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的由来和简史
川军是民国时期四川地方军阀势力的总称。与民国时期的其他军阀类似,四川军阀名义上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打着拥护民国的旗号,但实质上这些军人或军事集团掌控着当地“党政军”的控制权,自成派系。
与其他地方派系不同,川军长期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前期是刘存厚和熊克武掌权,中后期是刘向掌权(相对统一集权)。1938年刘向在武汉病逝后,川军逐渐形成了杨森、潘文华、刘、邓锡侯、王五员大将争霸的局面。
从历史上看,川军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的军队改组整编。时代背景是,鉴于当时八国联军入侵时中国军队战斗力低下、儒弱、混乱,满清政府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下决心整顿军队。1901年,清政府废除绿营制度,建立新军。规定全国各省编练36镇(镇相当于后来的师),下令将战斗力强的部队改为常备军,其余编为后备军,同时加强洋枪训练;1904年,为了进一步统一军制,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所,在各省设立练兵所。1907年(光绪三十一年),《国军三十六镇分省编制计划》正式批复。计划到1912完成(但清朝之前没有完成),其中袁世凯的北洋六镇装备和训练最好。
川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川十七镇新军,清朝没有编制和训练。1901清政府新军事政策出台后,由于四川省面积较大,且控制康藏地区,清廷决定在四川编十六、十七、十八镇。四川不仅承担三镇的全部资金,每年还会给周边省份提供固定数额的援助。与此同时,四川先后创办了军械学校、陆军小学、官学和陆军。直到辛亥革命前夕,四川规划的三镇新军任务没有完成,只编了十七个镇。1905年四川编练新军第六步兵营、第一工程队,1906年扩编为第十营,未成镇数。清宰相训练部长在奏折中也说:“拟先设‘混协’,谥号为川军第三十三混协。第六步兵营编成两个目标,加骑射、骑射、炮兵、工兵四个营。”
因为这个“混成会”(规模大致相当于一个旅)是为将来的程震做准备,所以被赋予了“暂定”的称号。33军混协由此而来,形成了日后名满天下的川军(四川军阀)的雏形和主要物质、人员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