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军旅情缘,八一杠自动步枪

永远的军旅情缘

八一杠自动步枪

中国“八一杠”自动步枪:“八一杠”,对于常人来说这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但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在军中服役过的前辈们来说,这三个字是一种回忆,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军旅生涯的酸甜苦辣,八一杠,即81-1式自动步枪,中国81-1式7.62毫米自动步枪,它与81式自动步枪,81式7.62毫米轻机枪组成了81式枪族,这三种武器的主要结构相同。

如今,随着各类新式步枪的服役,八一杠的身影在军中已难得一见,但对于那一代的军人来说,“八一杠”俨然已经成为他们的精神载体,是永存记忆的,不可磨灭的,永远的“八一杠”,永远的军旅情缘,常人难以理解,为何八一杠会成为经典被战士们所喜爱。

81式自动步枪在外观上虽未完全摆脱苏制自动步枪的影子,但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射击精度也优于56-2式冲锋枪。不过由于81式自动步枪木制枪托很容易断裂,因此在后期的生产中以折叠托型的81-1式为主,它为自动步枪的生产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以后的小口径步枪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3年,首批81杠装备我军,很快送到了中越边境一线试用。和上一代也试图搞步冲合一的63式自动步枪不同,兼具优良的可靠性和出色的单连发射击精度的81杠得到了参战部队的一致好评,中央军委很快做出了大批量生产81杠的决定,从此81杠彻底摆脱了过渡型号的名头。

81-1式自动步枪在枪口加装了膛口装置,下方有通条和刺刀的卡槽,后端装有发射40毫米枪榴弹的卡圈,从而具备了点面杀伤的能力,填补了300米内手榴弹与轻型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

由于81-1式自动步枪的机匣基本采用了56式冲锋枪的结构,在发射枪榴弹时,气体调节器处于闭气状态,枪身后坐能量很大,机匣盖因惯性从复进机座上弹射出来,严重威胁射手安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师们对81-1式自动步枪进行了另一项结构改进:在复进机座尾端增设了一个凸台以限制机匣盖,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中国81-1自动步枪不仅精度高,而且可靠性极强,在实战中取得了突出表现,先后出口到斯里兰卡、非洲、缅甸、孟加拉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