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法国,38岁上断头台,玛丽王后一生为何如此短暂?
每个女孩或多或少都做过这样的梦:未出嫁前,受尽父母宠爱;出嫁后,能一直被丈夫捧在手心。这种梦想往往很难实现,正因如此,才有了那么多才子佳人、爱恨情仇的故事。然而出生在奥地利的玛丽?安吉瓦内特,却轻而易举就实现了这个梦想。
未出嫁前,她是奥匈帝国女皇泰伊莎最受宠的女儿;从嫁给法国王储,到成为王后,一直都被路易十六捧在手心,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可惜她38岁时就被法国民众送上了断头台。她的一生为何短暂如昙花一现?她之所以年纪轻轻就殒命,和她奢华放纵的生活有没有关系呢?
盛开在凡尔赛宫的玫瑰
作为女皇泰伊莎最受宠的女儿,玛丽?安吉瓦内特被母亲嫁给了法国的路易王储,作为两国握手言和的见证。
玛丽从小在父母的庇佑下长大,性格被养得天真烂漫,胸无城府。当她离开维也纳,来到宫廷礼节繁琐的凡尔赛宫时,十分不适应这里的生活。
即便是有母亲时不时写信忠告她的言行举止,她依旧我行我素。公然蔑视法国蔚然成风的情妇风俗,和国王的情妇杜巴丽夫人交恶。
这让她在当太子妃时,名声就被人传得非常难听。1774年,路易十五撒手人寰,留下一堆烂摊子给路易十六。
即便是成了王后,玛丽也没有自觉担负起王后的职责,依旧过着太子妃时的生活。她对政治一点都不感兴趣,每天只关心如何装扮自己。
当她顺利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就彻底将心思放在了假发、帷帽、高跟鞋,以及收集更多钻石珠宝上。
18世纪中晚期,玛丽独创的羽毛头饰、帆船头饰,成为整个上流社会女子竞相模仿的装饰;当时法国流行一种阴柔妩媚的洛可可风装扮,在玛丽皇后的不懈推动下,洛可可风被发展成奢华的代名词,宫廷内外处处充斥着洛可可风的装饰。
而玛丽皇后本人,除了想尽办法保住自己"第一美人"的称号外,日常活动就是看戏剧、看赛马,和志同道合的朋友驾雪橇,甚至参加赌博。
无论走到哪里,玛丽皇后永远是人群中的焦点,众多贵妇、豪门女子一掷千金,只为和玛丽皇后见上一面,以便学习她的穿衣打扮。
玛丽皇后以其独特的时尚嗅觉,前卫的装扮风格,成为凡尔赛宫内一支最耀眼的玫瑰花。
当能力和环境不匹配,凋谢就成了必然
和热闹无休止的凡尔赛宫相比,法国民众的生活可谓是水深火热。前有从1785年到1788年的旱灾不断,后有路易十六无脑地支持美国独立,加重人民的赋税。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波旁王朝岌岌可危。
然而玛丽皇后对这一切浑然不觉。她从不干政,更无政治眼光。当国民议会提出要限制国王权利,废除封建制度时,她看不清形势,盲目地和丈夫一同拒绝了这个提议。
1785年,"项链事件"爆发。这件事的起因是一位伯爵夫人利用红衣主教想要皇后而策划的一场阴谋。
骗局被揭露,玛丽皇后盛怒之下,不顾大臣的劝阻,极力让人处死了红衣主教。虽然玛丽皇后是无辜的,但是她在宫内奢靡无度的生活被人揭露开来,人们编排了各种关于玛丽皇后的言论,使她迅速沦为众矢之的。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玛丽皇后再也坐不住了,她趁机勾结奥地利,企图借助他们的力量,镇压法国内部愈演愈烈的革命运动。事情败露后,直接引发了巴黎起义。
愤怒的人们急于给自己的怒火找一个宣泄口,当他们涌入凡尔赛宫,看到依然高高在上的玛丽皇后时,终于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了。
1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处死,同年10月,玛丽皇后也被推上了断头台,两人相隔9个月,先后奔赴刑场。
玛丽皇后实在是被家人保护得实在太好,即便是成为皇后,也一直是小女儿心态。她永远只关心自己的喜好,对关乎自己身家性命的政治,竟能全然抛诸于脑后。
当玛丽皇后坐在凡尔赛宫内挥金如土,接受上流名媛们的吹捧,享受着皇宫的奢侈生活,却无视民众的疾苦时,就注定了必然惨淡的结局。因为她所享受的这些礼物和待遇,早就被命运标好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