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中两次骗过曹操的蒋干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在赤壁之战中,蒋干是一个关键人物。罗贯中在写这场著名的战役时,特别突出了蒋干的无能。他的两次江东之行,都是周瑜算计好的。
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平定辽东公孙瓒后,基本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2008年),荆州牧刘表病死。掌管荆州军权的张赟和蔡瑁合谋立两个儿子刘聪为荆州牧。曹操得知消息后,率军南下。蔡瑁和张赟知道他们不可能是敌人,所以他鼓励刘聪向曹操投降,曹操很容易就占领了荆州。曹操的野心是一统天下,荆州不流血就掉以轻心。孙权占据的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自然成为曹操的下一个目标。此时刘备刚刚狼狈退出樊城,侥幸在当阳长坂坡吓退了曹骏,也是岌岌可危。诸葛亮带领赵云渡江与儒辩,最终促使孙、刘联合起来对抗曹操。曹操集结荆州八十万大军(实为二十万),赤壁之战一触即发。
得知孙刘联军统帅周瑜是自己的老同学,蒋干自告奋勇前往江东游说周瑜投降。
曹操想逼孙权像荆州一样投降,但需要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江东做说客。正当他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时,蒋干自告奋勇去江东游说周瑜投降,理由是他是周瑜的大朋友。蒋干的到来使周瑜有了一个计划,因为此时他正在努力摆脱刘表的将军张允和·蔡瑁,他擅长水战,并帮助曹军训练水军。现在蒋干来当说客,可以将计就计,周瑜就放下了?英雄?,在聚会上吹捧蒋干,装醉,和蒋干睡觉,醉了?无心?说出一件秘密的事,诱使他去偷和蔡?投降?曹操瞒天过海杀了张、蔡,周瑜反间大获成功。
曹操误杀张、蔡,二人久居江东,深谙水战之法。周瑜一直被视为心腹,长期难以摆脱。现在周瑜借蒋干之手轻松摆脱了这两个人,但周瑜还是不高兴。毕竟打败如日中天的君也不容易。正当周瑜一筹莫展的时候,曹操第二次派蒋干渡江东。再一次,周瑜有了投靠江东后献上铁链的打算。凤雏?庞统被引荐给蒋干,蒋干成功地把庞统引荐给曹操。饱受北方军士不学水军生活之苦的曹操,最终相信了庞统的铁链计谋,直接导致了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惨败。诸葛亮?借东风?曹操被烧死,曹骏的战船被铁链困住。与此同时,曹操也差点被杀。
蒋干两次渡河,两次被抓,但智商堪忧,不仅葬送了曹魏的80万大军,还差点害死曹操。因为小说《三国演义》,蒋干长期被后人视为一事无成的学究。
但现实中的蒋干真的如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吗?当然不是。蒋干是汉末著名的人物。根据《三国志》和《周瑜传》,裴引用《江表传》来形容蒋干:
长得好看,就可以和自己的才华争论,在江河淮河之间独树一帜。
蒋干和周瑜是很要好的朋友,从小就是同学。蒋干英俊潇洒,能言善辩,在荆襄和江东几乎无人不知其名。历史上,蒋干确实是受曹操的委托,前往江东劝说周瑜为自己离开孙权。他以个人名义去江东拜访周瑜。故人相见,周瑜自然喜上眉梢,但他知道,蒋干是受曹操委托来当说客的。两人见面后,周瑜直接问他蒋干是不是曹操的说客。蒋干只是告别了多年,来了一次见面叙旧。于是两人相约愉快。两个人在周瑜的军营里呆了三天。周瑜邀请蒋干参观军营,并设宴款待。席间,周瑜当着众人的面对蒋干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丈夫之命,遇知己之主,委以君臣之义,以骨肉之恩约束自己,言行一致,是福是祸。如果张苏更胜回来,还是会抚背折言。年轻人动一动就够了吗?
这段话清楚地表达了他自己的意思。蒋干来当说客是徒劳的。吃你的财富,尽你的责任?周瑜是绝对不可能和主人意气相投,做事没有君子和父亲的。为了掩饰尴尬,蒋干一直笑而不语,周瑜也很有礼貌地送了一份礼物。回到荆州后,蒋干称赞曹操对周瑜的大度和优雅,溢于言表,也表达了周瑜绝不投降的意思。
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如果蒋干真的犯了《三国演义》那样的低级错误,一人之力导致赤壁曹骏之战的惨败,蒋干早就被曹操拉出去斩首了。当然《三国演义》并没有说明蒋干是怎么结束的。但从《三国志》中蒋干去江东游说周瑜来看,虽然此行失败,但蒋干还是有所收获的。他参观了吴军的军容,知道周瑜反抗曹操的决心,所以曹操不会判他有罪。
赤壁之战失败后,蒋干和曹操狼狈逃回许都,从此蒋干似乎在史书中消失了。蒋干生卒年不详,说明他在三国时期存在感不高,唯一的亮点就是赤壁之战时在江东游说周瑜。蒋干的结局应该不会差,因为他回到许都后,被挤出了曹操的核心幕僚圈。从此,蒋干这个名字再也没有出现过。估计他早早结束了官场生涯,或游历各地或隐居,最后应该有个圆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