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蓝若寺
聂萧乾的故事发生在金华兰若寺。电影《倩女幽魂》上映后,很多人来求证金华兰若寺在哪里。
我最近也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考证和研究。
为什么要研究小说里的地名?
普通小说往往是虚构的,但《聊斋志异》就不一样了。《聊斋志异》的文体是唐小说的传奇文体,但实际上是蒲松龄对各地流传的地方故事和传说的整理,其实质是对民间故事的汇编。这一点在清末先生的《三借鲁故事》中已有充分表述:“蒲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凝练,无迹意,其封面脱胎于诸子百家,既抗左氏,又抗龙门。相传王先生住在村里,无配偶,性格特别古怪,是村里的童子军,清贫自给,不要别人。写这本书的时候,每天早上,我带一个大的磁性罂粟,把苦茶储藏在里面,放在人行道旁边,用陈露衬着,坐在桌子上,香烟和茶放在身边。见到路人,一定要坚持用词,求奇求异,说不同的话,你就和别人认识了;如果你渴了,你可以喝茶或敬烟,这会让你畅所欲言。听到什么就粉饰一下。如果是20多年的寒暑,这本书就出版了。所以笔法已经灭绝了。”
民间故事和小说的区别在于,小说往往是完全虚构的,而民间故事是真实的,也是虚构的。真实的故事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故事中的一些主角,虚构的故事是剧情。看了《聊斋》,可以看到大部分作品都是这种,比如《衢州三怪》,里面描写的东西都是虚幻的,但是故事发生的地方却是焦池街、钟楼、县学街。我少年时在衢州读书,县学街和蛟池街是我上学必去的地方,印象很深。
所以,我想《聂的故事》一定是蒲松龄听了金华人讲的故事后写的。
有一种说法是,蒲松龄的故事很可能是李渔同时讲述的。《蒲松龄年谱》中有记载:“1911年春(1671),蒲松龄邀李煜到宝应游玩,为其祝寿。当时李煜在扬州,蒲松龄在宝应县孙辉的幕府,邀请李煜家人为孙辉祝寿演出。蒲松龄还录了李渔的词《南乡子送书》作为赠礼。”《蒲松龄年谱》中提到的李煜(1611 ~ 1680),原名,后改名于,名陈蕃,名李翁。出生于浙江金华兰溪,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在金华市兰溪,当地人流传着蒲松龄曾在兰溪拜访过李渔,所以李渔在交流交谈过程中给他讲金华的鬼故事也就顺理成章了。而且兰溪离金华市区很近,水路大概20公里。也许蒲松龄还顺道去了金华市。
所以,如果蒲松龄笔下的聂萧乾的故事真的是从金华本地人那里听来的,故事是虚的,但这个地方一定是真实的。所以,故事发生的时候,兰若寺一定在金华。
目前已有不少人对兰若寺进行考证,大致有三种猜想,分别是金华西部的西峰寺、金华万佛塔下的密音寺、兰溪市游埠镇辽西桥村的古兰若寺。
但我认为以上三个猜想与小说描述的历史背景并不相符。
我们仔细阅读聂萧乾的原文来分析兰若寺,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宁“适入金华,去北国,解包兰若”;
第二,“寺中寺塔雄伟”;
第三,“蒿中无人,似无处”;
四、“阶下巨池,野藕已花”;
5.“学而优则仕,城宅价高”;
六、“敖丹,有兰溪生带仆候考,住东室”;
七、“当我离开庙北时,我看见许多荒芜的坟墓。”
以上七点我们一一分析。
第一点是“去金华,去北国,解兰若”。这一点有三个很重要的字,就是“去北国”。这三个字点出了兰若寺的地理位置,即兰若寺位于金华市区的北国。北国是什么?字典解释:“北国,1,古城外城北部;2.指的是城外的北郊。”也就是说,北国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外城墙的北部,一层意思是城市的北郊。兰若寺不能建在城墙上,所以应该是第二层意思,也就是城市的北郊。从这一点来看,可以排除西凤寺和密音寺。我查了金华的古籍。西凤寺当时在金华市区兰溪门(前花寺中地块)西约一公里处,在西而不在北,所以方位不对;根据光绪《金华县志》中的地图,密印寺位于金华市区,城墙以北,属于市区,不是北郊,所以方位不对。
第二点是“庙里的庙塔雄伟”,这就指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兰若寺是大寺,不是小寺;第二是庙里有塔。从这两点来看,密印寺是一致的。寺庙足够大,寺庙旁边还有一座塔,叫万佛塔。此塔:“有九塔,玲珑有致,可登云间。始建于治平初,明代重建于隆庆。”直到抗日战争成为阻止日军飞机轰炸金华的目标,才被国军将领王铁汉下令拆除。但西凤寺可以排除,因为西凤寺没有塔。
第三点是“那里没有人,但似乎无处可寻”。这一点说明当时的寺庙非常荒凉,《金华府志》中对密印寺有记载:“密印寺建于府北145级台阶,原名永福,为钱所建。宋大中祥符年间改名为穆德拉,后被废而复建。”这说明密印寺是市区里比较热闹的地方,离金华府所在地只有145步,不可能“人去楼空,似乎没有痕迹”。而且西凤寺离繁华的兰溪门近在咫尺,不会太荒凉。
第四点是“台阶下有巨池,野藕已开”。查了资料,密隐寺和西凤寺都没有大池塘。因为两座寺庙都在山上,所以山顶不可能有大池塘。
第五点是“学使案来,市价高”,意思是当时正好省里分管教育的领导(学使)来金华“来案”。所谓来案也叫压案,是指省学政在三年任期内两次到全国各地巡视,主持学员的年度考试和科研;与此同时,童生的高考也在进行。所以每次案件来了,金华八个县的学者和青年学生都聚集在金华,所以金华市区所有的宾馆都住满了各个县的考生。如果兰若寺是密隐寺,不可能不爆满,因为密隐寺离金华古考场,也就是现在的石王宓很近,距离将军路北端的密隐寺直线距离不超过两三百米,不可能不爆满。而且大部分学生比较穷,寺庙住宿都是免费的。怎么能不活?而《聂》说,宁和燕赤霞是当时全寺仅有的两个人。
第六点是“兰溪有个学生带着仆人来候考,住在东厢房”。这句话的意思是兰溪的一个考生一大早就带着仆人来到金华参加考试。这里面有两个信息。一个消息是兰溪生很早就来到了寺庙,也就是凌晨就到了寺庙。另一个信息是,考生家里不缺钱,家里有佣人。从这两条信息分析,可以看出兰溪考生在途中经过了这个寺庙,而不是在金华市区找到的。因为如果他去过金华市区,肯定是找了酒店住的,因为他不缺钱;其次,如果他去过城里,就没有理由在天亮前去找寺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从家里出来,错过了夜行,看到了一个寺庙,决定暂住。从这一点上可以完全排除兰溪市游埠镇古兰若寺。你觉得一个从兰溪来金华参加考试的考生,有可能绕龙游一圈,住在离金华市区70多里(兰溪游埠镇离金华大概70多里)的一个村头的小庙里吗?(另外,古兰若寺只有两三间房,在规模上也与文中的兰若寺相差甚远;而且位置在金华西部,位置不对。)
第七点是“当我离开寺庙的北方时,我看到了许多荒芜的坟墓。”密印寺在城里,城里的坟墓不可能很多。一般来说,城内的人死后都葬在城外,从这一点可以排除位于城内的密印寺。
综合七点,我认为兰若寺应该是当时金华市北郊的一座废弃寺庙,大约五到八公里,应该是建在兰溪到金华途中的一个比较平坦的山脚下,有一个巨大的放生池和放生塔。
在考察金华城的地形地貌和历史记载时,建在尖峰山脚下的智者寺最符合这一要求。看看我是不是把依据一一列出来:
1.智者寺离城大概七八公里;
二、智者寺位于金华古城北郊。从古地图上看,智者寺基本面向金华市区的北门。
3.公元526年,梁武帝建造了金华智者寺。到了唐朝,智者寺已经很出名了。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游览智者寺时,曾画过《观音》、《释迦牟尼像》、《人间像》。后来,他刻下石碑,放在智者殿的玻璃里。其中,观音石碑一直保存至今。后来又有草堂、有庆堂、雷音馆、宋轶馆,还有“次元”、“陵园憩园”、“陵园度假村”。在淳化和直道之间,宋太宗曾经为智者殿送过两份御书***120。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住持归钟主持修复智者寺。明万历十年(1582),金华知府王克寿主持重建智者殿。可见智者寺在当时是国家级寺庙。
第四,在聂萧乾的时代,智者殿被遗弃了。蒲松龄写《聊斋》将近20年,书写于1679。所以按照这个分析,聂萧乾应该是写在1659-1679之间,故事流传的时间比这个时间更早,大致在1659左右。1636年10月,他的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览了金华山。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智者寺的情况:“欲从三窟回兰溪,恐胜于东,故盼莲花。”从罗甸向东北五英里处,你会看到智者寺。该寺位于芙蓉峰西侧,是北山南麓第一座寺庙,现已沦陷。”于是,1636年,智者殿破败不堪。1636和1659之间的距离是20多年,并不算长。那么这二十年有可能重建智者神殿吗?答案基本不可能。为什么?因为清顺治三年(1646),清军美女博罗率军攻吴,时任兵部尚书的金华常山人朱大典毅然率军回金华抗清。1646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新建的城墙被汉奸炮轰塌,清军大量涌入。金华守军浴血奋战,血战巷战。然而最后军队大败,城池失守。清朝入城后,清朝百丽博罗在金华府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史称“金华大屠杀”。金华城内约有5万人被屠杀,估计聂萧乾也死于这场大屠杀。金华这座城市在这场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短时间内不可能重建。
5.智者寺位于金兰古道的交汇处,金兰古道是古代兰溪和金华之间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现在,金华在金华山修建的霞客古道是金兰古道的起点,智者寺就在霞客古道的路口。所以,这可以很好的解释兰溪出生在寺庙的问题。兰溪学生从金华山来到金华,在凌晨去了智者寺,所以他们停下来过夜。
6.智者寺前有一个巨大的放生池,可以从宋代大诗人陆游的《重建智者寺光复殿》一书中得知:“所以最早提出开凿一个大池蓄水,门梁接路以增加门楼地址,高于三。所谓不同时间冲走的人都是敬畏的,但他们是执事这是对王公大人的尊重,所以才完整。成立了,赏罚有序,怎么可能少恶?刚开始讨论的时候说门口有几十棵大树,一路走下去有可能推广泳池服务。且木久未得,故悬而未决。突然一夜风吹,拔木。若有鬼神相斗,就不一样了。”它清楚地陈述了“挖大池子蓄水”的过程。
七、智者殿有塔。我在台湾省出版的康熙《金华县志》影印本中找到了康熙时期金华府的手绘地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金华有两座塔,一座是城内的万佛塔,细长细长。另一个是位于智者殿所在地的圆塔,稳重厚重,比万佛塔更厚更矮。
综上所述,应该明确,智者寺就是《聂萧乾》一文中的兰若寺。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蒲松龄写《兰若》而不是《智者殿》?这很容易解释。其实兰若本来就是“佛寺”的统称,意思类似于“寺庙”。“解包揽若”就是在寺庙里放下行李。在《聊斋志异》中,兰若提到寺庙的文章有十几篇。只是后人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就把寺庙的通称作为寺庙的具体名称,把广义上的“兰若”作为一个寺庙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