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0万字的小说能有多少稿费?
1897商务印书馆成立时,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了大同译书馆。梁启超在记叙中写道:“国内有名宅,愿委托本局代印者,可印,或印后以钱或书付款,随时可议订。”这是支付稿酬的声明,但并没有公布具体标准。只是说稿酬可以随时协商,或者给钱,或者给若干本印刷的书作为稿酬。换句话说,当时大家对“稿酬、版税”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因为规范的文化市场还没有形成。靠卖书赚钱的“书商”已经存在很久了,但靠卖稿子为生的“自由作家”还处于孕育或萌芽阶段。
目前我在国内查阅到的最早的关于特许权使用费的史料是上海文同上海报1901中规定的“特许权使用费的20%”。最早关于稿费字数的史料是梁启超记载的:他主持的刊物如《新民丛报》、《新小说》(均创办于1902)约两本评论批评书,每千字可评3元。随笔数量可能会略有增加(考虑到其文章价值),大部分会止步于4元,普通人也会是3元。记载门是内外2圈,比较大。”(《梁启超年谱》,第387页)
根据我的研究结果,20世纪初一枚银元的购买力大致相当于今天的70元人民币。1902创办的《新民丛报》和《新小说》规定的稿酬标准可分为三档,从2元(今140元)到4元(今280元)不等。通常是3元(210元)。
1903年,也就是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第二年,林纾的《伊索寓言》新译本就交给了商务印书馆。从65438年到0906年,林翻译的50种小说相继问世。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说不》系列第一集100种,随后陆续出版了第二、三、四集。到20世纪20年代,林纾已经翻译了181部小说,每部大约20万字。这些小说有的既出版又出版,出版时也有稿费。郑等人回忆说,林翻译了小说《中译本》,当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十几年的时间里,* * *达到了140种。.....报酬也很丰厚。当时一般稿费为每千字2-3元,林翻译小说稿酬按每千字6元计算,翻译后购买一本。”(据《林翻译小说的失落》,转引自《中国现代文学史随笔·小说卷》,第688页)
这样算下来,每篇稿子的稿酬约为1.200元(今天的6万元)。根据我的计算,由于物价上涨,民国初年1 91 1 1 919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50元。
20世纪20年代以前,林纾的收入超过20万银元,合人民币654.38+00多万元。可见,由于林纾翻译的小说畅销,稿酬是一般规定的两倍以上。?
周作人回忆,1907年,周氏兄弟翻译《西行漫记》拿到200元,65438+万字。“通常西文翻译只能拿两块钱一千字。”(《周作人回忆录》,第196页)
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及其实施细则
中国第一部保护作者利益的著作权(版权)法是宣彤三年(公元1910年)满清政府颁布的《大清著作权法》,距离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安妮女王敕令》正好200年。全文共5章55条。但清政权在颁布后不久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这部著作权法并没有真正实施。民国四年(公元1915),北洋政府颁布《著作权法》。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著作权实施细则》。作者的权益受法律保护。
本世纪初,中国的薪酬体系已经形成,并与国际接轨。稿酬有三种基本形式:(1)稿费,又称“办笔经费,办笔费”;(二)特许权使用费,也称“版税”、“版税”;(3)买断版权,又称“以固定价格购买稿件”。
主编,也叫主笔,是编辑部的领导...主编经常担任主编,月薪大概是150元到300元。
仅次于总编辑,他是总编辑,也叫编导...他的月薪大概是150元。
在总编辑的下面,有重要的新闻编辑,他们选择国家或国际新闻。有地方新闻编辑,一个省、一个县、一个地方的新闻编辑月薪80元左右;
还有特派员,比如上海报社,必须驻京,或者专门搞发电,或者搞通讯。每人每月工资约100元,通讯费在外。
有特约通讯员,国内国外都有,大费率按篇计算,每篇一个,大概10元。
中国各大港口都有记者驻守。全职工人月薪40元左右,而兼职工人月薪只有10元。
有翻译,每人月薪50元到80元左右。有校对和翻译,每个月工资20元左右。
地方编辑也可以称为城市编辑,他也是编辑部的重要人物...他的月薪大约是80元。
当地编辑指挥的,有专门的面试官,月薪40元到60元。
有体育访客,月薪30元左右。
还有普通记者,每个人月薪大概是10元到30元。
张副(即副刊)收录文艺搞笑作品,另有编辑部,月薪60元左右。
这是从1912到1927,对上海报业的组织和人员的“按劳取酬”经济待遇标准的全面总结。此外,我还从当时一些具体数字的历史数据中核实了实际工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报酬和版税
《鲁迅全集》收录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稿酬标准。
鲁迅向孙伏园主编的《晨报副刊》投稿,每千字2-3银元;此外,《晨报》还有一种“专写”,每月在稿酬上加三四十银元(见鲁迅《我的话和我总是》)
当时的报酬标准不一样。在北京的官方报纸、杂志、学术期刊上,稿酬可以达到每千字4-5元。上海的报刊大多是民办的,一般稿酬是每千字1-3元。因为官办报刊行政拨款不计成本;上海报刊多为商业性质,必须注重经济效益。在《鲁迅全集》中,有几处提到当时上海的稿费标准。最低(注:小报新闻或“屁股报道”文章等。)是每千字50分,最高每千字3元。鲁迅的文章一般稿酬是3元几千字,有时5元几千字(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给鲁迅的稿酬标准),《两颗心的收藏》稿酬是6元几千字,在上海比较高。
商务印书馆定的稿酬是郭沫若4元,胡适5-6元,林纾和张兴艳6元。……
这个报酬标准从五四到30年代没有太大变化。
至于特别优惠的稿酬,属于梁启超,每千字20银元(约合今天的1000元)。商务印书馆资深人士张元济回复梁启超的信说:“我之前约好要写一篇文章,也就是从这个月开始。.....20的千言万语就不人道了,还会传到外面。大家很难帮忙!”(见《梁启超年节诺言长版》第965页)?
但民国以后,出版的书通常都是计算版税的;也有按字数付费或者一次性买断版权的写手。
20世纪初以来,上海出版业拟定的版税标准一般在10%-25%之间。
比如1921,台东书店答应郭沫若的版税是10%;胡适自己在新月社的版税标准是:第一版15%,第二版20%;北新书店支付给鲁迅作品的版税一般是20%甚至25%。而梁启超的身价最高,达到40%甚至提出“自印自卖,六折帐”。提成支付时间,按惯例为三个时间段(端午、中秋、除夕)核对实际销售结算。
与20世纪20年代相比,30年代中国的薪酬标准并没有明显提高。
北平的稿酬普遍比上海高。在北平报刊、杂志、学术期刊,稿酬可达每千字4-5元。上海的报刊大多是民办的,一般稿酬是每千字1-3元。因为《北平》是国营报纸,行政拨款不计成本;上海报刊多为商业性质,必须注重经济效益。
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作品几乎都是付了版税的。查鲁迅日记1933五月15日记:“两地之书500册版税125元。”《两地之书》定价1元。根据上面提到的版税公式,两地之书的版税税率为25%。据《鲁迅日记》记载,1932 12 15的日记上写着:“选集手稿付书店印刷,版税支票三百。”这里指的是天马书店出版的《鲁迅选集》,第一版1,000册,售价1.20元。鲁迅获300元,版税率也是25%。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的版税。
广告、分销、会计等。,月薪20元起,17元结束。
对比上述葛在《中国新闻史》1912-1927第六章“新闻界的地位,第八节,就业”一文中的记载,可以看出,上海新闻出版业的待遇在十几年间有了明显的提高。
据陶希圣回忆,本世纪前20年,国内教育以留日学生为主,近代新式教育也采用日本制度。20世纪20年代后,大批留学欧美的毕业生回国,逐渐控制了国内的教育界和出版界。甚至在社会上出现了西方一等,东方二等,国内三等的偏见。
比如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他们以出版教科书而闻名,在当时教育界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工资是按照学历来发放的。一类是留学欧美的毕业生,月薪高达200-250元,二类是留学日本的毕业生,月薪120-150元,而国内大学毕业生月薪只有80元。?
由于社会上这种等级观念的存在,“留学生为了社会地位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不得不加入一个党派,导致从西方留学回来的人互相排斥”,加重了轻视学者的习惯。(参见陶希圣的文章《趋势与点滴》?
报纸稿酬?
从20世纪30年代《上海生活》、《上海顾问》和《上海指南》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知道?
上海是全国舆论中心,所以新闻业非常发达。虽然在百万份的发行量上赶不上欧美日的知名报纸,但号称日销量16万份的《新闻》已经成为国内的佼佼者!
报纸本质上是新闻,所以对文字的需求比其他出版物更宏大,但能容纳文艺作品的却只有一小部分!而且附刊只是业余性质,报当局并不重视,文人也斥之为“报驴”。?
上海主要报纸附刊
20世纪30年代上海主要报刊的名称、性质、主编(编者)姓名、采写方针、附刊稿酬标准如下:
报纸题名编辑的指导原则和报酬办法。
新闻,新园,颜,国内外有趣的叙事,短小精悍,富于煽动性,一千字2元到5元不等。
新闻报纸《茶谈》充斥着各种关于茶的文字以及可以用来解读的文字的谣言。千字1半到五元。
当地报纸附上当地记者的片段编年史,以2元到5元不等的一千字欢迎小朋友的天真作品。
论李烈文的海外观感及2元至5元的几千字幽默小品和纯文学作品
申报周寿娟春秋时期的讽刺小品和妇孺,一千字2元到5元不等。
声明本端口附刊,李公朴幽默评论,社会小品,文艺时尚,千字,2元到5元
宣言片《凌河》剧本翻译;《新银坛》国内外观影简评:2元到5元不等的一千字。
时事新闻黄美学写作清钱字1元半到5元。
时事新闻,新上海地方风光幽默小品,几千字,1,半到五元。
时事新闻,电影戏曲,刘火公影视剧,新闻评论等词,千字,1,半到五元。
时代电影邓淑姑,国内外银坛新闻,明星生活,最受欢迎的照片,千字,2.5元到5元。
人民日报和人民方言姚素凤的麻辣社作品2元到5元。
晨报晨报徐泽莱文艺创作用1到5元的一千字勾画社会生活。
晨报日报电影姚素凤的硬剧评翻译作品:几千字,2元到5元
晨报上的妇女和家庭主妇;关于女性家庭的讨论词和有趣的记录;千字2元到5元不等。
晨报讲唐增阳的千字文从2元到5元。
大晚报辣,张若谷辣字婉约。
(注)现在读者对附刊的兴趣增加了,所以报纸除了上面列出的日常固定的外,还依次增加了专版,如时事报的医药、广播、业余、汽车、国货、经济、储蓄、香烟保险,晨报的科学世界、时代文学等等。
《申报·自由谈》对鲁迅的优待
当年《申报·自由谈》付给鲁迅的稿酬是千字6元。有《鲁迅日记》为证。查鲁迅全集,鲁迅在5438+0933年6月的《自由谈》上发表过《保卫逃亡》和《看打架》,都是几千字。再查鲁迅日记,鲁迅在1933年2月8日收了12元的免费谈话费。自由谈是按月付费的,下个月初会发给作者。今年2月,鲁迅在《自由谈》发表了8千字的文章,3月8日收到48元稿费。3月发表11篇文章,4月7日领取66元。6月发表7篇,7月6日收42元。由此可以推算出《自由谈》中鲁迅的稿费标准。
不仅《自由谈》给了鲁迅6元,《现代》杂志也给了,还是略低。鲁迅《为遗忘而追忆》于1933年4月在现代发表,全文5000字,稿费30元。鲁迅的《关于翻译》9月在《现代》上发表,1100字,稿费5元。
1935和1936,鲁迅的稿费还是千字6元左右。如两篇散文,* * * 2900字,6篇《儒林外史》——秒卖,7篇《儒林外史》——两伤,发表于1935月《文学》第5卷第4期,稿费17.50元。再比如:1936年2月24日《申报》出版《苏联版画作品展实录》,1550字,稿费10元。这说明每千字还是6个圈。
鲁迅生前获得优秀奖稿酬10元,以千字计。鲁迅的《我的启蒙老师》发表在《作家》第一期,4300字,稿费40元。期刊第二期刊登《出关风俗》,3000字,稿费30元。可以看出,该杂志主编孟对鲁迅给予了特别优待。(转引自倪·《鲁迅稿酬与现稿酬》1996。)
新闻出版业的具体收入记录
新闻:1922新闻主编李浩然月薪200银元,聘请徐沧水主持经济新闻版,月薪180银元。当时主编记者月薪约100银元。老报人顾志忠在回忆录《报人生涯》中说,他于1923加入《上海时报》当记者,月薪80银元。到了1935,他做新闻科主任的时候,月薪是170银元,年底还有双薪(也就是每年13个月的工资)和分红。
申报:1927《申报》主编陈,月薪600银元,其他高级职员200-300银元,年终一个月双薪加奖金。
《大公报》:总编辑和总经理胡的月薪是400-500银元。1927年许朱成进入《大公报》时,还是个学生,试用期月薪30银元。到了1938,他的月薪增加到了170银元。据许朱成回忆,当时高级编辑的月薪约为100银元。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在20世纪20-30年代,报馆职员的收入是“逐年递增”的,《申报》领的薪水最高,但也差不多:一般编辑的月薪是80-100银元,像许朱成、顾志忠这样的“名嘴”大约是170银元。高级职员月薪在200-300银元之间,年底还给予一个月的双薪和奖金。
然而,民国初年出版家张在台东书局做编辑时,一个月只有20元的工资,要在柜台上收好几次。
1912 12 2月,张玉贞、周恒福、李新莲刚来商务印书馆时,试用期月薪24元,“半年后增加”。甚至沈雁冰(后来的茅盾)从北京大学预备学校刚到商务印书馆时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通常是试用期半年后正式录用,起薪每月30银元;此后的惯例是每年增加10日元。
其他资历稍高的人,工资也高一些。1965438+2002年6月,和凌刚到商务印书馆时,每人每月工资60元。5438年6月+10月,凌说请他做老师,月薪80元。“为了家庭,不能不少抛弃。”博物馆同意明年(两个月后)涨工资,能力还是值得的。杨来美术馆的起薪是每月160元。
1965438+2006年2月,邵长广愿意离开政坛到商务印书馆任职,月薪从160元协商到200元。邵培智3月到馆,月薪180元。8月,平去英语系做编译,月薪100元。
1965438+2006年9月,蒋梦麟在美国留学的蒋梦麟博士(即他后来在蔡元培之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至今未回国。经人介绍到商务印书馆后,一开始每月给他200元工资。
1965438+周悦然2009年2月来馆,月薪180元。65438+10月谢固定月薪200元。1921年,周被胡适推荐到商务印书馆,月薪60元。
商务印书馆推崇胡适的服务(或兼职)。张元济1965438+2009年4月8日的商监日记写着:“托伯亨托陈小庄到胡适之,月薪300元。”胡适婉言谢绝了商务印书馆的好意,表示要继续为北大工作。
1921 9月,陈独秀回沪后,商务印书馆欲聘其为“馆外名誉编辑”,沈雁冰出面协商月薪300元。
1922年,中华书局给田汉的月薪一开始是100元(因为田汉有留日资格),后来邀请徐志摩编辑《文学月刊》的编辑费是每月200元(因为徐志摩有留英资格)。
由此可见,出版社工作人员的经济效益差别很大。学历高(尤其是海外留学归来、有博士学位)、工作能力强、资历深的,工资较高,一般职员较低。年底有奖金发放。最重要的是工资基本每年都有调整,涨薪一般是10-20银元。
新闻出版业工人的工资
清末民初,新闻出版业的工人待遇很差。比如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中,夏端方、鲍先恩、鲍先昌都是印家。
廖伟民的《上海印刷工人的经济生活》,发表于《新青年》第7卷第6期,五一劳动节纪念1920,列举了上海印刷工人的工资,并说:
有包月工和合同工。月工(时薪)按月工资发放,均在15元以下。合同工(计件工资)在休息日和生意清淡的时候是没有工资的,工资更少。
在1920的基础上,对几十个上海的情况(包括商业、中国等。),印刷工人的工资分为三个等级:
领导20到50元;从10开始到30圈;学徒1元到10元。
女工只有两种:叠书和订书。折叠书:若礼服(即洋纸)按一页折叠,每千页20篇;两页每千页50篇;每千页70篇文章三页;四页,每千页90篇。这篇论文(也就是国内论文)千页7篇,也有千页9篇。订书钉:本书包含5篇文章,着装略高。折书最快的一个月能拿到十几块钱,一般的一个月能拿到5-6块钱,初学者一个月只能拿到2-3块钱。
1925年,商务印书馆员工罢工经济斗争,取得胜利。商务印书馆总务处出版了《加薪办法》(见本书第三章)。与此同时,整个出版印刷行业普遍提高了工资。
1927,申保第一次建立工会。工会出面,与《申报》老板石商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月29银元,春节前一个月双薪,并有一定奖金。
1927期间,上海出版工作者的经济收入有所提高,葛在《中国报业史》第六章中是这样描述的:
业务部有一个部长,纯粹是商人,必须有能力,擅长会计。月薪约100元。
在它下面,有专门做广告的,有专门送报纸的,有专门做零售商的,有专门做收银的,有专门做中外书的,有招揽广告的,有承接制版印刷的,他们的月薪大概是每人30元左右。
印刷部门由一位熟练的技工管理,或者由商务部长兼任。在它们下面,有排字机、打字机、打字机和打印机。其制版有直属员工,每个人月薪10元到20元,但仍必须选一个人当领导。我会监督一些事务,月薪40元左右。
而做铜锌板的,有时候出去拍照,月薪大概三四十元。
作为参考,列出当时脑力劳动者的最低收入水平:
根据对近代上海城市的研究,1927年期间上海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为41.9元(约合今天的1400元),中英文打字员月薪30元以上,办公室秘书月薪至少50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