)外国文学奖”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