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人际交往中适度暴露自己?
虽然平庸的人不会被追捧,但是没有缺点的人会被人敬而远之。在人际交往中,最受欢迎的往往是那些优秀但有些小缺点的人。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一个适当的暴露自己缺点的人,不会令人生厌,反而会给人以真实可信、容易亲近的印象;完美的人会让人感到无形的压力,给人虚伪做作的印象。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暴露定律”。
在自我暴露定律的影响下,我们都不喜欢和距离我们很远的人交朋友,因为距离感会让我们产生心理压力,他们的优秀会进一步衬托我们的平庸。所以,面对那些看起来过于完美的人,我们往往会选择逃避或者拒绝。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适当暴露自己的缺点,不要做一个没有缺点的人。如果表现的太完美,会让人觉得虚假,难以接受。
当我在学校的时候,我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朋友。她很漂亮,性格很好,成绩也很好。我非常喜欢和她在一起。毕竟,我很高兴有一个优秀的朋友。
但是,和她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每次和她在一起,她总会和我说:“这次考试我又得了第一名”“今天买了套好看的西装”“最近老师又表扬我了”...
在我面前,她总是展现出那么完美的一面,让我觉得自己特别渺小;而且每当她提到自己的私生活,都会找借口转移话题,让我觉得她有所隐瞒,我有点不舒服。渐渐的,我很少去找她玩了,她也不来找我了。我们的关系从此疏远。
因为她长时间暴露自己的优点,让我觉得身边有心理压力,让我觉得自己特别平庸,无足轻重,渐渐疏远了对方。
其实我们在向别人袒露自己的时候,对方也会向我们隐瞒自己,我们心里会不舒服。
在人际交往中,只有适当地暴露自己,才能赢得对方真诚的爱,甚至可能得到一个亲密的知心朋友。
然而,虽然自我暴露可以赢得他人的好感,但过度暴露也会令人生厌。自曝要适度,那么这个度怎么把握呢?
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暴露是相互的,也是互惠的。如果我们暴露的比对方多,对方会感到压力,会对我们产生回避和防御心理。如果我们暴露的比对方少,会让对方觉得我们没有沟通的诚意。
当我们暴露自己的时候,我们应该循序渐进,慢慢地,温柔地向对方敞开心扉。如果过早涉及太多个人隐私,对方会觉得没有安全感,认为我们不稳定,不敢信任自己,这样双方的关系就很难进一步发展。
自我暴露定律告诉我们,过于完美的外在形象会拉大我们与他人的距离。想要彼此更亲近,就要适当的暴露自己,暴露自己的时候要注意对等,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获得亲密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