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代高尔夫: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很长时间里,?大众高尔夫都在与“标杆”二字划等号,且一度被奉为两厢四门掀背车的“里程碑”之作。仅凭一车之力就能风靡全球四十余载,大众高尔夫的成功绝对是有充分理由的。

在粉丝们的翘首以盼下,国产第八代高尔夫顺利下线,并完成了上市。但我更好奇的是,这台被冠以“标杆”之名的家伙该如何去颠覆自己。对此,它自有路数,得益于MQB?Evo平台的支持,第八代高尔夫祭了“数字化”产品理念——首次融入车载以太网和CAN?FD(可变速率的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带宽升级为2M,通讯率达到100Mbit/s,大幅增强了车机系统与驾驶辅助系统的运转效能。

就外观来看,第八代高尔夫不仅沿袭了前代棱角分明的轮廓,同时,也针对自身的科技定调作了细微修饰,以此来拔高整车的感官表现力。相较中低配置,R-Line版(顶配)的外饰套件明显更具张力感,主要区别点有:专属外色(星际蓝)、R字标、深色后视镜、深色轮毂、宽幅侧裙、运动型后杠下围/四出排气口(仅为装饰罩)、大尺寸车头进气栅以及点亮后更具穿透力“IQ?Light”矩阵式LED灯组。

相较前代车型,第八代高尔夫的大灯面积大幅缩减,并以“四目半开”的形象示人——上沿与中央灯带维持在同一水平线,压低了车头重心,当光源点亮后会形成贯通+微幅上扬的整体效果。这点与电动车ID.4有异曲同工之妙,形成了家族***鸣。因此,夜间远看第八代高尔夫就有误判为电动车的可能,毕竟如此前卫的元素在大众身上并不常见。据悉,官方随后还将以选配的方式提供带背景光的VW车头LOGO,这无疑为潮酷青年们带来了更多的惊喜和福音。话说官方套件无论做工、品质还是匹配度都会更有保障吧,即便价格会小贵。

R-Line套件的加身对升华第八代高尔夫的视觉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路试时已有不少人将它误读成高尔夫R(高性能版),凭这点,就已赚回了溢价。

对比前代车型,第八代高尔夫的内饰格调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采用倾斜式非对称布局,结构与途锐有几分神似,加深了内饰层次感,拓宽了视效宽度,同时也便于驾驶者读取中控屏信息。

为契合“数字化”理念,第八代高尔夫全系标配10.25英寸液晶仪表。该仪表除了分辨率高外,可显功能也相对完善,包括:多种界面选择以及全屏投射导航等等。后者的好处是:行驶中减少驾驶者的目光偏移,提升了安全性。目前,全液晶仪表在奥迪或大众的中、高端车型上得到了广泛推行,因此,作为新锐产品的第八代高尔夫能全系标配也就不意外了。

精巧的电子挡杆是第八代高尔夫的新增亮点,仿佛置身在某款电动车型内。该电子挡杆用手指便能轻松拨动,不会因体积微小而操作不便。多试几次后,甚至会爱上这种轻快的“指尖运动”。

其他细节上,第八代高尔夫照例有“质”的转变,比如左侧的触控式灯光、除雾功能就由传统的旋钮改为了更便捷、直观的触控面板,这点与奥迪车型颇为相似。

内饰质感上,第八代高尔夫R-Line版同样保留着独占元素,具体为:全黑内顶(A柱包裹织物)、黑色高光饰件、双材质运动座椅、运动方向盘、金属面控制踏板、10英寸中控屏(其余车型为选装)等等。其中:三幅运动方向盘握感饱满立体,并以触控面板替代了普通版的物理按键,科技气息只增不减,操作时会以声音+轻微弹力作反馈,精妙的手感一度让我上瘾,根本管不住指头;10英寸中控屏支持触控操作,并内置车联网、在线导航、倒车可视,系统界面设计明了,能快速查阅相关软件,只不过诸如灯光、后视镜、胎压等常规功能却被藏匿在子界面下,调出过程较繁琐,如能像空调、驾驶辅助那样单独设置呼出键一定能降低上手难度。

就感官上谈,第八代高尔夫的内外设计与电动车的“界限”亦越发模糊,丰富的电气化设备是它们的***同特性,也算对“数字化”概念作了明确交代。可以说,第八代高尔夫即是品牌由燃油向新能源过渡的落地体现。

第八代高尔夫具有良好的前扇形视野——A柱厚度适中,且设有小三角窗来缩减45°角盲区,降低了安全隐患。在正常坐姿下,前后排头部空间为一拳半(身高1.8米),若算上天窗的内凹部分,则为两拳,以紧凑级的标准看,还算良好表现。

将前排调至相应位置时,后排的膝盖间距刚好一拳,处于同级正常水平,但如乘坐者的身高超1.8米,就会倍感局促。好在后排座椅的倾角较大,坐垫长度也够撑托腿部。受中央结构(出风口位置)与地板凸起的影响,后排中央乘坐者是无法正常放置双脚的,满载舒适度有所降低,只能短途应急。当然咯,我不能对一部紧凑级车的空间提过分要求。

第八代高尔夫的后备箱容积与前代相同,为380L,领先了多数同级对手。从实车看,后备箱的长度虽略短,不过宽度与底板深度却仍然不错,在防盗盖(置物板)放平的前提下,可容纳三个20寸登机箱,完全能满足一家三口人为期一周的长途出游。另外,除了支持座椅比例放倒外,后排人员还可通过靠背处的置物通道来拿取后备箱物品,如雨伞、衣物等日常用品。

MQB?Evo平台是第八代高尔夫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对机械结构作优化的同时,电气化部件也得到了充分兼容。

需说明:动力方面,国产第八代高尔夫并未与海外版同步引入1.5T引擎,而继续沿用了前代的1.4T引擎,很大原因是受成本或者说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所致。当然,“既来之则安之”,这台成熟引擎的助推下,第八代高尔夫也能跑出8.6s/100km的加速成绩(官方提供),足够对付福克斯1.5T这类三缸对手。

先说动力部分,第八代高尔夫的油门力度适中,油门行程与动力释出之间有不错的比例感,不死板,也不“冲动”,温润的输出效果使驾驶者能迅速适应,市区跟车会相对容易。

与大众许多车型相似,第八代高尔夫同样未单独设置动态模式开关,需将D挡切换S挡才能激活运动模式。而不同模式下,动力的性格展现也截然不同——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向油门施压,D挡下,升挡转速在1500rpm上下,因此,能很快的攀上高位挡,实现节油目的;以相同驾驶方式挂入S挡,升挡转速延长至2500rpm左右,不过动力体验仍未达成预期效果;在S挡下全力加速,换挡转速则拉高到3500rpm以上,此刻,推背效果才有了“感官可领略到”的增强。事实上,纵然“踩穿”地板,第八代高尔夫能给予的快感也仅是“点到为止”了。步入中、后段时,动力放缓的速率也比预想中来得更早,毕竟只是小排量增压引擎,功率上限是不容突破的。

尽管如此,当车速保持在90km/h范围内时,它的动力储备还是相对充裕的,这覆盖了日常九成以上的行车速率。所以,多数时间都不必为“动力不够用”而犯愁。

关于7速双离合变速器,处于相对平稳的工况,如速度起伏不大时,往往很难感知它的工作状态——升挡平滑,减挡冲击小,完全保留了大众双离合轻柔而富有节奏感的换挡质感,以至于将机械部件对行车体验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同级条件下,大众的双离合仍有“绝对话语权”。

底盘方面,第八代高尔夫的后桥依然以多连杆独立悬架+扭力梁半独立悬架来作高低搭配。身为顶配,第八代高尔夫R-Line版自然列装了后者。相对而言,多连杆独立悬架除舒适度占优以外,还能带来更精准的车尾循迹性。缺点则是成本高、空间占比稍大。

行驶在机场高速上,该车底盘良好的“贴地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路面似乎有无形之力将车体稳固定在行进轨迹上,令信心倍增。另外,面对起伏或坑洼路面时,避震系统至少缓和了五成冲击,并充分抑制了车体弹跳。同样的,在大力制动时,悬架良好的纵向支撑力亦能将车体的前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值得庆幸的是,在深入开展电气化建设的同时,第八代高尔夫也并未忽略身为“欧系典范之作”所肩负的使命——为车迷呈现最清晰、畅快的驾车体验。

看似激扬的外观下,第八代高尔夫R-Line版蕴含动力与底盘属性却是温润且平易近人的,甚至冲淡了新手对道路行车的紧张情绪,从而将专注力投向“享受用车生活”当中。简而言之,第八代高尔夫出色的行驶质感依旧是我们熟悉的“德系风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