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在港台文学中的地位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金庸是一个奇迹:他在65,438+0955至65,438+0972年间写的65,438+07部武侠小说,一直在华人世界保持着流行。从中国香港到海峡两岸,到新加坡、东亚国家,到北美、欧洲等世界各地,只要有中国人,就一定有金庸小说。

其他小说不可能出现金庸小说超越雅俗界限的现象,可以在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读者中广为流传,市民、农民、青年学生、大学教授、科学家、政府官员都可以阅读。数学家华、、诺奖得主、都是金庸的读者。作家李拓甚至说:“中国人如果不喜欢金庸,就是精神病。”

长期以来,金庸小说一直被人们尤其是文学界视为“通俗读物”,谈不上“高雅”。90年代,随着武侠小说的公开发行,金庸在严家炎、陈平原等一批作家的推动下,从“消遣”走向经典,受到了学术系统的隆重接待。对金庸作品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形成了“金学”。

从中国古代武侠小说的“大众化”,到金庸武侠小说的“经典化”,金庸充分体现了一个文学大师对一个流派品格的提升作用;而经典文学从《春雪》走向广泛普及,金庸也有助于文学经典因素的普及。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分析金庸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武侠小说——中国传统文学的代表和集大成者。

在古代,中华民族的祖先习武,一些普通人因其胆识和武功脱颖而出,形成了先秦时期的“士”阶层。早期的“秀才”是文武双全。随着这个阶层的成熟和壮大,文武开始分化,沿着各自的人格模式发展为“儒”“侠”。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兴起,“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墨子对当时的侠义现象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及时对侠义精神和行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墨家聚集了一批“任侠本位”的“侠士”,在当时的民间乃至国家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墨家和儒家也成为“天下英才”(《韩非子·英才》),其弟子“荣于天下,数之不尽”(《吕氏春秋·党良》)。墨学对中国侠文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武侠小说的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第一次给夏下了明确的定义:“救人于厄,励志俯视,仁者有才;不信则不加倍言,义者有所取。”(《史记·太史公列传》)“今游侠,虽行不正,言必行,行必有果。他已承诺真诚,不爱身体,困于世间;既然是死的,又是活的,不骄不躁,可耻。”(游侠传)以及贾珠、郭杰等侠客、刺客列传,生动塑造了最早的“侠客”。东汉末年,根据荆轲刺秦的史实,出现了最早的武侠小说——燕胆子。

历史上的侠客一出现,就引起了统治者的恐慌。《韩非兀术》中说“儒法藐视,侠义武功违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收天下之兵”(《论秦》)。历史上也有记载,汉武帝逼迫长安豪杰迁都茂陵,不惜杀人。东汉荀悦在《汉·姬晓·武纪》中说:“天下有三巡,德贼也:一为游侠,二为游说,三为游行。大踏步,交私人朋友而立于世者,谓之游侠。”所以自《汉书》以来,正史不再记载“侠士”的事迹。曾经显赫一时的儒、道、法、墨,从此四分五裂。统治者的“阳儒阴法辅道”使前三者“高踞庙堂”,而墨家则“远涉江湖”,被统治阶级所抛弃,成为被打压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