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鞠躬以命,阅读理解。

我早就想带儿子去爬山了。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要让他尽早知道,这个世界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组成的。只是这个想法的实现,是在儿子两岁半的初冬时节。

蚱蜢(2)初冬的群山处处萧瑟。留下的残茬已经发黄发黑,稀疏的树木因为枯叶的飘落更加落寞,黄土地没有了绿色,湿润而死气沉沉。所以,当我儿子找到一只蚂蚱给我看的时候,我也很惊讶。我想这大概是山上唯一还顽强活着的蚂蚱了。

(3)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跳了下去,但显然很老,只是跳出来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速冲过去捂住它,然后手指裂开一条缝,抓住它的翅膀把它活捉。

(4)我想如果我这样给我儿子,它会挣脱的,于是我拔出一根干草,把又细又滑的吸管戳进它的身体末端,然后从它的嘴里戳出来。小时候,我们用这种方法抓蚱蜢,防止它们逃跑。有时我们不得不在一根稻草上穿六七只蚱蜢。蚱蜢的嘴里滴着一种淡绿色的液体,这是它的血。

⑤我把蚱蜢给了儿子,告诉他:“这叫蚱蜢,吃庄稼,是害虫。”儿子莫名其妙地点点头,抓起稻草,盯着蚂蚱看了半天,然后继续低头用树枝刨土。我儿子还没有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是新鲜的。

6“快跑!快跑!”儿子突然急切地哭了。我转过身,看见儿子手里只拿着一根光秃秃的稻草,上面的蚂蚱已经不见了。我赶紧带着儿子四处看了看。事实上,蚱蜢并没有逃多远。它只是在地上爬来爬去,偶尔无力地跳一下,我就轻而易举地发现了它,并再次活捉了它。我把蚱蜢放回了稻草上,不同的是,当我儿子开始兴致勃勃地挖土的时候,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个小东西是怎么逃出来的。

⑦儿子手里的稻草不经意间撞到了旁边的一丛干草上,蚂蚱赶紧抱住了一根稻草。随着儿子的手抬起,戴着蚂蚱的稻草渐渐拱起,但蚂蚱却紧紧抓住稻草。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弱小而饱受摧残的蚂蚱种族,还有如此强大的实力!

儿子一松手,就开始吃力地往草梗上爬。从它嘴里穿过的吸管一点一点变短,从它身体里出来的吸管已经被它的血染成了微微的绿色。

⑨我张开嘴,看到了上帝。我的心被悲惨的蚱蜢强烈地震撼了。它所承受的痛苦是我们人类无法忍受的。它的壮举不可能发生在世界上。

主治医师:我相信我正在见证一个奇迹。我觉得这是一个不是每个人都有幸见证的生命奇迹。当蚱蜢最终完全将稻草从身体中抽出时,它的腿松开了,它从手中的稻草上掉到了地上。肯定是累坏了。

儿子把吸管握在手里,再也不动了。原来他和我一样,也在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惊呆了。

我慢慢站起来,然后微微前倾。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了,赶紧喊:“不不不要碰!”“我知道我儿子的意思。

但是,我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说的弯腰是什么意思。我几乎是下意识的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摘自《微型小说选》2009年第6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部小说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部小说中哪个词最能表达蚂蚱生命力的顽强?文中哪个细节可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入“我”对蚱蜢情感态度的变化。

_ _ _ _ _ _ _ →难以想象→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鞠躬

5.如何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二字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我看来,蚱蜢是害虫,专吃庄稼,所以用稻草穿透身体给儿子玩。你同意我的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1.例:担心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儿子不懂生活的意义,我带他去爬山,用稻草穿透一只蚂蚱的身体让儿子玩耍。我们被蚱蜢坚持流血、忍受剧烈疼痛的精神深深震撼,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伟大,让我们敬畏。

2.为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做铺垫,蚱蜢能在如此寒冷孤独的环境中生存,实属不易,更是令人震惊。

3.震撼(或:震撼,奇迹)描述了蚂蚱在拼命求生中坚强毅力的细节。

4.我觉得是害虫,鄙视它。我对蚱蜢求生的毅力感到惊讶和强烈的震惊。

5.鞠躬既是作者对蚂蚱坚强毅力的敬佩,也是对蚂蚱的歉意,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蚂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甚至生命的代价教育作者父子的感激。

6.我不完全同意。按理说,蚂蚱是一种害虫,是人类从自己的角度定义的,但任何生物都有生存在世界上的权利,都是大自然的一员。“我”不应该无视蚂蚱的生命,玩弄它。马上分享给你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