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金爷爷的故事

1,带病入书

童年体弱多病的巴金从未上过大学。14岁的时候,他终于得到了爷爷的允许,进入了一家英语补习班。仅仅一个月后,他就因病休学了。1925年去北京准备考北大,体检时被查出肺部疾病,与北大失之交臂。

因此,在巴金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主人公患肺病或其他疾病,心情和思想因患病而发生变化的描写,如《死亡》中的杜大新。写《死》时,正是巴金治疗肺病、休养生息的关键时期,主人公杜大新因肺病产生了刺杀军阀以解除痛苦的念头。?

2.书籍之爱

从65438到0936,巴金凭借《家》成为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很多人追捧他。有一个女高中生给他写的信最多。半年来他们一直相互通信,但从未见过面。最后,女孩在信中提出:“书面语说得那么和谐,为什么不能当面说呢?”

女孩主动给巴金发了一张照片,然后他们约好在一家咖啡馆见面。经过八年的异地恋,20岁不迷茫的巴金和这个叫萧珊的女孩结婚了。比巴金小13岁的萧珊,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让巴金动情的女人。?

3.没有书的阅读

著名作家巴金的阅读风格极其奇特。他有时不看书也“读书”。巴金住院期间,每天午睡一小时后,就下床坐在沙发上打坐,等待护士给他打针或检查。

巴金一动不动地坐着,但没有打瞌睡。其实他很早就在脑子里回忆读过的书和作品,在记忆力没有衰退的同时保留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扩展数据:

就题材而言,巴金的小说主要描写家庭生活,自传性很强。他的短篇小说主题多样,涵盖范围广泛。在巴金笔下,家庭就是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场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和发展。其中《激流三部曲》《寒夜》是他的作品。《激流》通过描写高府的兴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家族的逐渐衰落,展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讴歌了年轻人的觉醒和反抗。

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建立在作者本人早期家庭生活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寒夜》通过描写王家族的解体,揭露了大后方社会的黑暗。作者重点描写了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如婆媳吵架,夫妻不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细致的描写,揭示了王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与腐败。

这部作品再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点,把家庭描写成社会的缩影,用家庭生活的画面反映时代的变迁。此外,巴金还在《一对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出色地运用了这一主题。

百度百科-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