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了头发欣赏原文。

剃掉你的头发。

她唱了一首老歌

余生迟暮,关于头发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大多来自于耳闻目睹。清朝初年,汉人被勒令将头发剃成辫子,否则“留发不留头”,清末学生在外国被剪掉辫子,回国后要戴上假辫子才安全,等等。所以读鲁迅的小说《毛的故事》,除了启蒙的惊喜,真的很难感受到切肤之痛。而且我知道在旧社会,和头发关系最密切的理发师都被社会所不齿,甚至连他们的家谱都不被允许,也就是被驱逐出祖籍,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年轻的时候在进步史书上读到过太平起义是怎么回事,但真正佩服太平天国的功臣,是在看到一副据说是翼王石达开的对联之后。对联曰:

磨刀不误砍柴工,问天下有多少个头;

去前面试试,看看老人是怎么做的。

对联的对仗,不仅稳重、有意、豪迈,应用在理发师身上,更是想象力丰富,妙不可言。我在惊叹太平天国将军桀骜不驯的才华的同时,也想到太子对理发师的感情并不像旧社会的上流社会那样轻蔑,还把豪情寄托在他们的职业魅力上。真的是物和人的问题,很亲切,很平等。

没想到3月2日看《人民日报》的一封信,让我有一段时间很难受,和理发师工人有关。据说济南一家理发店的理发师拒绝为一个“乡巴佬”剃平头,认为乡巴佬只配剃光头。当“乡下佬”撞墙逃跑时,一对男女理发师也说:“乡下佬还想理平头,没门!”“不要看你自己!”……

一个“乡下佬”是否只配剃光头,什么样的人才配剃光头,这个问题足够深刻,让我来回答。答不上来,就得避而远之,不去管它。我只记得古代有个刑法叫“坤”,那种方式就是把古代圣人说的“父母损皮”的东西之一的毛去掉;而且好像还加上了劳役的惩罚,就是“钳都是城里的闺女。”但那是秦制,用了几千年,至少在隋唐以后废除了。现在,许多国家的罪犯剃光头,但这不是一种惩罚。恐怕大部分是出于习惯或者容易识别。如果允许胡适博士的考证方法,那就说说“大胆假设”吧。也可能是因为旧社会监狱卫生条件不好,犯人怕头发上长虱子,所以可能是干脆让他们去牛山。但我不能要求“仔细核实”。很抱歉,胡适博士只能学到考证方法的一半。

在今天,剃光头既不是政治上或人格上有任何错误的象征,也不会是因为“自己身体皮外伤,父母不敢损伤”。无非是保护头部,注重美观,让一些人不愿意刮胡子。读者信中的“乡下佬”要求平头,只是怕冷得剃不了头。但从理发师的角度来看,似乎“乡下佬”的“长相”不够格,只需要剃光头就行了,但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当然,问题不在于这是什么标准,也不在于为什么城市理发师看不起“乡下土包子”(当然是满篇文章),而在于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光头,谁只能剃光头,为所欲为。

原因很简单:剃刀在他手里。

这就是权力。虽然只是剃须刀,但是拿在手里就有一点剃光头的权利。在这个机关里,谁碰到他的手,看他的脸色,听他的意见。你想剃光头,没门!权力在他手里,“乡下佬”就得走开,甚至走开。幸运的是,他只有这么一点权力。如果他掌握了用人权、分房权甚至更大的权力,不仅是“乡下佬”,更多的人在更多的事情上也要“没办法”。

希望这种想玩一点权力的人很少,甚至没有。有权力就想玩政治,就想乱搞自己的意思。然后,至少让他在“读者来信”这一栏发光,直到你把他剃成光头一样。这叫“试着剃光头,人剃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