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危机感呢?
使命感 危机感 竞争意识
花开是为了灿烂而不是为了凋谢。每一个人来到世间都不能庸庸碌碌地虚度一生,而应该积极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成特定的历史使命。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是的,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我们与社会中的其他成员,与整个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个社会的健康、良性的发展是每个成员健康良性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种社会使命感,为创造一个秩序井然、生机勃勃的社会而努力。历史就如一条长河,从它的来处来,向它的去处去。我们每一个人及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在历史的河流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文明是一种汇聚,历史是一种延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承接先辈的事业,开拓美好的明天,为文明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尽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中国—我伟大但不强大的祖国,在经历了百年屈辱的岁月后,开始了奋斗的征程。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及与国际接轨的关节点上,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我;作为一名中华儿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作为一名公民,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虽然不是“双肩挑日月,一手揽乾坤”的英雄,但我会以满腔的热情,巨大的社会与历史使命感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文明与进步添砖加瓦。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着,变化真可谓日新月异。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各种挑战与危机如影随形。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有来自身边人的挑战与压力。前面的人遥遥领先,后面的人奋起直追;有来自社会的挑战与危机。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许多社会危机防不胜防;有来自自然界的挑战。环境危机、自然灾害,传染疾病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与生命健康。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不会给我们留下过多的喘息与休整的时间,这个稍有不慎就会招致灾难性后果的社会化的社会不容我们有些许的懈怠。一个自然人是这样,企业、社会、民族、国家又何尝不是处在这样的危机与挑战中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应具有一种危机意识、忧患意识,都应未雨绸缪,否则将会被现实打个措手不及、击的惨不忍睹。
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理论同样适合于人类社会,特别适合于现代性社会。当今世界,经济形态主要是市场经济。中国已完成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正在建设全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活的灵魂与显著特征就是竞争。各个市场主体在公平健康的社会环境中展开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现代社会,竞争无孔不入,竞争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社会中存在着个人与个人的竞争,企业与企业的竞争、甚至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人才市场的火暴就是个人竞争的反映;商场如战场讲的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惨烈;我国加入WTO后,人们惊呼:“狼来了”其实是说有实力的竞争对手来了;军备竞赛、综合国力的较量等是国与国之间竞争的表现。老子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只是一种空想或早已成为历史,现实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化的社会,这个社会就如一部大机器,每个主体之间被“竞争”的链条紧紧地联结起来,谁都要参与竞争,谁到不能掉链子。“落后就要挨打”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最深刻的表达,对个人如此,对企业、民族、国家亦如此。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竞争意识,这不仅是社会的需求,更是生存的本能。
使命感、危机感、竞争意识是现代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是使我们在社会中很好的生存的三件法宝。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竞争意识与危机感产生的巨大能量是完成使命的前提,而使命感又为竞争赋予了价值关怀,驾驭其不至于误入歧途。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人,社会与历史赋予了我们太多的责任与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要肩负起社会与历史的使命,以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与危机感,投入轰轰烈烈的社会竞争;我要向世人证明,我不是他们所说的垮掉的一代,不是毫无敬业精神的80后,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有力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