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长城》的全文是什么?

原文是:

秦时楼堞汉家营,匹马高秋抚旧城。?

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

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

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

汉时关塞重卢龙,立马长城第一峰。?

日暮长河盘大漠,天晴外部数疆封。?

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

百万空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

作者简介:

康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世称“南海先生”。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清末维新运动领袖,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转为保皇派。早期诗歌能反映现实,风格雄浑,富有爱国激情。光绪十四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四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病死于青岛。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创作背景:

光绪十四年,康有为进京应试落第,夏历八月单骑游居庸关万里长城,写下了这两首诗。诗中着意描绘了莽莽群山、巍巍长城的壮阔景象。前诗结句,称颂秦始皇筑长城乃惊人壮举,这在文人古诗中,实属少见。面对巍峨长城,自然使人忆及抵御外侮,而当时中国却正被列强四面蚕食。后诗尾句“百万控弦嗟往事,一鞭冷月踏居庸”,正表现了作者当时这方面的复杂而悲凉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