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尾狐的传说是什么时候来的?妲己为什么会变成九尾狐?
妲己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美人,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商朝末代君主纣王的宠妃,更是因为明代奇书《封神演义》中妲己“魂魄已被狐狸吸去”而死了很久。(九尾狐)成了普罗大众追捧的对象,迷惑了纣王,毁了他的锦绣风光。
武王伐周本来是商周之变中的一个关键事件。由于历史久远,很多细节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在《封神演义》中,焦点集中在了妲己身上,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妲己身上那只皮肤很漂亮的九尾狐。
起初,纣王带领他的大臣们去女娲宫参拜。发现女娲圣像后,心生歪念,写了一首歪诗。一怒之下,女娲在商周之变的大悲剧下,决定送纣王一程,命千年狐、九头雉精、玉琵琶精等轩辕墓三魔设法进入纣王后宫。
这只千年狐狸就是著名的九尾狐。
纣王打算扩充后宫,这个主意打到了冀州侯肃的女儿妲己身上。苏湖的抗议是无关紧要的,但他不能这样做,因为纣王派他去征服他。他只能在锡伯侯手下的三义生的斡旋下,把女儿妲己送到朝戈。
当苏湖护送妲己到周恩时,九尾狐早已等候在此,在夜晚吮吸妲己的灵魂,自行成形。也就是说,妲己成了自己的身体,九尾狐的灵魂。
九尾狐妲己进宫后,纣王被深深吸引住了。不仅后宫没有一个女人得宠,连朝政都不管。虽然有很多不同的人和大臣劝诫纣王,但九尾狐妲己利用纣王的运气,一个个化解了危机,还害死了尚荣、鄂、蒋桓楚、蒋皇后、比干、伯夷考等许多无辜的人。
在纣王、妲己、九尾狐等人陷入困境的时候,锡伯侯父子广纳贤才,开始与商朝抗衡。
眼见败局已定,纣王选择了自杀。九尾狐妲己等三魔主动来抢周莹,却被姜子牙等人击退。绝望的纣王不得不去星光塔自杀。九尾狐妲己等三魔欲回轩辕墓老巢。姜子牙当然不肯放过他们,派杨戬、雷震子和胡伟分头去追。其中雷震子在追九尾狐。
正当双方互相追逐时,女娲娘娘出现,挡住了妲己、九尾狐等三魔的去路,并把他们绑在杨戬等人身上。
九头雉精和玉琵琶精很快被杨戬和胡伟斩首,而九尾狐妲己却是“眉目传情,百般娇媚”,众军士都“目瞪口呆,不敢举剑”。砍头官雷震子无可奈何,向姜子牙报告,姜子牙将雷震子革职,将行刑军士斩首,命杨戬、胡伟砍头换将。
但九尾狐妲己还是“柔若模特”,这些士兵又“交错痴情”,杨戬只好把情况报告给姜子牙。
姜子牙只好亲自拿出刘涯道人留下的法宝,将九尾狐妲己成功斩首。此时“仍有人怜诸侯”,足见九尾狐妲己的魅力。
当然,妲己不是九尾狐,九尾狐也不可能变成怪物。之所以这么小说解读,是想说说九尾狐的千年传说。
九尾狐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圣书《山海经》中。其中《南山经》记载:“东三百里,名青山之山。其阳满玉,其阴满青。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狐狸和九尾,声音像婴儿。它能吃人,吃的人也不别扭。”这里指出九尾狐会吃人,突出了残忍的一面;同时说明如果人们吃了九尾狐的肉,就可以避免上当,这也是古人的一种神奇的想象。
《海外东经》一章记载:“青丘国在北,其狐四足在九尾。《朝阳北一日》、《野东经》中的记载:“有青山,有狐狸,有九尾”,一再证实九尾狐的存在。
在汉代,在《白虎依桐》等许多作品中,九尾狐被视为吉祥和生育的象征。
但是到了唐宋时期,九尾狐的形象开始反转到狐媚和残忍,最后集中到一个著名的女人——妲己身上。
所以小说《封神演义》中九尾狐和妲己合二为一也不足为奇。
……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公认的奇书。关于它的成书日期和作者,历来众说纷纭。西汉刘欣称之为《出唐书》,作者为大禹、伯夷。西汉末年,刘向、刘欣父子编辑,东晋文学家郭璞校对,流传于世。现在普遍认为该书成书于战国早期。
《山海经》内容包罗万象,奇幻无比,山川、传说、神话贯穿其中,还有各种金玉探秘、民间禁忌。这是古人非凡想象力的精彩经典。
为了真正理解《山海经》,岳推荐了这本六卷本的《山海经》,不仅文白对照,还在原文中做了注解,既能领略古籍的原汁原味,又能让每一个故事都看得明白,看得津津有味。
这套书无论对孩子还是成人都是一部优秀的阅读佳作,送礼也很大方。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优惠很划算。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