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下册第四章屈原列传知识点总结
字音
娴(xián)于辞令属(zhǔ)草稿未定,惨怛(dá)谗人间(jiàn)之帝喾(kù),靡(mǐ)不毕见举类迩(ěr)濯(zhuó)淖(nào)蝉蜕(tuì)皭(jiào)然
滓(zǐ)既绌(chù)商于(wū)屈匄(gài)哺(bū)其糟温蠖(hu)啜(chu)其醨(lí)汶汶(méi?méi)
一、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人穷则反本
3、靡不毕见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6、屈平既绌
7、齐与楚从亲
8、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9、亡走赵,赵不内
10、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二、词类活用: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3、谗谄之蔽明也
4、邪曲之害公也
5、方正之不容也
6、明道德之广崇
7、蝉蜕于浊秽
8、厚币委质事楚
9、其后楚日以削
10、时秦昭天与楚婚
11、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13、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1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三、古今异义: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4、颜色憔悴
5、形容枯槁
6、而能与世推移
四、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天者,人之始也
3、秦,虎狼之国。
4、此不知人之祸也
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二)被动句:
1、方正之不容也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4、而自令见放为
5、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7、是以见放
8、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三)状语后置句: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四)定语后置句: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宾语前置句: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五、成语
1、怀瑾握瑜: 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2、博闻强志: 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
3、弹冠振衣: 整洁衣冠。
4、与世推移: 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5、兵挫地削:挫:失败,削:削减,分割。军队战败,土地被分割。
六、梳理脉络
用文中五个字概括出人物经历。
任(第1节)—疏(第2节)——绌(第4节)—迁(第10节)—沉(第11节)
七、重要语句翻译:
1、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天是人类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描写的'是普通事物,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
八、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作品:《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