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多少人是性苟的

苟,姓氏之一,多分布于河南、山西等地。姓氏来源的说法不一,较为常见的说法是:出自黄帝(姬姓)、舜帝(姚姓)的后人姓氏。

历史渊源

苟姓源出

① 黄帝之子得姓者一十四人,其一为苟,见《国语》 (6,12,17)。

②相传舜之后有苟氏,见《路史》(60,62)。

③春秋时楚大夫之食邑,以邑名为氏,见《路史》(17)。

④春秋时晋大夫荀氏之后避难改称苟氏,见《急就篇》(11,21)。

⑤苟,草名,有此草长之处多为丰饶之地,居者遂以苟为氏,见《通志·氏族略》(11,12,60)。然有人认为此乃无据之俗说(26)。

⑥北魏时改代北若干氏为苟氏,见《魏书·官氏志》(7,12,17,60,70)。此为氐人之姓(242)。

⑦为避宋高宗赵构之名讳,句氏加草为苟氏,见《急就篇》(11,60)。

⑧后晋高祖石敬瑭,姓敬者为避名讳,析敬为苟、文二姓,见《齐东野语》(17,21,60)。

姓氏起源

西汉元帝时(前48年―前33)史游所著《急就篇》以63字为一章。第一章列举了132个姓,单姓加两字、复姓加一字成三字句,其中便有苟姓的记载:“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苟贞夫,苗涉臧。田细儿,谢内黄......”表明在秦汉时期苟姓已为当时常用姓氏。《急就篇》比写于北宋初年的《百家姓》早1000年,而汉时期的疆域比北宋时期的疆域大俩倍,其涵盖的姓氏更广,这就是在《百家姓》里没有苟姓的主要原因。

重要事件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一“敬”姓大臣因为要避皇帝石敬瑭的名讳,忍痛减“文”改姓为“苟”。

一千多年后,荥阳市雷垌村几百名“苟”姓后人不堪祖宗改姓所累,改回“敬”姓。这几年,郑州也陆续有苟姓人改姓敬。并表示宁可不上户口,也不让孩儿姓苟。

郑州市民苟先生,早在妻子准备怀孕时,就决定要给孩子改姓,甚至一度撂下了上边那句狠话。

苟先生表示从上幼儿园起,就被老师、小朋友们歧视,因此不愿意去上学。后来勉强去上学了,迟到、逃课也经常发生。每次老师点名的时候,只要点到他的名字,就会引得同学哄堂大笑。

如今,苟先生却依然没能走出姓氏的阴影。同事顾虑到他的感受,而是以他的名字或名字加职务来称呼他。

在苟先生看来,“苟”姓带来的羞辱和创伤,已经烙印在了他的心中,足以影响他一生。他说,他所经历过的这一切,绝对不能让孩子再次经历。

在荥阳市城关乡一个名叫雷垌村的小村子里,苟姓是个大姓,有四五百口人都姓苟。但早些年,苟姓族人时常被外姓人取笑。年老的人就被叫做“老狗”,游个泳也会被嘲笑是“狗刨”。在雷垌村之外,全国还有许许多多的“苟”姓人遭遇着相同的尴尬。

苟姓的祖先是被迫改姓,实际上应该姓敬。

姓苟的人不多,难有具体数字说姓苟的人有多少。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