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王》简介
《蝇王》是一部重要的政治哲学寓言小说,通过儿童的纯真探索人性的恶。这个故事以虚构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一群6到12岁的无辜儿童被困在荒岛上。起初,他们可以和睦相处,但后来,因为邪恶的本性,他们互相残杀。作者将抽象的哲学命题具体化,让读者通过阅读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扣人心弦的战斗场面来理解。人物、场景、故事和形象都具有象征意义。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英国的威廉·戈尔丁,198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戈尔丁被誉为西方的“寓言作家”。他用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书写寓言神话,围绕“人类心灵的黑暗”这一主题,表现了作家对人类未来的关注。戈尔丁在1940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亲身经历了许多战斗,参加了诺曼底登陆。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他对人类的看法。戈尔丁说:“如果经历过那些年的人还不明白‘恶’来自人就像‘蜜’来自蜜蜂一样,那么他要么是瞎了,要么是脑子进水了。”
这本书里的金句
1.这些孩子中,有的是拉尔夫,脏兮兮,不修边幅,连鼻子都没擦过;他为童心的丧失和人性的黑暗而哭泣,为他忠诚聪明的朋友猪仔的惨死而哭泣。
2.皮吉扩展道:“凡事总有科学的一面。再过一两年,战争就会结束,人们会去火星旅行,然后从那里回来。我知道没有野生动物——没有带爪子的,我的意思是——我知道,没有什么可怕的。”
孩子害怕想象中的猛兽,但说到底,真正的“猛兽”是潜伏在人性中的猛兽。
他全神贯注,此刻的心情不是纯粹的快乐。他觉得自己正在对许多生物行使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