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碎叶病是什么?

Tatter leaf virus

症状(图2-3)

图2-3 柑桔碎叶病

1.主干病状(枳砧) 2.病叶(枳橙) 3.正常叶(枳橙)

柑桔嫁接接合处环缢和接口以上的接穗部肿大,叶脉黄化,类似环状剥皮后引起的黄化,植株矮化。受强风等外力的推动,病树砧穗接合处(嫁接口)易断裂,断面光滑。用枳橙作砧木感染后,新叶呈现黄斑,叶缘缺损扭曲。用厚皮来檬(citrus excelsa)作砧木时,新叶出现黄斑,并扭曲破碎呈凹凸不平状而得名。用墨西哥来檬作砧木,叶片上出现黄白色斑点和明脉。本地早嫁接在特洛亚枳橙上时,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畸形、皱缩、变小,茎上出现黄白色条斑,扭曲,黄白色斑点永不消退变化。本地早嫁接在枳上时,穗砧部位出现上大下小,叶片黄化或出现黄白斑、皱缩、畸形、小叶、枯枝,植株矮小,不开花结果;嫁接口横缢,断裂,最后死亡。

病原

柑桔碎叶病是一种病毒,病毒粒体杆状,大小为450—920×19nm。

发生规律

以枳、枳橙、特洛亚枳橙和墨西哥来檬及厚皮来檬等作砧木时易发病,枸头橙表现抗病。用以上品种作砧木嫁接本地早、槾桔、乳桔、椪柑、蕉柑、柳橙、水晶柚、北京柠檬、温州蜜柑、早桔和朱红等品种易感病。可用枳橙和厚皮来檬作指示植物鉴定碎叶病毒,显现症状的时间最短为25天,一般要60天左右。枳橙比厚皮来檬对碎叶病毒敏感,温度低时症状易表现,3月下旬接种,5月中、下旬就可表现症状;6—8月高温时不易显现症状,要到次年才显现症状。用豇豆作指示植物,接种后3—5天就表现红褐色枯斑症状。

以枳作砧木嫁接本地早,在浙江苗期就表现黄化、衰弱、枯死,而在四川内江一带要6—8年才表现明显而严重的症状。以红桔、枸头橙作砧木嫁接的本地早,表现耐病,树势旺而丰产。

在台湾以枳作栊柑、蕉柑、柳橙和水晶柚的砧木,碎叶病严重;在四川以枳作椪柑、蕉柑、柳橙的砧木,几乎不表现症状,这可能与环境、气候、土质等有关。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耐)病砧木

在浙江,以枸头橙作砧木嫁接本地早、早桔、乳桔、槾桔等品种很少表现病状。在四川,本地早可选用红桔作砧木;椪柑、柳橙可选用枳作砧木。在台湾和华南,以酸桔作蕉柑、椪柑、新会橙的砧木,很少表现症状。

2.培育无病苗

通过豇豆等指示植物鉴定,选用无病母树采接穗,培育无病苗。

3.砍毁重病树管理轻病树要使用专用工具,以防接触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