恵崇春江晓景古诗
惠崇春江晓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全文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二首》是一组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第一首诗中,苏轼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他用桃花和鸭子这两种典型的春天元素,表现了他对春天的敏感和热爱。
通过鸭子的形象,苏轼表达了春天的温暖和活力,同时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是悄无声息的,就像鸭子在江水中感受到的那样。
第二首诗中,苏轼用“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描绘了春天的丰富和多彩。他用蒌蒿和芦芽这两种春天生长的植物,表现了春天的丰富多样和生命的活力。同时,他用河豚的形象,暗示了春天的美味和享受。
总的来说,苏轼在《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中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情和享受。他的诗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作者简介: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