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一生的三大恨是什么?源头在哪里?

张爱玲的“人生三大恨”包括无味的海棠、多刺的鲥鱼和未完成的红楼梦。从张爱玲的文学批评《红楼梦》第一段:有人说“三大恨”是“一恨多刺的鲫鱼,二恨无味的海棠”

《红楼梦》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从1966年张爱玲定居美国,到1995年去世。这期间,她花了十年时间研究《红楼梦》,这是她晚年多年研究的结晶。书中收录了七篇研究文章,包括《红楼梦未完成》、《红楼梦一集》、《红楼梦第一详》、《红楼梦第二详》、《红楼梦第三详》、《红楼梦第四详》、《红楼梦第五详》。

扩展数据:

从65438年到0955年,张爱玲定居美国,写了许多英文小说,但只出版了一本。1969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研究,他写了《红楼梦》。

1973年张爱玲在皇冠出版《红楼梦》,张爱玲的部分散文和小说被台湾省重印。

1974期间,张爱玲在《中国时报》副刊发表《谈读书》和《谈读书后记》,并在《皇冠》上发表《红楼梦》,完成《海上花传》英译本(未出版,后因搬家丢失译本)。

从65438年到0976年,张爱玲出版了她的第二本散文集《张堪》,同时出版了《红楼梦》的三个细节。1977-1993年,张爱玲先后完成了《色戒》、《不满》、《对比》的创作,出版了《红楼梦》。

参考资料:

红楼噩梦-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