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杂小弟到亿万导演,冯小刚是怎么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的呢?
80年代末,国内影视业蓬勃发展,不但让第五代导演们迅速崛起,也捧红了一大票漂亮女演员。
这批导演们多数都经历过“上山下乡”,吃过苦受过罪,很自然的生出一点“自我补偿心理”。
当他们发达之后,就纷纷将目光放到了“奢靡”的生活中。
这份“奢靡”中,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享受,“女人”也在其列。
01从小缺爱的冯小刚
徐帆出生那会儿,冯小刚已经9岁了。
冯小刚的父亲原本是北京大学西语系的老师,后来在运动中被打成了右派,就和冯小刚的母亲办了离婚。
冯小刚的母亲在印刷厂当医生,父母离婚后,冯小刚和姐姐就跟着母亲艰难生活。
冯小刚父亲
或许是因为缺少父爱,他从小就非常喜欢哭,哭起来没完没了,撕心裂肺。
那时候物质条件不好,家里也没有零食,他母亲就用西红柿拌白糖哄他。
母亲虽然是好心,但久而久之,就让他本来就不怎么好的牙走了型。
为了能让冯小刚在冬天也吃上西红柿,母亲和姐姐会在秋天买很多西红柿,煮成酱汁放进密封的瓶子中,保存到冬天吃。
冯小刚母亲
西红柿这种蔬菜,是冯小刚童年记忆中唯一“幸福的味道”。
后来,他还在电影《芳华》中特意设计了一个情节,就是女主大口啃西红柿的场景,蛮有生活气息。
和冯小刚相比,徐帆的童年生活可以称得上“幸福到起飞”。
徐帆出生在文艺世家,妈妈叫李建英,父亲叫徐大叔,都是湖北的楚剧演员。
那时候,在湖北提起他们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徐帆妈妈在湖北还有“第一美人”之称,行为举止,一颦一笑都透着优雅。
徐帆从小就家庭条件好,有艺术氛围,父母也对她给予厚望。
父母除了在精神上满足她,物质上也尽量满足她的一切所需。
冯小刚和徐帆,两个生活差距如此巨大的人,怎么就走到一起了呢?
徐帆和母亲
02两个人的成长方向
冯小刚虽然长得其貌不扬,但在智商上却随了他父亲,从小有才,特别是在绘画上,更是有很高的天分。
凭借这一个才华,他在上学时就成了“出板报”的积极分子。
再加之家庭成分不是很好,他从小就学会了看人脸色,仰人鼻息,非常会来事儿。
这些生活的磨难,在未来的某一天,都成为冯小刚翻身的资本。
马未都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冯小刚最大的聪明就是会利用比自己更聪明的人。”
媒体纷纷将马未都的这一说法解读为“贬低”。
但王朔在一次采访中却说:“这不是一种贬低,反而是一种夸奖,这是一个人的能力。”
冯小刚就是凭借这种能力,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混得风生水起。
1978年,留级好几次的冯小刚刚刚高中毕业。
那时候,人人向往当兵,冯小刚也不甘落后,也参军入伍了。
他凭借自己的绘画本领,成了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的美术设计。
这一年,徐帆刚刚11岁。第二年,她就考进了湖北省戏曲学校。
其实,徐帆的父母一点都不希望自己女儿学戏,因为学这个太苦了。第一次看到徐帆压腿压到龇牙咧嘴时,她妈捂着嘴就跑出了教室,在外面哭起来。
学戏的苦,徐帆的父母太清楚了。
但徐帆自己认定了这一行,父母也阻拦不住,只能给女儿报以支持。
十几岁的徐帆每天都要站体型,翻跟斗,压腿,非常辛苦。有时候就连睡觉也要压着腿,不然就会挨训。
徐帆学了一学期之后,邀请父母去看汇报演出,父母才放下心来,觉得女儿真的很适合唱青衣。
在这里,徐帆刚学了3年,还没成角儿呢,学校的京剧学科就解散了。
那时候,毕业是管分配的,没有学校的证明,谁也上不了班。这一下,徐帆就成了待业青年。
徐帆待业这一年,冯小刚却在部队混得风生水起。
他从一个普通的美术设计被提干了,不但能做美术设计,还能策划一些部队的文艺汇演活动,逐渐打开了自己事业的开端。
03事业中的风生水起
徐帆从戏曲学院回到家后,一直闷闷不乐。因为她确实非常热爱舞台表演,几年的学习,她早已将表演视如生命。
几个月之后,武汉话剧团面向社会找演员,在报纸上发了招聘广告,徐帆犹如看到一片曙光,马上就报了名。
因为学过几年戏曲,徐帆出落的越来越漂亮,而且身段好气质佳,基本功和嗓子都是杠杠滴,毫不费力的就被武汉话剧团录取了。
就这样,刚15岁的徐帆就成了话剧团的一员。
不过,因为她年纪小,还没有长开,在头几年演得基本都是女儿、丫鬟之类的角色。
在武汉话剧团,徐帆一边学表演,一边长大,没几年就长成了团里的“一朵花”。
而冯小刚,在部队虽然混得风生水起,但随着部队开始整编,他也成了边缘人物。
1984年,冯小刚就被纳入了转业人员名单中。
后来,冯小刚被分到了西直门粮食仓库宣传科,虽然也是从事文艺工作,但却远远无法满足冯小刚对艺术的渴求。
后来,他发挥自己嘴甜会来事儿的本事,辗转托人,调到了北京城建开发总公司工会,也是从事文化宣传工作,但地位却不可同日而语。
离开部队的前一天,他还特意照了一张相,以此来怀念自己的部队生活。
在这个单位,冯小刚认识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郑晓龙。
郑晓龙也是一个经历波折之人,身上有很多的故事。
他以26岁高龄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北大学生,成了时代造就的巨匠。
郑晓龙于1982年进入北京电视制片厂,亲眼见证了这里的发展。
1984年,郑晓龙就成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主任。(郑晓龙的跌宕人生:)
这一年,冯小刚认识了郑晓龙,被他领进门,做了剧情片《生死树》的美工,正式接触了影视剧行业。
郑晓龙对冯小刚颇为欣赏,1985年,冯小刚就被调进了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做美工师。
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04生命中的转折
1986年,在武汉话剧团呆了5年的徐帆,终于成了台柱子。
这一年,她认识了一个对她的职业生涯有重要意义的人:人艺演员杨立新。
当时,杨立新因为演出任务去武汉,正好和徐帆搭了一场戏,对徐帆非常欣赏。
后来听说徐帆的父母是知名老楚剧演员,他就登门拜访,一来二去就和徐帆一家成了莫逆之交,还认徐帆爸妈做了干爸干妈。
杨立新在武汉呆了大半年,经常去徐帆家蹭饭,和他们一家都相处的很好。
后来,回到北京的杨立新也一直保持和徐帆一家的书信来往。
1986年的冯小刚,除了在事业上奋勇前进外,还认识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姑娘:张娣。
张娣是武汉姑娘,职业是护士,那一年,她正好去北京探亲,就认识了冯小刚。
第一次碰着动心的姑娘,冯小刚完全发挥了自己“耍嘴皮”的功力,不但让姑娘笑得合不拢嘴,还适时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在那个时代,姑娘们还不是非常看脸,才华才是最让人倾心的东西。
不久,这个叫张娣的姑娘就成了冯小刚的“怀中之物”。
本来,张娣父母坚决不同意她的婚事,说搞文艺的男人不靠谱,但冯小刚去她家溜了一圈儿后,她父母就放心了。
张娣父母觉得,这长相挺靠谱的,肯定没人看上他,就放心将闺女嫁了过去。
但她父母还是看错了,就算再难看的人,也会有颗蠢蠢欲动的心,都会适时反咬你一口。
1987年,冯小刚和张娣就领了结婚证,成了合法夫妻。
1987年,对徐帆来说,也是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杨立新写信给徐帆,说人艺和中戏要联合办班,如果表现好的话就可以留在人艺做演员,机会千载难逢,希望她不要错过。
徐帆和父母一协商,就做了去北京的决定,既然要做演员,就一定要做最拔尖的那一个。
就这样,徐帆就赶到了北京,住进了杨立新家。
杨立新和太太对徐帆像亲妹妹一般,不但给她辅导功课,还管吃管住,尽心尽力。
徐帆从小就有低血糖的毛病,为了给她补身体,杨立新的太太就经常给她买巧克力和红糖,吃饭上也特别照顾她。
知道多年后,徐帆才知道,那一年,杨立新两口子一直在省吃俭用攒钱给孩子买钢琴,自己舍不得吃穿,但却没亏待过徐帆。
这事徐帆一直记在心里,两家成了一生的好朋友。
徐帆也不负众望,一下考进了中戏,和江珊、陈小艺、胡军、何冰等人成了同班同学,这一批人后来都成了影视圈的大咖。
冯小刚在这一年,也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二个贵人:王朔。
冯小刚认识王朔那会儿,王朔已经成了大牛,圈内人人都在争着拍他的作品。
冯小刚第一次见到王朔,崇拜的说:“有幸见到您,简直是抬头望见北斗星!”一句话就把王朔夸的妥妥帖帖,从此视冯小刚为自己的小弟。
随后,冯小刚每天跟在王朔屁股后边,以王朔马首是瞻,顺便认识了马未都、海岩、赵宝刚、叶京、叶大鹰等等京圈大佬们。
据传,因为见到王朔,冯小刚还落下了深情的眼泪,其激动之情无法用语言形容。
可以肯定的是,冯小刚确实如小时候一般爱哭,动不动就会激动到落泪。
叶京曾在媒体面前毫不留情的说:
“我戏里的冯裤子,动不动就哭,这个细节就来自冯小刚。多少次他都在王朔面前痛哭,光在我面前就有好几次。”
和这帮大院子弟在一起,冯小刚从来不要面子,将那一帮人全部“伺候”成了大爷。
和那帮大院子弟在一起,冯小刚始终处于饭局的末席,始终是端茶递水的那一个。
在他们面前这样做的时候,冯小刚丝毫不觉得“丢脸”,因为他心里憋着一口气,一口誓要出人头地的气。
进入京圈儿,是冯小刚事业腾飞的重要转折点。
05两个天南海北的人,终于相遇
1988年,徐帆进了中戏,开始追本校的才子老师王志文。
当时的王志文完全是个大帅哥,长发飘飘,风衣牛仔,简直是洋气到起飞。
徐帆追王志文时,他正在追一个叫潘婕的模特。
潘婕是一个想考中戏的女生,委托王志文上表演辅导课,一不小心就擦出了火花。
所以,王志文和徐帆的“师生恋”也没啥了不起,毕竟王大帅哥早就玩过了师生恋。
王志文辅导了潘婕一阵子,潘婕还是没考上,两人的恋情也告吹了。
后来,面对美女学生徐帆的追求,王志文也就缴械投降了,两人还火速同居,住到了王志文的出租房。
从此,徐帆和王志文一恋就是多年,成为校园的最佳情侣。
徐帆在忙着和王志文谈恋爱的时候,冯小刚和张娣也在“日夜奔忙”,两人随后生了一个女儿。
1991年,徐帆从中戏毕业,被分配到人艺做话剧演员。冯小刚也从美工成了郑晓龙剧情片《遭遇激情》的编剧。
这是冯小刚第一触电编剧,却拿到了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提名。
这让他信心大增,更坚定了自己要做编剧的心。当然,这其中有王朔的功劳,他一直在不断的执导冯小刚。冯小刚也不放过任何能和王朔取经的机会。
1991年年底,王朔和马未都等文艺大咖凑在一起,准备弄一个类似《我爱我家》的情景喜剧。
一群人商量了半天,不敢开涮工人和农民,只好拿自己开涮,就有了《编辑部的故事》。
本来,冯小刚不在编剧行列,但王朔力保冯小刚,还撂话说:“如果不让冯小刚做编剧,我也退出,不干了。”
谁也没想到,王朔能这么仗义,最后编剧中就加上了冯小刚。
冯小刚因为天天和王朔混一块儿,非常了解王朔的套路,剧本写出来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多年后,郑晓龙参加采访时说:
“那时候真的挺惊讶的,没想到冯小刚还有这本事,模仿王朔的剧本风格非常有其精髓,不说的话,根本看不出来不是王朔写的。”
后来,《编辑部的故事》迟迟不过审,大家就把这茬放下了。大半年后,又过审了,大家再去找《编辑部的故事》剧本,死活找不到了,就想放弃这个项目。
不料,冯小刚自告奋勇说:“我记得所有的情节,我能重新写出来。”
冯小刚日夜疾书,后来就将《编辑部的故事》还原了。
所以,现在很多人说冯小刚完全是靠拍马屁起来的,这不真实。
在会来事儿的基础上,冯小刚确实有自己的才能,起码能画,能写,能编剧,这些都是他成功的资本。
《编辑部的故事》播出后,简直是火到了天边,冯小刚的身份也终于晋级了一层。
1992年,徐帆因为在外频繁拍戏,不太经常回王志文的出租屋剧组,引起了王志文的不满。
两人终于在一个午后大吵一架,决定分道扬镳。王志文一气之下,还将徐帆的行李扔出了出租屋,决定和她一刀两断。
也是这一年,王朔认识了18岁的才女徐静蕾。
那时的徐静蕾清纯动人,犹如一道耀眼的光照进了朔爷的心扉,再也无法自拔。
徐静蕾是北京“大飒蜜”,身上有北京大妞的爽快和潇洒,不自觉就吸引了“已婚的王朔”。
为了能和这妞儿在一起,王朔不惜以离婚为代价,争取到了和徐静蕾同居的权利。
而王朔和徐静蕾“互相吸引”的过程,都被冯小刚全程目睹。
冯小刚眼看着其貌不扬的王朔交上了这么漂亮的女朋友,他的心也开始蠢蠢欲动。
06无法回避的相遇
1992年年底,冯小刚成了电影《大撒把》的编剧,徐帆成了《大撒把》的女主角。
片子拍完后,冯小刚去看样片,导演夏刚问他:“觉得怎么样?”
冯小刚一砸巴嘴说:“都演得不错,就女主角演得差点事儿。”
旁边的葛优捅了捅他的腰眼儿说:“小点声儿,人在那边坐着呢。”
冯小刚顺着葛优呶嘴的方向看去,只看到一个黑乎乎的轮廓,在黑暗中摇曳生姿。
此次,两人还没有交集。
后来,在《大撒把》的杀青聚会上,冯小刚才第一次见到徐帆,夸她:“比电影中漂亮了不止一点。”
这次见面后,冯小刚就动了心思。
当时,徐帆因为王志文的事颇为受伤,非常没有安全感。
在和王志文的感情中,徐帆非常被动,完全是付出的那一个,从来没有体会过被人宠,被人爱,被人呵护的滋味。
而冯小刚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吃穿住行,物质精神,方方面面他都照顾到了。
为了追徐帆,他还专门请教了王朔。
王朔教他请对方看话剧,请对方吃饭,请对方的朋友帮忙,没多久,两人就很熟悉了。
后来,他们一起去广州参加金鸡奖,在机场,冯小刚死皮赖脸跟在徐帆身边,别人问他:“这谁啊?”冯小刚就顺嘴说:“这我女朋友。”
徐帆只是笑,没反驳,两人的关系就这么确定了。
若问为何大美女徐帆看上了冯小刚?或许只有徐帆的一句话能概括。
徐帆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冯小刚对于我,不止是一个伴侣那么简单,更准确的说,他是我一辈子的恩人,他在我最难过的时候领养了我的心灵。”
冯小刚在徐帆和王志文刚分手最难过,最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出现,又适时对她的心灵进行了抚慰,对徐帆这种长情的人来说,确实会终身难忘。
冯小刚追徐帆的过程中,王朔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当然,多年后,冯小刚也回报了王朔,近50岁的王朔要捧王子文的时候,就放到了冯小刚和赵宝刚的手里,没几年就大红大紫了。
1994年,冯小刚和和徐帆在一起后,就和王朔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开始当导演拍戏。
1997年,王朔的作品被以“宣扬灰色主义”封杀后,冯小刚又和华谊兄弟搭上了线,拍摄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等电影,一举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90年代末,冯小刚终于摆脱了他昔日“冯裤子”的形象,成了导演中的佼佼者。
徐帆,也成了“冯氏喜剧”的一大特色,两人复制了张艺谋和巩俐成功,成了最佳拍档。
随着两人关系的加深,冯小刚的妻子张娣也听到了风声。但她蛮不在乎,以为拖拉上几年就行了。不料,他们的婚姻最后还是以离婚收场了。
冯小刚和徐帆自1993年在一起,直到1999年才领了结婚证。在这段关系中,徐帆整整等了6年。
2001年,冯小刚母亲离世,他忙于拍戏,也是徐帆忙前忙后,料理了老人的后事。
2002年之后,冯小刚又拍摄了《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等电影,票房节节高升。
那些年,他自己赚了一个盆满钵满,也让华谊兄弟成了行业的龙头老大。
冯小刚和徐帆的名字,也随着这些电影的走红,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夫妇。
2006年,在他们事业志得意满之时,冯小刚却患上了白癜风,花费了数不清的人民币却始终不见起色。
而徐帆,终其一生没能做成母亲,成为她终身的遗憾。
好在,两人领养了一个女儿,聊以慰藉心灵。不过,随着时间的推逝,领养的女儿竟然和冯小刚越来越像,甚至连那一口“冯氏特色的牙齿”也如出一撤,真的让人蛮奇怪的。
斗转星移,2008年时,徐帆也失去了对冯小刚的吸引力,他开始有了花花心思,传出了和著名主持人沈星的绯闻,还因此要和徐帆离婚。
还好,徐帆棋高一招,以退为进,再次将冯小刚拉回了怀抱,还在《金星秀》中爆出了“我们家是男的,吃亏的不是我们”的经典言论,成了全天下男人夸赞的好媳妇。
说实话,真的佩服冯小刚的聪明和进退有度。
特别是2018年范冰冰事件中,他本是崔小哥炮轰的对象,看形势不妙,他马上隐退到了幕后将自己变成了隐形人,也免受了无妄之灾。
纵观冯小刚的成名史,饱含着时代的机遇和他个人的努力,不能简单用“会拍马屁”来形容,那有失偏颇。
在生活上,冯小刚在艰难中长大,在贫穷中磨炼了意志,拥有一颗誓要成功的心。
在事业上,他懂得发挥专长,并深耕挖掘,再一点点转变身份,直至成功。
在人际关系上,他从不自恃清高,敢于弯下腰学习,敢于低下头借势,并在适当的时机将人脉加以利用,终于来了一个华丽的转变。
所以,一个人能成功,绝对不是偶然,必定有其成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