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平凡的世界》的主题是什么?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的一部小说,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
与生活相比,《平凡的世界》具有更高层次的人性,作家将苦难转化为前进的精神动力。新时期描写苦难的作家很多,但真正把苦难变成一种精神动力的作家不多,路遥是其中之一。
这部小说展现了普通小人物艰难的生存处境,同时也试图写出他们美丽的心灵和克服重重困难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小说的主人公孙少安和孙少平都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年轻人。但他们自强不息,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己的道德完善。
其中,孙少安是立足故土,立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孙少平是一个“逃亡者”,他了解现代文明,渴望融入这个城市。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中国社会普通人的人生挣扎的两极体验。
这部小说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传承。扩展数据:
《平凡的世界》写于1975,但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种新文学思潮风起云涌,现代主义、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创作形式和技巧的创新令人目不暇接。
相反,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却被“忽视”了。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已经过时,但路遥仍然坚持写完这部小说。
路遥准备了三年,写作了三年。为了开阔视野,掌握信息,他读了很多,包括近十年的近百部小说、报纸等相关书籍,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生活。同时,他也跑遍了各行各业,体验生活。初稿的写作始于一个偏僻的煤矿医院。从他的散文《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文学执着的信心,以及他所付出的代价:“写作进入了狂潮。
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是纯粹的精神形态,日常生活变成了机器人。“第二稿是在黄土高原腹地的一个偏僻小县城写的。因为生活不规律,路遥严重透支,最后病倒了。
后来吃了100多副煎剂,身体稍微恢复了一些,用一种精神力量继续写作。第三部初稿改成了玉林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