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按摩神术的翻译
偶然看到《华佗按摩神术》古记,联系平日锻炼心得,认为其中大部确有奇效,也有另一小部不易理解和准确摩出。现结合自已感受,将其中
能够准确做出也确实有良好效果的动作介绍给能够看到本文的朋友,部分锻炼方法属我发展或自创。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如有译注不准的
,敬请留言指出,以利修正。
法第一(华佗第一):干洗手。一手握捉另一手,相互搓捉手指手背,像平日洗手一样。注意用力不宜过大。轻摩即可,双手互换,各
10次。
法第二(华佗第二):背弓手。十指交叉(手心向内),向下外翻转成手心向外,并向前推出,推尽后停留片刻;再向下内翻转成手心
向内拉回胸前,停留片刻。如此反复10次。
法第三(华佗第三):捉按手。双手十指交叉相握(手心相对重合),平直自然置于胸前,双手十指同时稍用力握手,再放松手指(不
要取消交叉)。反复10次。
法第四(华佗第四):挽拉弓。一手握拳平向斜前方伸出如挽弓,另一手从前手腕部屈指如拉弓拉回胸前本臂侧。双手互换各10次。
法第五(华佗第五):慢扭身。松静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胸前抱掌(手心均向内,手指相对,手掌重叠),左手外右手内,
慢慢向一侧扭转身体到尽处,再扭转向另一侧,重复5次,再换右手外左手内,重复5次。
法第六(华佗第六):前冲拳。松静站立,双腿微屈,双手屈臂握拳,轻向前冲,冲到最后时稍用力,力点在拳面。反复10次。
法第七(华佗第七):下顿拳。松静站立,双腿微屈,双手屈臂握拳,轻向下顿冲,冲到最后时稍用力,力点在拳面。反复10次。
法第八(华佗第九):反捶背。松静站立,两手轻握拳,左右轮换向后反捶背。各10次。
法第九(华佗第十一):举拔胁。松静站立,双手十指交叉抱紧脑后,向一侧弯身努力婉转拔高,左右互换,各做5次。
法第十(华佗第十二):拔背脊。平坐凳子或床上,双手微握拳轻垂腰侧或以掌按于床上,背稍前弯,以右肩用力,向左前斜上方用力
拔高,使右侧背部和脊柱努力拉长至最大限度。反向重复,左右各5次。此法奇效!
法第十一(华佗第十三):坐蹬脚。平坐高凳子,一脚腿放松,脚尖上翘,以脚跟用力向前虚蹬,用力点在脚后跟。双脚轮换,各5次。
法第十二(华佗第十五):反勾身。松静站立,双腿微屈,双手反抓腰部,推按在两侧髋骨上缘(大拇指向前,双手中指相对按在腰眼-
即命门穴上),手向下用力推按的同时,背慢慢向后弯,(拔胸腹),努力至尽,片刻复回站直。反复10次。此法奇效!
法第十三(华佗第十七):站蹬脚。松静站立,双手自然下垂,一脚站稳,另一脚向前虚蹬5次,向后虚蹬5次。换另脚,重复前后蹬,
各5次。注意蹬脚时,或脚尖上翘以脚跟用力,或脚面绷直以脚尖用力,轮换选择。此法奇效!
法第十四(华佗第十八):伸抓膝。平坐,伸直双腿,双手掌轻贴双腿面,弯腰前伸,尽力抓按双膝,片刻收回。重复10次。
******
附:《华佗按摩神术》原文
凡人肢节腑脏,郁积而不宣,易成八疾:一曰风;二曰寒;三曰暑;四曰湿;五曰饥;六曰饱;七曰劳;八曰逸。凡斯诸疾,当未成时
,当导而宣之,使内体巩固,外邪无目而入。
迨既感受,宜相其机官,循其腠理,用手术按摩疏散之。其奏效视汤液丸散神速。述如下:
(一) 两手相捉纽捩如洗手法。(二) 两手浅相差翻复向胸。(三) 两手相捉***按 ,左右同。(四) 以手如挽五石力弓,左右同
。(五) 两手相重按 徐徐捩(lie,扭转)身,左右同。(六) 作拳向前筑,左右同。(七) 作拳却顿,此是开胸法,左右同。(八)如拓
石法,左右同。(九)以手反捶背,左右同。(十)双手据地,缩身曲背,向上三举。(十一) 两手抱头宛转举上,此是抽胁。(十二) 大
坐斜身,偏欹如排山,左右同。(十三) 大坐伸两脚,即以一脚向前虚掣,左右同。(十四) 两手拒地回头,此虎视法。左右同。(十五)
立地反勾身三举。(十六) 两手急相叉,以脚踏手足,左右同。(十七)起立以脚前后虚踏,左右同。(十八) 大坐伸两脚,用当相手勾所
伸脚着膝中,以手按之,左右同。
上十八法不问老幼,日则能根据此三遍者。一月后百病悉除,行及奔马,补益延年,能食,眼明轻健,不复疲乏
八)如拓石法,左右同。 (十)双手据地,缩身曲背,向上三举 十四 两手拒地回头,此虎视法。左右同 十六 两手急相叉,以脚踏手足,左右同
这是最完美的了 在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