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粗暴——苏联军事工业的“另类”荣耀
此外,1973年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上正在进行飞行表演的图-144超音速运输机突然解体,令在场观众大吃一惊。这场外形与英国“协和式”飞机几乎一模一样的“大鸟”悲剧,无疑给人类的航空工业增添了几分悲剧色彩。
但总体来说,国力的限制还是让苏联略逊一筹。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二战后,美国研制了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B-52,1955装备部队。重量、速度、航程和载弹量与B-52相当的苏联轰炸机图-95,一年多后装备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将现有飞机与新的科技成果相结合,生产新一代战斗机,已经成为苏联航空工业的惯例。由于这种方法不需要另起炉灶,避免了研制新机型的高风险,同时可以增加飞机的世代更新频率,使航空战斗力随时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这种方法一直被苏联航空界严格遵循——阿克汉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生前亲自设计的最后一架战斗机米格-23也是如此。
1967,10年6月,一种新型战斗机进入美国空军服役,它就是F-11“土豚”。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可变后掠翼战斗机。所谓“可变后掠翼”,就是每个机翼分为两部分:固定翼段和活动翼段。固定翼段和前机身组合成一个整体,而活动翼段可以前后扫掠。
这样,通过调整掠射角,解决了高速飞行和低速飞行的矛盾——高速飞行时采用大掠射角,飞机阻力小,加速性好;低速飞行时,采用小后掠角,大机翼展弦比,续航时间长,经济性能好,起降安全。
美国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苏联自然要赶时尚。但当时苏联实际上并不具备实现后掠角、气动操纵面和飞行条件最优匹配的技术。为了降低技术风险,MGD干脆另辟蹊径:米格-23的机翼后掠角只有三个固定位置,分别是16度、45度和72度。这不是计算机飞行控制系统根据速度、高度和机动性自动设定的,而是飞行员手动设定的。
它的铰链机构简单的用了一个厚度超过100 mm的螺栓,在苏联人眼里,实际上常用的飞行条件并不多。无非就是起降,巡航,空战,全速冲刺或者逃跑。
起飞、着陆和低速飞行需要较小的掠角,高速巡航和空战需要中等的掠角,全速冲刺或低空突防需要最大的掠角。手动控制三个固定位置,可以实现无级调节的大部分效果。一个更微妙的选择并不一定对常见的情况有很大的作用。反之,采用自动控制会大大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得不偿失。
这个看似简单粗暴的技术障碍解决方案并不是米高梅设计局的专利。1967年7月,苏联首架垂直起降喷气式战斗机亮相苏联航空节飞行表演。它垂直上升到50米的高度,没有滑行,逐渐开始水平加速,收起起落架,然后像旋风一样掠过观景台。飞了一圈后,飞机又开始减速,接近着陆点后垂直下降,平稳着陆。
这就是雅克-36(正式服役后称为雅克-38)“铁匠”战斗机,由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研制。它也是继英国鹞式战斗机之后,世界上第二种投入使用的垂直起降喷气式战斗机。鹞式战斗机实现垂直起降的关键是其独特设计的飞马MK104推力可操纵涡扇发动机。当飞机垂直起飞时,这个发动机的前后四个喷嘴转到垂直向下的位置,在喷气反作用力的作用下,飞机向上推,实现垂直上升。
类似飞马座的推力舵机也是当时苏联没有的技术。为了实现垂直起降的功能,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解决方案和米高梅设计局如出一辙:既然无法建造推力可操纵发动机,那就根本不需要。
于是,一个铁匠实际上装备了三个发动机:两个是专用升力发动机,用于垂直起降;一种是图曼斯基R-27V-300涡喷发动机,作为主推力,在向前飞行时启动。
由于“铁匠”发动机的“分工”,从垂直起飞到前飞的过渡过程更加复杂,飞机在起飞和着陆阶段消耗飞机内总燃油的1/3。这样的“简单设计”导致了雅克-36只有2000 kg载弹量,100 km作战半径和有限的机载电子设备,以至于被嘲讽为“桅杆卫士”或“和平鸽”,但毕竟让苏联拥有了一艘航母(苏联称之为“航母巡洋舰”)成败得失,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另一方面,苏联航空工业不仅仅是跟着美国人或者西方走,它也有自己的骄傲,比如1969装备部队的米格-25。这是一架22吨的高空高速拦截战斗机,性能可以达到“双三”(以三倍音速飞行,高度3万米)。北约给它的代号是“狐蝠”。
20世纪70年代,飞狐的幻影成为北约挥之不去的噩梦。当时美国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三倍音速,这是普通拦截机无法企及的,但飞狐可以轻松跟随它监控航向,随时发出警告。
1971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夕,苏联4架米格-25R进驻埃及,不时派飞机到以色列上空侦察,令以军十分头疼。有一次,以色列空军派出了当时西方最好的战斗机——美国的F-4“幽灵”进行拦截。谁知“飞狐”开了加力,一眨眼就抛弃了尾追的“幽灵”。无奈之下,后者在空中发射了一条“响尾蛇”来引导恐惧。你怎么知道“飞狐”速度快得离谱,连导弹都撒不开?
这时,以色列的地面雷达站发现,这架“米格-25”的速度已经超过了3.2倍音速!这足以让美国人惊呼“这可能是当今世界上生产的最好的拦截器了。”美国人根本无法理解苏联是如何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在27000米的高空,造出一架最高时速超过三倍音速、携带四枚威力巨大的重型导弹的战斗机。毕竟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自己研制的F-15战斗机是达不到这个性能指标的。
至于苏联,“米格-25”被视为最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的武器库中最可怕的武器。这种战斗机一直只部署在苏联本土防空部队,并没有供应给东欧的卫星国家;在苏联的官方文件中,你甚至不能直接称米格-25战斗机,而必须称之为“84号产品”。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1976年9月6日下午1点30分,一架从苏联叛逃的“飞狐”战斗机降落在日本北海道南端的函馆机场。苏联空军上尉维克托·伊万诺维奇·别连科送给西方一份他做梦也没想到的礼物。
几天后,拆下机翼的“米格-25”被美军运输机运往东京郊区的空军基地。因为苏联战机还在函馆不远处盘旋,日本航空自卫队调集了第2、第6、第7航空团的40架战机为这一800公里的航线和两小时的秘密夜航护航。随后,“飞狐”被拆解成八块,200多名美国飞机制造、武器装备、电子、冶金和空气动力学专家对飞机进行了仔细研究。
揭开神秘面纱的“米格-25”战斗机让美国人有些失望。专家事后表示,“飞狐”70%的零件都是镍合金钢,结构笨重,战斗性能差。虽然极限速度很高,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有些地方出奇的粗糙:它的驾驶舱很小,视野不好;作为战斗机,缺乏适应空战的机动性;作为拦截机,其雷达不具备“俯视”能力,也没有能力拦截对方采用低空突防战术的飞机。
但美国人也不得不承认,苏联工程师用相对落后的技术生产出了米格-25这种在某些方面性能出众的战斗机。3倍超音速飞行,会造成飞机表面高温。为此美国不得不放弃常用的航空铝合金,使用耐热10次的钛合金制造SR-71。但钛合金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加工难度大,导致价格昂贵的“黑鸟”机动性差,高速转弯像火箭一样吃力。“简单粗暴”的苏联人只用镍合金钢就达到了3倍超音速的指标。
米格-25 80%的材料是钢,其他主要材料是耐高温的D19铝合金,而钛合金只占8%。钢结构比较重,这也是“飞狐”号空重超过20吨的主要原因。而钢材不仅强度大、价格便宜、耐热,而且热胀冷缩相对较小,易于焊接,从而避免了高温铆钉和密封件的问题。
米格-25上的电子设备还在用电子管,这在已经采用晶体管固态电路的美国人眼里是过时的做法。但苏联看重的是电子管除了成熟可靠,还有特别大的电流输出和特别宽的频带,不怕核爆炸产生的强电磁干扰。
事实上,“飞狐”雷达的设计指标是在80公里的距离上“烧穿”所有已知的电子干扰。面对如此苛刻的要求,当时苏联晶体管的技术实力还不够,最后还是电子管的“蛮力”解决了问题。这种“旋风”雷达的天线直径高达900毫米,重500公斤,功率600千瓦。因为发射功率太强,苏联军方禁止米格-25的飞行员打开地面上的雷达,因为这种雷达发出的微波可以当场把一只跑过300米外跑道的兔子煮熟,所以地勤人员在维护雷达时都害怕被卷入这种可怕的电磁旋风中。
苏联航空人用简单粗暴的技术手段创造了米格-25的奇迹,赢得了对手的赞誉。“这种飞机的制造工艺体现了俄罗斯人非常善于利用取之不尽的智力来弥补资源的局限性。他们巧妙地将新旧技术结合起来,在短时间内、低成本地制造出这种具有技战术性能的飞机,而西方需要投入巨资才能达到这样的性能。”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美国人的这一评论无异于对米格-25的设计者大加赞赏。
1991年底,苏联大楼倒塌,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航空工业如同俄罗斯整体国力一样在衰落。好在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一款传说中的战斗机,这就是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的苏-27战斗机。
顾名思义,这款战斗机是由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设计局创始人的全名是巴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1938年,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飞机设计局,开始了飞机设计生涯,但发展极不如意。
截止到1949,苏霍伊设计局* * *设计了13种飞机,但只有少数投入生产,其余的要么半途而废,要么完成后没有采用。这一时期,苏霍伊的成就和名气远远落后于米高扬、波利卡尔波夫和拉沃什金,他的设计局被迫在1949关闭解散。
令人惊讶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苏霍伊卷土重来,第二次成立了设计局,并迅速崛起。在“苏-27”之前,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苏-15战斗机被认为是苏联第一种真正的全天候战斗机,可以昼夜作战——但它在服役期间从未参战,但真正让它名扬天下的是,它在1978和1983两次误击韩国客机(一次被击落,一次受伤)。因此,苏-15战斗机被冠以“民航飞机杀手”的称号,尤其为韩国人所痛恨。
相比之下,苏-27的出现也有些传奇色彩。1987 9月13日,隶属于挪威空军第333飞行中队的P-3B“奥利安”反潜巡逻机在巴伦支海上空仅90公里处沿着苏联海岸向东飞行。苏联空中预警雷达立即发现了这个“不速之客”,并立即派出新型“苏-27”战斗机对其进行监视。
跟踪监视了17分钟的飞行员采取了一个奇怪的警告措施:驾驶飞机快速通过P-3B的右下方。我看到苏-27的垂直尾翼尖在P-3B飞机的右舷外发动机短舱上切了一个大洞,迫使受伤的P-3B逃生。苏-27就是以这样一个漂亮的“手术”姿态进入大众视野的。
实际上,苏-27是苏霍伊设计局从1969开始研制的全天候重型空对空战斗机,属于苏联追赶世界第三代(俄标是第四代)战斗机的工作。
1977年5月20日首台样机测试成功。三年后,第一架原型机进行了预生产,然后经过修改、定型和量产,才交付部队。到1986,作战能力已经开始形成。
1989年6月8日,第38届巴黎航展开幕。作为苏联的新产品,两架苏-27战斗机首次公开亮相。首次登台亮相的苏-27,为法国观众呈现了一场高难度、非常规的机动飞行,令观众无不目瞪口呆——只见战机以每小时400公里左右的速度从机场跑道的一端飞来。
突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只见苏-27的机头突然向上抬起,并一直向上倾斜。迎角从0度拉到120度,机尾向前冲,“肚子”正面朝天,几乎是仰面平飞,速度也下降到每小时110公里左右,在机头后面形成一条短尾。几秒钟后,机头再次向前滑动,保持原来正常的平飞状态,但飞行高度几乎没有变化。
这种非常规机动的创始人是试飞员维克托·普加乔夫。由于苏-27飞机平飞时安全舒适,瞬间将机头向前拉的动作诡异得像一条暴怒的“眼镜蛇”,所以这个动作被命名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虽然在空空导弹时代仍有人怀疑这种特技的实用价值,但没有人能否认苏-27战斗机优异的机动性能。
在后冷战时代,俄罗斯联邦的国力大不如前。苏-27战斗机及其令人眼花缭乱的衍生机型(苏-30、苏-33、苏-34、苏-35、苏-37)已经成为航空工业的拳头产品。
直到今天,俄罗斯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苏-57仍然带有苏-27的强烈印记,有人不无道理地调侃它。苏-57实际上是一种扁平的苏-27。毫不夸张地说,这种被北约命名为“侧卫”的战斗机,其实是苏联国家最后的航空“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