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快乐的老师

题记:作为一名一线的普通教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快乐的教师?看完朱永信的《致老师们》,相信你能在书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当你翻开《致老师》这本书,你会被序言中的那首诗深深打动。它没有华丽的词藻,却真实而简单。它没有夸大教师这个职业,它只是真诚地告诉你,教师是普通人,教师不是神仙;它告诉你,老师没必要把自己变成灰烬才能教好孩子...不相信我,听着:

老师,不是蜡烛。

老师不能化为灰烬。

来照亮学生。

教师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没有人的灵魂是一台机器

可以通过一定的工艺随意修复。

老师就是老师。

和学生是相互依存的生命。

老师就是老师。

每天在神圣与平凡中穿行。

……

我很喜欢朱永信教授的这段话。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在踏上三寸讲台之前,我就知道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也知道,老师就像春蚕,全心全意地献身于死亡。没错,这就是人们眼中老师的样子。

所以当我看到朱教授的《我是老师》时,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老师。

全书分为四个系列,即:

给我一个当老师的理由,借我一双好老师的眼睛,让我书写一个老师的人生传奇,让我们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这四个系列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在回复中写的,朱教授在回复中回答了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困惑。

看完全书,感觉受益匪浅。现在我选择其中的一些来谈谈我自己的经历。

首先,老师应该是理解孩子的父母。

“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照顾,长大后就会报复社会。无知的对待孩子比无知的对待大人要可怕得多。这会在婴儿心中造成巨大的障碍,进而形成阻碍世界发展的人格。”蒙台梭利的这句话指出,如果父母以无知的态度对待孩子,后果将不堪设想。

朱教授指出,“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儿童是软弱的、被动的、逆来顺受的、不可抗拒的,而成人是有意识的、有选择性的、不可抗拒的。”

目前,从所有的新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无知的父母因为工作不顺心而将怒火发泄在可怜的孩子身上,更有甚者,他们甚至劝阻无知的父母虐待孩子,并公开声称“孩子是我的,我可以为所欲为。”

面对这些,这样的父母真的为孩子感到悲哀。我无法想象他们的童年会是什么样子。

昨晚和孩子在六中操场散步,看到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穿着白色的裙子,很可爱。突然,小女孩走到奶奶面前,哭着要尿尿。

奶奶一脸怒气,指着孩子破口大骂:“我叫你不要穿丝袜,你非要穿。现在你要尿尿了。我该怎么办?”小女孩在一旁哭,奶奶上前撩起裙子,粗鲁地脱下丝袜,指着单杠边。“就在那里。”

不一会儿,小女孩拉完了,奶奶一边帮孩子穿上裤袜,一边不满地咆哮:“你真烦人!”"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一痛。奶奶应该这样对待自己的孙女。不知道小女孩幼小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伤害。长此以往,小女孩的性格肯定会受到奶奶的影响。

对孩子要有耐心,认真倾听他们的语言,不要急躁,也不要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因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每一刻,和孩子一起成长,不要生下他,但不要教育他,把他丢给我们的父母。

“影响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他一起成长,为他树立榜样。你要求他做的事,你应该自己先做。你要求他有理想,你自己必须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你要他读书,首先要成为一个爱不释手的人;你要求他写日记,你首先要成为一个记录你每天生活的人;你要求他整洁干净,你自己也不能马虎。”

我觉得不仅要对待自己的孩子,也要对待自己班的学生。

第二,善于利用学生家长的力量。

“当学生家长成为老师的教学助手,老师就像有了三头六臂一样,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句话就说明了家长在老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由此,我想到了被称为“飓风姐姐”的郭。她坚持每周给家长写信,告诉他们孩子一周的表现,让他们积极参与,一起教育孩子。

在这方面,我还不够好。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善于和父母沟通。虽然我从教以来一直在做班主任,也申请过几次德育处主任,但都不是合适人选。因为身边没有人推荐自己,所以一直在做班主任。

印象最深的是上学期的端午节。我们准备在年内举办一次“亲子饺子”活动。因为事先没有和家长沟通好,没有充分调动家长委员会的力量,有一天,活动刚开始,出现了混乱的画面,然后我看到隔壁班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我心里极其难受。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时间。

从那次活动中,我深深明白了充分利用父母的力量,善于和他们沟通是多么重要。

三、师生* * *阅读,开启美好的阅读之旅。

“生活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就意味着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阅读一本书意味着创造和拥有相同的语言和密码。* * *读书就是和读同一本书的人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 * *读书* *写作* * *同居,老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学生和学生就是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因此,对老师、学生家长和孩子来说,一次读一本书是很有意义的。

回顾上一届学生,我在班里开展了“* * *读* * *书”活动。我带着孩子参加了“百班千人读书活动”。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看了四本书:《一百条裙子》、《绿色弹跳》、《猫哈拉店》、《乌龟老师》。每天我都会利用下午的阅读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

有时候,我会让孩子开着火车去读书;有时候,我会大声读给孩子们听;有时候,我会从书上抽出一个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我还记得我们在读《一百条裙子》的时候,当孩子们喜欢书中的哪个角色时,孩子们一个个踊跃发言,有的因为不同意对方的观点而满脸通红。我知道孩子们一个个都沉浸在讨论中。

在我们最后的创意写作中,我要求孩子们一起完成他们的“100条裙子”。在他们的作品中,裙子很有创意。

我们的作品还被收录在特级教师郭的《小学创意写作》第一册《疯狂的橘子》中。

还记得* * *读直子安芳的《绿蹦》有一段关于咖啡的介绍。我在班里发起了一个“DIY”活动,一些孩子把和父母一起做的食物带到班里和同学分享。这样的画面真的很让人陶醉。

还记得我们孩子在* * * *读书的几次活动中参加了全国创作大赛活动,有两个孩子陈阳和刘成获得了全国第三名。我很高兴孩子们能主动参加专家比赛。

在* * *读书活动中,家长的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方面,有的家长找各种借口,或者真的有理由。他们很忙,没什么可看的,但是只要父母愿意,他们可以抽时间陪孩子读书。

朱教授说得很对。“无论你学习什么样的生活,都会明显影响到双方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形成相同的语言、密码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健康是教师的第一财富。

“健康是1,其他都是0。只有健康,后面的0才有意义。”这句话,对于刚刚踏入教师岗位的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深意。

那时候我还小,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没什么不好。所以当学生缺老师,领导安排我教两个班的语文,做班主任的时候,我也犹豫过,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很称职。

我不记得有多少个夜晚,我埋头批改作业;不记得有多少次,学生下课了,帮孩子辅导;不记得有多少次,不迟到成了一种奢望,连下课在办公室喝水都成了奢望。

当时从个人角度来说,是对自己极度不负责任。也就是那些年,身体已经提前透支了,所以因为腰痛一整夜根本睡不着。

那一夜,特别漫长,躺在床上,像有上千根针在扎一样;无论哪种睡姿,都一样难受。那种痛,只有经历过,才会知道那是真的痛;那种感觉,不经历永远不会知道,而且这样做对自己是极其不好的。

正如朱教授所说,“透支生命,做事情不值得提倡,当然更不是个例。”

因此,健康是教师的第一财富。

有了健康,才能谈工作谈家庭,才能善待孩子,才能在班里更好地与家长沟通,才能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才能成为一个快乐的老师。

第五,做一个快乐的老师

“在家里的快乐和在教室里的快乐是完全的快乐。新教育的模范教师不应该是那些以牺牲健康和家庭为代价坚守课堂的人,而应该是身心健康、热爱生活、能胜任父亲、母亲、爱人、儿女的人,是好老师。”

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累多了。我一直想带着我的孩子。

但由于工作强度和家庭原因,这个想法只能是我的梦想,只是这个想法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每当上课看到孩子坐在下面,我都会思考孩子在学什么。

为了班里的孩子而忽视自己的孩子,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有的老师为了给班里的孩子过节日,不得不可怜兮兮地等在门口;有的老师,因为临时有事,无法兑现陪伴的承诺;有的老师,孩子生病了,但是到了上课时间,他却不能带孩子去看病,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新教育倡导的快乐完整的教育生活,没有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职业尊严和快乐?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当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懂得生活,为工作注入思考和活力,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生活吗?

如果是,就算我们再努力,又能是什么呢?

努力吧,为了我们心中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借用新教育的口号来结束今天的分享: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就有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