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蒋勋说<红楼梦>》
《蒋勋说<红楼梦>》
1、对生命的体贴与尊重
蒋勋把《红楼梦》的主题定为“情”。要说这个“情”字包含的有爱情、亲情、友情,这是对的,但这些词语都不够全面准确。《红楼梦》中表现最多最细腻的情,是对每一个生命的体贴与尊重。这种体贴与尊重集中地借助贾宝玉这个主要人物体现出来。
对于贾宝玉,一些阅读者存在很多误解。有的根据他的“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这一说法认为贾宝玉是一个典型的娘娘腔,缺乏男子汉该有的豪迈气魄。那是因为没有读懂作者的用意。贾宝玉反对的其实不是男人,而是传统社会中男人所代表的那种权威、官僚、地位、场面。这些东西把对人本真的关注和关爱都掩藏了起来。而贾宝玉关心的正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关爱,无关身份地位。
有人把贾宝玉解读为滥情之人甚至是好色之人。说他喜欢林黛玉,也喜欢薛宝钗,对身边的丫鬟们也是见一个爱一个。这就有点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了。贾宝玉欣赏真性情,欣赏活出自己内心的人,所以他更欣赏这样的林黛玉。贾宝玉有着对生命本真的关爱,所以他会在众人欢闹时惦记那些角落里不被关爱或者不被记起的生命。他会在王熙凤过生日、大家欢闹之时跑出门悄悄地祭奠丫鬟金钏儿。他会在龄官和贾蔷因爱怄气的细节里感叹发怔。他会在司棋被带走时拦路哭泣。他会在晴雯被撵之后撇开贵公子的身份前去探望。
2、对卑微者的体谅
? 蒋勋的这套书表现出很明显的对卑微者的同情与理解。单说同情是不够的,同情似乎只是单纯的善良,而理解则需要更为冷静的思考和设身处地。
? 这一点集中表现在作者对待贾瑞、赵姨娘、贾环这三个人物的态度上。很多读者对这三个人物都不喜欢,然而蒋勋认为,曹雪芹对这些人物没有厌憎,甚至说有很大的体谅。书中透露出这些人物的生存环境、人生经历,他们表现出来的那些被人厌的地方源自他们卑微的地位、被忽略的失落、缺乏温暖教育的成长历程。
贾瑞没有父母的陪伴与呵护,爷爷的教育苛刻严厉。赵姨娘出身低微,生了儿子之后盼望中的受重视和现实中的依然卑微形成了落差。贾环则永远有个光芒万丈的哥哥宝玉在那里,时时被人无形中比较着。这些就带来了这些人物心灵的某种扭曲。
3、对青春的怀念与保护
蒋勋认为,曹雪芹写这本书有着对青春的怀念,怀念那段岁月发生的事情,怀念那段年华里追求生命价值的心态。大观园就是保护青春的地方,元春和贾母扮演了青春保护者的角色。
元春很小的时候就进了宫,从此之后要走出皇宫就需要皇上的天大恩典,而这恩典少之又少。皇宫里没有青春,有的是各怀鬼胎的心机、明里暗里的争斗、防不胜防的陷阱。元春用失去青春作为代价走进皇宫,为家族提供了庇护。失去青春的元春恩准兄弟姐妹们住进大观园,为兄弟姐妹们提供了一处青春的庇护所。这里有元春的祝福,也何尝不是元春弥补自己遗憾的方式呢?
与元春不同,贾母是享受过烂漫的青春时光的。其实,很多人也是有过烂漫青春的,只是有的人在岁月的磨砺中把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忘记了。而贾母则是一个虽然年岁大却依然保存了青春之心的人。这真是难得。贾母有时会向众人提及她自己青春时的活泼与顽皮,额头上的疤痕就是永久的青春印记。除了回忆自己的青春,贾母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很能理解十几岁孩子的青春心情,尽自己所能保护他们的青春。儿孙们在跟前时,贾母常要大家不拘礼节,开心玩耍开心说笑。懂得欣赏年轻人的青春是贾母的宽容大度、慈爱包容。
4、比比皆是的对比运用
穷与富、繁华与凋零、热闹与寂寞,这些对比都或明或暗地显现在曹雪芹的文字里。
单从回目来看,不少章回里就是对比着写的。“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一边是地位的上升,一边是生命的消逝。“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一边是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心机,一边是独对自然对生命的感伤。“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一边是热闹的庆贺、热烈的恭维,一边是安静的祭奠、默默的惦念。
《红楼梦》的文字里有太多的对比,作者似乎在有意提醒世人:繁华时别得意忘形,挥霍无度,一转身,一切就凋零了;拥有时别视若无睹,觉得来日方长,一回头,就只剩下了回忆;得势时别颐指气使,嫌贫爱富,数年间,落魄后伸出援手的不知是谁。
读不尽的《红楼梦》,读不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