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插曲

因为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比不上孩子暗地里悄悄所怀的爱情!

因为这种爱情让人不抱希望,曲意逢迎,卑躬屈节,低声下气,热情奔放;

它与成年女人那种欲火中烧、本能的、挑逗性的爱情完全不同。

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将他们的全部热情集聚起来……

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

我一头栽进了我的命运之中,就像跌入了万丈深渊。

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就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很多年前看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部电影,当时是冲着才女徐静蕾去的,编剧、导演加主演;记得整个电影画面比较灰暗,文艺味道十足,当时对电影中这个作家很不喜欢,甚至觉得不可饶恕,甚是讨厌,无法接受一个人对待感情怎么可以如此随便。

同时,更加不可理解的是电影里面女人对作家的这份感情,究竟是怎样的情结,竟然存在这样一种可以低微到尘埃里的感情,实在是想不明白,最有感觉的是里面的插曲——林海的《琵琶语》,没想到自己很喜欢的曲子竟然是这个电影的配乐。

当看完茨威格这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书籍时,之前看完电影的视角一下子全被打散了,甚至是天翻地覆。也许那些年我还不懂爱,也许那些年我还没有遇见自己的爱情,甚至可以说,那些年我是非常不屑于爱情的。

更或者说,那时候我在面对很多东西是非黑即白的状态,面对生命有执着,有固执,有对待。

女孩是单亲家庭,父亲很早病故,和妈妈一起生活,妈妈总是郁郁寡欢、悲悲戚戚,且生性怯懦,靠吃养老金生活,她们深居简出,不声不响的在这个世界的角落里过着小市民的穷酸生活。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十三岁的女孩本应该是充满青春活力的花骨朵,但对于她来说,一切都是灰色的,一切都是无望的,杂乱无章。

突然有一天,他们居住的院子里搬来了一位年轻、英俊、标致潇洒的作家,仿佛一道光瞬间注入了女孩的生命,那是一种新生力量的诞生,犹如一个救世主的出现,或者说是信徒的膜拜,都不为过。

总之,因为作家的出现,女孩子的一切才开始变的有意义、有色彩了。

从此,她的整个生活开始变了样子,开始拼命的努力学习,由中等生突然变成第一名,读了上千本书,开始坚持不懈的练钢琴,尽管是有补丁的衣服,也穿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

所有这一切,只为变的更美好,更优秀,只因为心中那个神一样的存在。

在后来不得不跟随母亲搬出这个城市的几年时间,尽管已经长大,但也绝不允许别人拿谈恋爱开玩笑,因为她觉得,受勾引本身就已经犯了罪。就像一个信徒对于教主的敬畏和虔诚,容不得半点的亵渎。

甚至后来,她为了给他们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物质基础,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因为在女人心中,孩子就是作家的化身,是犹如神灵一般的存在,她要给她世间最好的东西,因为她值得。

女人有很多次可以重新组建家庭的机会,而且那些无比爱着她的男人们都是社会的上层人物,从此,她就可以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过伯爵夫人的日子了,但是,她依然选择了放弃,因为,她不愿自己为婚姻所羁绊,她在随时准备等待作家的召唤,哪怕只是一小时。

为了这缥缈的可能存在的一小时,她把一切都推开了,只是为了作家而保持自己的自由,一旦听到召唤,就瞬间扑倒他的怀里去。

然,她儿子却因为流感死去,全部的希望和寄托全部被狠狠的打碎,她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一个灰暗的生命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精彩绽放,她愿用自己最美好、最珍贵、最诚挚的部分来供养这份遇见, 即她的整个生命,而身体只是一个载体。

如果没有这个作家的出现,也许这个女孩的一生就是灰暗的一生;但是,作家的出现,让她的生命有了更高的期待,有了更热烈的渴望,尽管短暂,却犹如流星划过天际的瞬间,绚烂无比。

或者也可以换一种角度,就是“还”的哲学。这个是蒋勋老师在讲《红楼梦》时提到的一个观点,所有的痴都是因为要“还”一些东西。

你搞不明白林黛玉为什么总是在哭,但是,当我们知道了林黛玉此生就是要来还宝玉当年的甘露之惠,但是世间没有这种水,她就拿此生的眼泪来还,说,拿自己一生的眼泪来还,大概也够了吧。

如此说来,我们对黛玉这个角色是不是有了更多的疼惜和怜爱呢?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就可能觉得,这个女孩子怎么这样子,天天哭个不停,真是惹人烦。

如此说来,用这个“还”的哲学来诠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面这个女人和男人的故事时,面对这样一份痴情,我们是不是又多了更多的理解和触动?或者,我们只是来感受这样一份美好的感情。

当我们面对世间很多不能用常态去理解的人事物时,如果我们可以用“还”的哲学来诠释,我们的生命也许会变的更加的宽容和博大。

女人此生来的宿命,就是要还作家的这份情,仅此而已。

如果我现在再去看一遍电影,应该会有更多的懂得吧。

好的文学是真实的人生,不是一定有道理可讲。你说呢?

真是年少不懂情为何,读懂情为何物已经不再年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