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黄帝内经·素问》白话文整理02
春季三个月,是推陈出新、万物复苏的时节,天地之间生机勃发,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里散步,披散头发,松解衣带,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春天的生发之气而畅然勃发;不滥行杀伐,多加施与,少劫夺,多奖赏,少惩罚,这些都是顺应春季的气候,培养生发之气的办法。假如违背了这些方法,就会损害肝脏,使得供给夏季长养之气的能力减弱,导致夏季出现寒性病变。
夏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草木繁茂的季节。这个季节中,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互交融,植物开花结果,长势旺盛。人们应晚睡早起不要讨厌白日的漫长,保持情绪怡悦,不要愤怒,使面容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秀美;亦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饱满,对外界事物兴趣浓厚,这都是适应夏季的气候,保养长养之气的方法。假如违背了这些方法,就会耗伤心脏,使得供给秋天收敛之气的能力减弱,导致秋季患上疟疾,到冬季来临时还会再次患病。
秋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成熟,平定收敛的季节。这时,天气劲急,地气清明,人们应该早睡早起,晨起时应与鸡鸣的时间相一致;使情绪保持安宁,以缓和秋季的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侵害;同时精神要内守,以使秋季的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要使意志外驰,以保持肺气清肃,这都是与秋季的特点想适应的、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些方法,就会损伤肺腑,使得供给冬季闭藏之气的能力减弱,导致冬季发生飧泄病。
冬季的三个月,是生机潜伏,万物守藏的季节。这时,水结成冰,地冻而裂,人们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应该早睡晚起,等到阳光照临时再起床;不可为事物烦劳,要使思想情绪平静伏藏,好像有所收获却又不露声色;还要避开寒冷,趋就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出汗而损耗阳气,这是顺应冬季的气候,保养人体闭藏之气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些方法,就会损耗肾脏,使得供给春季生发之气的能力减弱,导致春季发生痿厥病。
天气是清净光明的,由于天德隐藏,运行不息,所以能永久保持而不衰。如果天气阴晦,日月将失去光辉,邪气也会乘虚而入,酿成灾害,导致阳气阻塞不通,沉浊的地气遮蔽光明,云雾弥漫,雨露不得下降。天地之气不相交融,万物的生命不能延长,就连大自然里的那些生命力极强的巨大的树木也会枯死。邪恶乖戾之气不发散,风雨失调,甘露应该降下而不能降下,草木得不到滋养,就会失去生机,枯槁凋败。狂风频频来袭,暴雨时时发作,天地四时秩序紊乱,背离了正常的规律,就会导致万物活不到一半的寿命就中途死亡。只有圣人能顺应自然的变化,注意养生,所以身体不会患严重的疾病。如果万物也能顺应自然变化,不失保养之道,那么它的生气也不会衰竭。
如果与春天之气相违,少阳之气就不能生发,会导致肝气内郁而生发疾病。如果与夏天之气相违,太阳之气就不能生长,会引发心气衰竭。如果与秋天的收敛之气相违,太阴之气就不能收敛,会导致肺气躁闷。如果与冬天的潜藏之气相违,少阴之气就不能潜伏,会使导致肾气消沉。
一年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万物的生命之本。因此圣人在春夏季保养阳气,以满足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保养阴气,以满足收藏的需要。顺应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和万物一起在生发、长养、收敛、闭藏的四时循环中运动发展。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摧残人体的本元,损伤身体。
所以说,阴阳四时既是万物生长的终始点,也是生死存亡的本源。违背它,就会发生灾害;顺应它,则重病不侵,明白了这一道理,才可算得上是通晓了养生之道。
对于这种养生之道,圣人能切实奉行,愚人却经常违背。顺应四季的阴阳变化,就能生存,违背了就会死亡。顺从它,人体就健康;违背它,人体就易患病。如果把顺应变成违背,违背阴阳四时的阴阳变化,就会使机体和自然环境相格拒。
因此,圣人不主张等生病之后再去治疗,而强调在生病之前就先预防。就像治乱,不是在混乱发生后才去治理,而是在发生前就去防止,这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假如病形成后再去治疗,乱子发生后再去治,这就像口渴时才去挖井,临上战场了才去铸造兵器一样,不是太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