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群《书序》
隆冬时节,丁建顺带着《历代名家印录》把王敬群领到建楼,让我作序。丁建顺是我多年的朋友,他写了很多。除了研究中国美术史,他在小说创作方面也颇有建树。写作多是在电脑上打字,但仍是一项累人且持久的工作。写作后,丁建顺修炼石印篆刻,出版了《石与千年》一书,收集了其老师洪丕谟先生的96种作品,并聘请印刷商刻成《洪丕谟题印》,后打算临摹这套《历代名家印》。丁建顺雇佣的印度人是我山东老家,孟子故里邹城的王敬群先生。
我和王敬群结缘篆刻。据王敬群自述,几年前他在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参观刘奕雯美术馆时,对展厅里的篆刻、书法、墨竹、龛影等20多种反映我艺术创作和学术状况的作品大为赞赏,然后萌发出上海来拜访我,听我当面讲解篆刻的思想。
王敬群从小就被小儿麻痹症弄瘸了。虽然走路不方便,但是,这是“身体健康,君子自强不息”的原则。经过几十年的浸淫,他练就了一门纯熟的技能。重温他的《历代名家印谱》,既能从秦汉古印中获益,又能感受到他对明清以来各派印刷艺术的努力。这本集子中的96篇闲章,大部分都是历代名家的杰作,下限延伸到现代,足以揭示其审美取向。这样,对中国篆刻历史进行系统的回顾和回顾,也算是篆刻借鉴和传承的一种方式。欣赏这些熟悉的作品,我们可以一窥王敬群融合南北刀法和篆刻理念的功力。
考察中国篆刻的历史,我们可以找出所有成功的人,无论是追溯到秦汉,还是学习明清。篆刻的精髓在于继承传统,探索创新。
我曾经说过,当篆刻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你会重新考虑一些从属于法度的关系。艺术创作必须有规约,这是进入自由王国的先决条件。但是,我们可以对法度有一个更宽泛的理解,即法度是前人必须遵循的一个程序。也可以是抓住传统的精准内涵后创造的新游戏规则,二是。从前者来看,法令很难改变。从后一种观点来看,成文法是开放的、有生命力的,我更倾向于后者。
对于初学者来说,第一定律是要旨。到了第二个层面,后面的成文法就开始显示作用了。这种类型是技术入道。因此,我认为了解法度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很勤奋,创作情况还可以,但对法度理解不透彻,就固守某一个程序,不敢超越前辈定下的半步。结果,他们只能跟风。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吴举,钱南元。
我觉得所谓的法度,是对传统精髓的一种把握,而不是对某些条条框框的硬性遵守。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逃之夭夭不一定不可测度,而放之有序不一定有法度,所塑造的形象也因此会有独特的内涵。所以,在这里我认为法令是一个先决条件。雕像不是如何打破它们,而是如何理解它们。历史上那些创作成功的名家,都是基于此。
很多热爱篆刻的人都向我建议,在有了一定的创作功力之后,不如去崇拜效果工的篆刻风格,或者把篆刻风格一路到底。就我个人而言,两种风格都不错,关键是在大家的基础上决定。这个基础,首先包括审美高度,技巧深度,理解角度,当然也要揉进作者的性格特征来考虑。在逐渐步入自己的创作状态后,借鉴上一代作品,选择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点上,王敬群做得很好。他积累了长期管理印刷的经验,并以开放的态度接受各种流派的篆刻理论。在完成洪丕谟的书名印刷和名家笔记印刷后,我们计划创建一套名家格言印刷。
我想,有了对篆刻的热爱,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有了懂行的朋友的鼓励,有了锲而不舍的精神,王敬群是可以期待登上篆刻的高雅殿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