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我是一个生活享乐主义者,我觉得人应该最大限度享受生活给你的一切。”——李健。

李健的童年很是无聊。

除了上学和做作业外,

他的生活就剩下翻跟头和练唱腔,

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京剧武生。

可令父亲大失所望的是,

“五六年下来,李健还是没有爱上京剧。”

父亲终于死了心:“随你吧!”

闲下来的李健反而陷入了迷茫,

“心里空落落的,不知读书之外学点什么好。”

1988年,刚上初一的他,

偶然看了一部电影《路边吉他队》。

“男主角弹着吉他,好帅好拉风。”

李健眼里,一下燃起了火苗。

“妈妈,给我买一把吉他吧!”

母亲觉得儿子是该培养一个爱好,

便花了两月工资给李健买了把红棉吉他。

接下来的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

李健把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吉他。

“有了吉他,生活一下变得生动起来。”

1993年,清华大学搞了个文艺爱好者冬令营活动,

正读高三的李健参加了这次活动,

并以一首《说句心里话》技压全场,

夺得第一名,获得了保送清华的资格。

多年后,李健万分庆幸自己小小年纪便找到了爱好,

“开挂的人生是从找到兴趣开始的,一个人倘若不能从生活中寻找并发现兴趣,生活的意义就丢掉了大半。”

他加入了清华的合唱团,

“半年后,别人无论唱什么我都能和声。”

他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练习吉他,

“从简谱到五线谱,再到和声学,直到最难的巴赫复调音乐都能表现。”

两三年下来,李健就成了清华的牛人。

当时,清华的学生们组建了多个乐队,

而李健竟在九支乐队担任了吉他伴奏,

可见其吉他技术和乐理知识有多牛逼。

20年后,李健回清华演讲时说: “当你找到兴趣后,就要对之经营和投入,把它培养成更大的乐趣。”

很多人都在寻找成功的捷径,但李健懂得:

“当能力撑不起野心时,所有的路都是弯路。”

所以,他整个大学时间都在竭力做一件事——让才华能够匹配梦想。

麦克说:“我要进城看棒球赛,谁愿和我一起去?”

比利说:“麦克,你出不去的。”

麦克指着花岗岩洗脸池:“我可以用它砸碎窗户。”

比利说:“你举不起它。”

麦克搓搓手,使劲去抱,没搬起来。

再搓搓手,使劲去抱,还是没搬起来。

他有些无奈,但大叫起来:

“去他妈的,我总算试过了,起码我试过了!”

这正是李健想说的—— 没为梦想拼搏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而又心怀梦想,那为什么不走出去试试呢?”

即便失败了又如何,至少你了无遗憾。

李健辞掉工作,与卢庚戌组成了“水木年华”。

5个月后,两人推出了专辑《一生有你》。

结果一炮走红,拿下多个音乐大奖。

2002年,水木年华最火的时候,

李健却选择了退出组合。

2007年,李健作客《鲁豫有约》透漏:

“当年离开水木年华的最大原因,

是因为我和卢庚戌在创作上产生了分歧。”

卢庚戌想做更摇滚、节奏感更强的流行音乐,

但李健想做更人文更内敛的音乐:

“真正好的作品应该是平实的朴素的,

娓娓道来,每一次听都会有不同的感动。

我觉得这样的音乐才是真正好的音乐。”

那时,正风靡R&B、电子、中国风,

所以很多朋友劝李健:“你写这种歌,完全是逆潮流。”

但李健却非常固执:

“一个歌手应该做自己最喜欢的音乐,

而不是做市场最需要的音乐。

我不迎合大众、也不迎合潮流,

我只想安安静静地做自己,

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无需懂。”

我一直不太明白李健这句话的意思,

直到后来看到一句话方才明白—— 做自己活自己,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只有做自己,才能独一无二。

“生活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体验,

并不是说非要达到一个目标,

理想实不实现得了,

我们都应该好好活着。

人应该活在过程里,而不是活在目的里。”

李健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都化成了歌。

比如,为抵抗冬天的寒冷,他写了《温暖》。

多年后,鲁豫听到这首歌就哭了:

“我在雨中听,在雪后听,在回家车流中听,

忧伤、平静、烦闷、快乐,

我将不为人知的心绪全然交付给他的歌声。”

李健的歌,总是简单而朴素,

但能让人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因为这些歌是从他心里长出来的。

“你看你离开水木后,人家还上了春晚。”

“而你现在呢,连演出都没有。”

“你这人没名气,还坚持什么呀?”

那几年,很多人这样嘲笑李健。

李健只一笑,便埋头写自己的歌。

四合院期间还发生过一个有趣故事:

一个小偷盯上他家,经常半夜来打探,

但每次来都撞见李健在写歌,

小偷盯了许多天,都无法下手,

最后熬不住,只得放弃。

李健说:“这一幕都被我楼上邻居看到了。”

正是凭借这股不妥协的劲儿,

他写出了《传奇》《风吹麦浪》《异乡人》……

2006年,第十二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

李健夺得极具分量的内地最佳创作歌手大奖。

慢慢地,他开始被圈内人所知晓。

2010年春晚,王菲演唱了李健的《传奇》,

这首歌的爆红,让李健开始被大众熟知。

2015年,湖南卫视邀请李健参加《我是歌手》,

“清华哥哥”一下火成了“万人迷”。

记者问他:“从小众歌手进入主流视野的秘诀?”

李健回答:“把自己做到极致就是主流。”

“这个世界太浮躁,大家都很心急,

急于看见成果看见收获,

却没有耐心把时间花在耕耘上,

我能成功只是我甘于寂寞、敢于寂寞。”

真正的奖赏,都是时间给予的。

李健却说:“任何行业,做人都需要一个边缘姿态。”

姿态一定要边缘,作品一定要直中靶心——这是他奉行的准则。

他离开喧嚣,依然安静地去写他的歌,

似乎一切并没有发生改变。

很多人说:“李健难得,拒绝名利。”

但李健说:“我不是拒绝名利,我只是不想让名利影响私人生活和损耗自己对音乐的热情。”

作为歌手,写好歌唱好歌就可以了。

“音乐人是我唯一的社会身份。”

他以一种边缘姿态把舞台和生活分开,

若即若离地存在于娱乐圈。

沉浸于音乐里,又消隐在歌曲之外,

和这个世界保持着刚刚好的距离。

李健说:“我对女人充满了关爱和尊敬,

但我不会跟女性走得太近,也不可能离婚。

我也喜欢很多女孩子,但远远欣赏就够了。

我们可以欣赏很多人,但不一定要去占有她。”

李健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李健自小到大的偶像是苏菲·玛索,

一次电影节,朋友说可以安排与她见面。

李健却说:“算了,不见了,我远远喜欢就够了。”

李健只喜欢和他的小贝壳虚度时光。

有一天,记者意外发现了小贝壳的微博,

让我们看到了李健和小贝壳爱情的一鳞半爪:

这样的生活,是不是让人有点羡慕嫉妒恨。

李健欣赏钱锺书和杨绛这样细水长流的爱情,

他不喜欢折腾,不喜欢把自己和别人整得遍体鳞伤。

他说 :“爱就是寻个相称的人虚度时光。”

记者问他:“你们在哪里度的蜜月?”

李健笑笑回答:“我一生都在度蜜月。”

李健家里摆着各种咖啡器具。

手冲壶、摩卡壶,也有蒸汽式咖啡机。

“我喜欢深度烘焙,不能太酸。”

李健还在家里开辟了一个专门的茶室,

“我通常是上午喝咖啡,下午喝茶,

现在喝得比较多的是岩茶。”

李健家里还有一个硕大的书架,

“我很多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了。

一个人读书越多,越会意识到自己的匮乏。

让人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不至于狂妄。”

除了品茶品咖啡品书,李健还喜欢健身,

一个礼拜会去健身四次,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必须善待它。”

小贝壳做饭,李健就做家务:

“我愿意收拾房子,我家从来没请过小时工。”

一位出入过李健家的朋友感叹:

“他们家洗手间的毛巾都看得出是选了又选的,

别人家的东西是为了用是为了生活,

他们家的东西好像每一样都充满了爱。”

李健沉迷于这种有风格很精致的生活:

“我是一个生活享乐主义者,我觉得人应该最大限度享受生活给你的一切。”

但是,李健的享受又非常朴素,

陈设非常极简,物品也不奢华,

“东西不一定要多要贵,但一定要好。”

他说:“活着不是和别人比较,不要忙着追逐而忘记了享受生活。”

这个世界,没有无成本的占有,

你所占有的东西,同时也在占有你。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

一个人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大家都觉得李健是一位好歌手

但其实他更是一位好的生活家。

他的工作哲学工作方式工作态度,

他的生活哲学生活方式生活态度,

其实比他的音乐更有味道。

2015年,生活方式研究院,

搞了一个“2015生活方式创意榜”,

把“年度创享生活家”大奖颁给了李健。

当我们喜欢李健时,我们在喜欢什么?

不知道大家喜欢李健什么,

但我喜欢他一直持有的那种状态,

很自由很干净,从来不刻意。

都说他的歌朴素、干净、动人,

但其实他的歌,就是他的生活。

李健是一个真正把人生活明白了的人。

他说:“做幸福的人,比成功更酷。”

李健44岁了,他这44年的成长,

其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玩味和思考。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李健,

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李健那样的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