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票价“灵活”的背后,都反应出了哪些问题?
京沪高铁将从12月23日起实行实施灵活定价机制, 改变目前固定票价的做法,根据客流情况,区分季节、时段、席别、区段等,建立灵活定价机制。京沪间二等座初期最低票价498元、降幅10%,最高票价598元、涨幅8%,具体以售票时12306网站公布结果为准,同时还将推出?静音车厢?及计次季票等服务新举措。?灵活?票价背后,都反映出哪些问题?我们来看看吧。
一、反映了京沪高铁这条线路营收很可观。
京沪高铁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一度被称为?我国最赚钱铁路?。纵贯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全线***设24个车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也是运输和运量增长较为迅猛的交通走廊。随着京沪高铁的旅客运输量提升,这条线路营收非常可观,而?灵活?票价的新举措,正是顺应了实际情况。
二、反映了京沪高铁拥有定价权。
京沪高铁是一条线路,也是一家上市公司。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定价权,而且公司从上市开始就在研究建立灵活票价机制。调整原则遵循有升有降,按照旅客对图定旅行时间、席别服务的不同需求合理安排票价。让广大旅客有更多的出行选择。其实本次实行浮动票,只是一次试水,说不定在未来发展上,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还会有涨价的方案。
三、反映了市场经济作用下的结果。
京沪高铁实施灵活票价机制,其实是市场经济作用下的结果。乘客属于买方,京沪高铁属于卖方,特别是在五一黄金周、十一小长假、端午、春节等假期时间内,出行人数增多,客座率高,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根据供求定理的影响,京沪高铁可执行最高价,满足市场需求;而平日淡季需求量降低,执行浮动政策,实行最低价,保持了业绩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