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55回欣赏+节选
当刘备看到孙夫人的房间两边都是枪和刀,所有的女仆和女仆都带着剑时,他没有感到苍白。管家说:“不要害怕。我老婆从小就喜欢看武侠,经常让丫鬟丫鬟们击剑取乐,所以才这样。”刘备说:“我对老婆没看到的东西很感冒,可以临时命令我去。”管家回答孙太太:“房中有兵器,娇客不安。我们现在就走吧。”孙夫人笑道:“你杀了半辈子,还怕兵器!”命撤去,使宫女解剑伏侍。那天晚上,刘备和孙夫人结婚了,他们相爱了。刘备还分黄金、丝绸给宫女买心,并先教孙淦回荆州报喜。从那以后,我连续几天都在喝酒。郭泰很恭敬。
孙权派人到柴桑郡见周瑜,说:“家母催我把妹妹嫁给刘备。不想把它变成现实。这件事怎么办?”周瑜听了大吃一惊,心里很不踏实,于是想了一个计划,写了一份密书,派人去见孙权。打开这本书的权利。这本书简短地说,“我不想重复于的计划。既然已经变成了现实,那就该把它当绝招用了。刘备,身法凶悍,与张、赵云等将领有亲戚关系,也是个聪明人。他不能长期处于劣势。没有什么比困在吴中更愚蠢的了:盛是要建宫失心疯;多派美女去玩好娱乐他们的耳目;使开关,张之情,诸葛之约分家,各设一方,再用兵击之,可定大事。如果今天是垂直的,我怕龙得到性和雨,它不会是池中的任何东西。希望大众好好想想。”孙权看完,拿着一本书给张昭看。赵曰:“之计,正如其所愿。刘备一天下来,满世界跑,从来没有享受过富贵。今天如果把华堂大宅和子弟都给了金帛享用,自然会疏远孔明、关羽、张,让他们心生怨恨,然后荆州就可以盈利了。主公可以按照公瑾的计划迅速行动。”全喜出望外,于是今天整修东府,广植花木,装设器皿,并邀请刘备和他的妹妹住在那里。加了几十首女曲,金玩的好。孙权的仁慈是国家的必由之路,在天之灵。刘备是真的迷上了酒色,不想回荆州了。
赵云和五百人马住在东府门前,整天无所事事,就到外面射箭跑马。看看年底。云梦道:“孔明给我三招,一到南徐就教我开第一招。活到年底,开第二家;在危机四伏无路可走的时候,开启第三个:里面有一个神秘的计划,可以保证主人回家。此时年龄已近尾声,主子贪女不相见。你为什么不打开第二个工具包,看看你能做什么?”于是我打开看了看。原来如此。我今天要去政府大厅见刘备。宫女报告说:“赵子龙有急事要向大人报告。”刘备叫进来问他。云故作愕然道:“主公住在画堂,不要荆州?”刘备说:“有什么好惊讶的?”云曰:“今早诸葛亮遣人来报,说曹操欲报赤壁之兵之仇。他起兵五十万,杀了荆州。这非常危险。请立即返回。”刘备说:“你必须和你的妻子商量。”云道:“与夫人商量,就不回去了。你为什么不说,今晚离开很容易。迟到是错误!”刘备说:“你可以退一段时间。我有自己的理由。”云故意往外推了几次。当刘备来见孙夫人时,他偷偷地哭了。孙太太道:“丈夫何故不安?”刘备说:“想到自己在异乡漂泊,不能侍奉第二亲,不能祭祖,就是大逆不道,不孝。今年在这里让我感到焦虑。”孙太太道:“别瞒着我,我都听说了!刚才赵子龙来报,说荆州有难,你要回乡,就推了这个主意。”刘备跪下来告诉他:“夫人,你既然知道这件事,就要注意不要隐瞒。不想走,荆州就输了,被天下人耻笑;我想去,但我舍不得我的妻子:所以我很烦恼。”夫人说:“妾服了你,你想怎样就怎样,我要跟着你。”刘备说:“夫人,尽管如此,你想让夫人奈和吴侯肯放夫人奈走吗?如果你老婆可怜刘备,那就暂时告别吧。”我说完,泪如泉涌。孙太太劝道:“我丈夫担心。等我跟我妈诉苦的时候,我就让我姨太太跟你走。”刘备说:“就算国家太愿意,吴侯也一定会阻止的。”孙太太想了半天,才说:“我家姨太太和你丈夫刚才在吊唁的时候,说是在河边祭祖,没有告诉他们就走了。什么?”刘备又跪下谢道:“若是如此,生死难忘!不可泄漏。”这两次讨论已经决定了。刘备偷偷叫赵云出钱:“周年庆,你要带领军士出城,在官道等候。我推着去祭祖,跟老婆去了。”云岭诺
建安十五年春,正月初一,吴侯正在上课。玄德与孙夫人去拜国。孙太太说:“我丈夫想念他父母的祖坟,他们都在卓君县,他们日夜感到悲伤。今天,如果你想去河边朝北寻找祭品,你必须告诉你的母亲。"太太说,"这份孝心也是真的。有没有不听话的?虽然不认识阿姨,但是可以和老公一起去拜拜,把它当做送给女人的礼物。孙夫人和刘备互相道谢。
这个时候我只有瞒着孙权。女士坐公交车,要对她软一点。玄德上马,引数骑出城迎赵云。五百军士掩前拥后,离南徐而走。那天,孙权喝醉了,左右侍从把他扶到后院,文武四散。当官员们发现刘备和他的妻子已经逃跑时,天色已晚。你要举报孙权,他就醉了。等我上床睡觉的时候,已经是五更了。第二天,孙权听说刘备走了,就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张昭曰:“今日若留此人,早晚有祸。可以急追。”孙权命令陈武、潘璋挑选五百精兵,必须日夜追赶,把他们找回来。第二个将军死了。
孙权对玄德恨之入骨,将案上玉砚砸得粉碎。程普说:“陛下对天发怒了。预料陈武和潘璋会抓到此人。”权曰:“汝怎敢违我之命!”溥曰:“君自幼喜观军务。宜颜正直,所有的将军都害怕。既然愿意服从刘备,就一心一意离开。如果被追的将军看到公主,他会这么做吗?”全大怒。他拔出身上的剑,叫蒋钦和周泰听了,说:“你们两个拿着这把剑去取我妹妹和刘备的人头!违反秩序的人站出来!”蒋钦、周泰领命,然后千军来了。
刘备抽打马鞭,策马前行。那天晚上,我又在路上停了两次,匆匆出发了。看看柴桑的头,看看它后面的灰尘。有人报告:“追兵来了!”刘备惊慌地问赵云:“现在追兵到了,我们该怎么办?”赵云曰:“主公先走,一将末后。”转过山前脚,一匹虎军马挡住了去路。前两员大将大叫:“刘备早下马,被缚!我奉周省长之命等你好久了!”原来周瑜怕玄德逃走,先叫徐盛、丁奉引三千军马在要冲处扎营等候,常使人登顶远眺。预料玄德若铸旱路,必经此路。当日,徐盛、引兵到,拦住去路。刘备慌了,拉回马背,问赵云:“前有拦截之兵,后有追兵:前后无路可走。我们能怎么办?”“不要惊慌,主人,”云说。战略家有三个聪明的计划,大部分都在工具箱里。两个被拆了,两个都实现了。今天这里还有第三个。只有子支付出现危险时,才能打开。今天很关键,要把它拆开。”他打开锦囊,递给刘备。刘备见了,冲到车前,向孙夫人哭诉道:“我有一件发自肺腑的事,应该告诉你。"女士说,"告诉我你丈夫要说什么。"刘备说:"以前吴侯和周瑜合谋把妻子许配给刘备,但不是为了妻子,而是为了陷害刘备,夺取荆州的耳朵。取荆州,则杀之。也是以老婆为饵钓鱼准备的。如果你不怕死,盖之夫人有男子汉的胸怀,一定能可怜你。昨天听说吴侯要加害,为了回计,委托荆州捣乱。还好老婆没有放弃,至于这个。今天吴侯正被人从后面追,周瑜正被人挡在前面。这是我的错。如果你老婆不允许,请你死在车前报答你老婆。”女士生气地说,“既然哥哥不把我当自己的亲骨肉,我怎么能再见面呢?"!今天的危机,我应该自己解释。”于是下了车,卷起帘子,吻了许胜和丁奉,说:“你们要造反吗?”徐、丁慌忙下马,丢了兵器,在车前大叫:“不可造次。为奉周总司令之命,屯兵在此等候刘备。”孙夫人大怒,说:“周瑜造反贼!我东吴从来没有亏待过你!刘备是大舅,也是我老公。我已经告诉母亲和哥哥回荆州了。今汝二人在山下,引军马堵路,意欲劫我夫妻财物?”徐盛和丁奉一直说:“我不敢。请冷静,女士。这不关我们的事,是周巡抚的命令。”孙夫人骂:“你只怕周瑜,不怕我?如果周瑜杀了你,我不杀周瑜吗?”骂周瑜,命令大车前进。徐盛和丁奉心想:“我们是仆人。安敢违抗他的妻子吗?”看到赵云很生气,只好停军放了一条路教他。
刚走了不到五六里路,陈武和潘璋赶到了后面。徐盛和丁奉准备了他们的发言。陈、潘曰:“汝可遣人来。吾奉吴侯之命,特来追之。”于是四位将军联合起来,向这里进军。刘备正在行间走着,突然听到身后一声大叫。刘备对孙夫人说:“如果追兵再来,我们怎么办?”夫人道:“夫君先行,我和子龙殿后。”刘备先引三百人马看河岸。子龙把马牵到车边,摆开士卒,等他来。那四个差役见了孙太太,只得下马双手交叉站着。夫人说:“陈武,潘璋,你们在这里干什么?”第二个将军回答说:“我是你的主人的指示,请你的妻子和刘备回来。”那位女士气愤地说:“都是你们这些普通人疏远我的弟弟妹妹!”我已经和别人结婚了,我今天要回家了,但是我要和别人私奔。我被母亲好心指示,把夫妻二人送回荆州。就算我哥来了,也要按礼办事。你们两个是靠军事力量来杀我的?四个人面面相觑,心想:“他不过是一万年前的兄妹罢了。也是国家的主人;吴侯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他怎么敢违背他母亲的话?明天翻身,但我不等了。最好是私人的。“在军队中没有见过刘备;但看到赵云瞪眼皱眉,就想打。于是,四人便一言不发的离开了。孙太太刚刚点了车。许胜曰:“吾四人去见周,报知此事。"
四人未定。突然,我看到一支军队像旋风一样袭来。原来是蒋钦和周泰。第二个将军问:“你见过刘备吗?”四个人说:“从早上到现在已经半天了。”蒋钦道:“何不取之?”这四个人都谈到了孙太太的演讲。蒋钦曰:“是吴侯怕此,故封一剑于此,嘱先杀其妹,后杀刘备。违者起立!”四将曰:“吾已远走,奈何?”蒋钦道:“毕竟是士卒,不能急。徐将军和飞报都督,教快船追赶。我们四个人在岸上互相追赶:不要问水旱之路。如果我们追上去杀了,不要听他的。”于是徐盛、丁凤飞向周瑜汇报;蒋钦、周泰、陈武、潘璋领兵沿河。
当刘备一行到达刘郎浦时,他们已经远离了柴桑,他们的心才稍微松了一口气。沿着河岸找渡口,看着河就没船了。玄德低头沉吟。赵云道:“你师父逃出虎口,如今已近人世。臣料军师必有调度,何故迟疑?”听了这话,刘备突然想起了在吴发生的事情,他难过得大哭起来。后人有诗叹曰:“兀术嫁此水,明珠踏入金屋。谁知一个女子鄙薄世人,要刘郎安身立命。”
刘备命令赵云看哨探船,忽报身后尘土飞扬。刘备爬上山去看,看到满地的军马,叹道:“连日奔波,人疲力竭,追兵又来了,死无葬身之地!”看喊声越来越近。正在我着急的时候,突然看到江边有20多艘拖挂船。赵云说:“幸亏这里有船!你怎么不快点下车,穿过另一边,然后划个区!”刘备和孙夫人跑上船。子龙带领五百军队上船。只见船舱里有一个人戴着黑围巾,穿着制服,他哈哈大笑,说:“师傅,你要开心!诸葛亮在此等候已久。”船上的客人都是荆州水军。玄德大喜。你不动,四个就到了。孔肖明指着岸上的人说道,“我已经决定很久了。回去告诉周郎,教休再玩美女游戏。”岸上射出了箭,船已经开走了。蒋钦等四位将军只好留下来观望。刘备和孔明正在行间行走,突然河中发生了大地震。回头望去,只见无数战舰。在帅子的指挥下,周瑜曾经率领水军,左有黄盖,右有韩当,威猛如飞马,病弱如流星。看着追上去。孔明教他把船抛入北岸,弃了船,众人上岸,有车马登船。周瑜冲到河边,他们都上岸去追他。大小水军全是走的;只有骑着马的官军为首。周瑜带头,随后是黄盖,韩当,徐盛和丁奉。周瑜说:“这是哪里?军士答道:“前面就是黄州的地界。俞见刘备的车马不远,便命人追赶。正赶间,鼓声起处,一彪军出山,为首大将乃是关云长。周瑜行为慌张,赶紧拨马就走;云长赶到,周瑜骑马逃命。左有黄忠,右有魏延在跑,两军交战。吴冰被打败了。当周瑜匆匆下船时,岸上的军士异口同声地喊道:“周郎的妙计是要保天下,可是他却带着老婆丢了部队!”于怒曰:“汝可再上岸,决一死战!”黄盖和韩当挡住了去路。余自言自语道:“我计划不了。我如何面对吴侯?”随着一声大叫,金疮爆裂,落在船上。人急救,但早不省人事。正是:两次,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傻子,但今天我愤怒却羞愧。
我不知道周郎的生活是怎样的,请看下面的分析。
《三国演义》第55章——
做出赞赏的评论
关于《三国演义》很早就有一种说法,就是“扬刘抑曹”。但是,在我看来,这个定义存在一些问题。先抛开“贬曹”不谈,先说说这个“褒刘”。大家看到这个“刘”,就想到刘备,就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歌颂刘备,贬低曹的小说。但是,这个观点可以说是很有问题的。
我们之前已经在几章中讨论过了。言情小说中的主角是诸葛亮,其次是关羽,而刘备不仅是主角,还因为诸葛亮和关羽抢走了很多本该属于他的镜头,还被塑造成一个只依靠诸葛亮和张观,动不动就哭的“任军”形象。而连刘备加上的“任军”这个形象,也不能说是褒义。比如这些言情小说中,刘备首先被描述为不敢去东吴,是在诸葛亮的唆使下才开始的。在东吴,脱险全靠诸葛亮的妙计,落入周瑜设计的温柔窝,直到赵云跟着诸葛亮的妙计回到荆州。历史事实中刘备此行的真相是什么?的确,诸葛亮看穿了吴栋的计划,但与《演义》中诸葛亮劝说刘备去江东不同,诸葛亮强烈反对刘备去江东,更不用说给他出了锦囊妙计。是刘备做出了去江东的决定,然后在江东对付孙权等人。自然是刘备的力量,而不是诸葛亮的诡计。刘备这次进江东,虽然不认为是万能药,但却把刘备的胆识和魄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在演义中,勇敢的刘备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犹豫哭泣,依靠诸葛亮的刘备。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分为罗本和毛本。一般来说,说“褒刘贬曹”的是毛本,但即使我们看毛本,也很难说有太多“褒刘”的成分。《毛本》虽然做了一些改动,但大部分都是对文笔和小细节的修正,大体情节和故事内容变化不大。对于塑造言情小说中的人物来说,那些故事情节是最关键的,也就是说,毛本虽然有褒扬刘的倾向,但实际上人物在《罗本》中已经定型,而毛本只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巩固。而且连毛本都更注重关羽和诸葛亮的形象,而刘备的形象与罗本相比不但没有提升,反而被进一步削弱了。
其实就算“赞刘”是另一大题材,“贬曹操”也是很有问题的。虽然《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对曹操的负面描述,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如果那些描写没有记载在原始的史书里,比如说在睡梦中杀人,曹操早就做了那些事,而演义只是一个翻版,或者说曹操与演义塑造的正面人物在一瞬间发生了对抗。《演义》中也有很多对曹操的正面描写,如爱才、断发、祭奠典韦等。(这是最奇怪的地方。在言情小说中,虚构了一个刘备扔小孩的故事。因为不合理,刘备莫名其妙的有收买人心的嫌疑。曹操祭奠典韦时所说的话更是毫无道理,更有收买人心的嫌疑,但他们却将其视为曹操爱才的典型。)
其实《三国演义》并不是一部歌颂刘,贬低曹的小说。罗贯中写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原则就是以诸葛亮为中心,不管曹操和刘备是不是真实历史上的英雄,都只是为了衬托诸葛亮这个配角。所以诸葛亮出现后,刘备突然变成了一个只靠诸葛亮行动的所谓“仁政王”。相对来说,曹操的待遇要好一些,其实这种情况即使在其他小说中也很常见。在主角往往是正面角色的剧里,正面角色被主角压制,戏份有限。相反,反派因为与主角对质,场景更多,人物形象更鲜明。至于所谓“褒刘贬曹”,那只是因为诸葛亮在刘备的阵营里,曹操和诸葛亮是敌人关系。也就是说,所谓“赞刘”,其实是在夸诸葛亮所在的刘汉阵营,而不是夸刘备。这一点在总版中变化不大。
除了诸葛亮和关羽的作用,作者会改变史实,作者会最大限度的利用史料。这也是为什么言情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会显得别扭的原因。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三国演义》不是褒刘贬曹,那么是谁在褒刘贬曹呢?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三国演义》真是一部奇葩。但是,在古代社会,有多少人是直接看原著的呢?虽然在近代工业化之前,中国的识字率在世界上是相当高的,甚至可以说明清时期中国男性的识字率接近一半。但这和现代社会相比,还是太低了,《三国演义》即使流行,也受限于古代印刷技术和成本的关系,书籍达不到普及的地步。至少对于《三国演义》对民众的影响,没有多少人读过《三国演义》原著。《三国演义》是如何在民间流传的?
《三国演义》之类的言情小说能在民间获得巨大的影响力,关键就在于评书评书和那些三国戏。《三国演义》脱胎于说书,书的一大功能就是给说书人用。它的流行也得益于三国志的评书,三国志的戏剧也是如此。一方面,罗贯中撰写的《三国演义》和日后毛父子修订版的《三国演义》,因其质量超过其他版本而被大家所接受。另一方面,很多三国戏的说书人和编剧在接受《三国演义》的同时,也一直在给出自己的解释。他们的解释比《三国演义》原著对人的影响更大。比如,大多数70年代出生的人,对《三国演义》等大量言情小说的第一次了解,往往不是从这本书上,而是从当时收音机里播放的言情歌谣中。现在很多三国志的粉丝也是因为电视和三国志这个游戏。这些讲故事、讲故事的电子游戏并不都忠于原著,而是各有各的解释,但其影响力远远大于《三国演义》原著。(就像小说的电视改编往往是推动原著蓬勃发展的唯一动力一样,任何事情成为潮流的关键点不仅在于它本身,还在于传播渠道。)
所以“褒刘贬曹”并非出自《三国演义》,而是三国评书与评书、三国戏的关系,尤其是评书,比《三国演义》要早得多。他们已经有了固定的价值观,比如“扬刘抑曹”,比如关羽。《三国演义》的接受并不能改变这一点。相反,他们在不断地对《三国演义》做出自己微妙的改变,毛本的《三国演义》就是一种尝试。
在民间,他们完全占上风。一边说三国是打三国,一边不断渗透自己的“扬刘贬曹”等价值观。比如三国戏,曹操一定是坏人,这个白脸暴露了,就算三国演义把曹操写成好人也没用。
当然,为什么民间如此“褒刘贬曹”,和为什么关羽会成为忠义的化身,诸葛亮会成为智慧的化身是一样的道理。与民俗学、历史人物评价有相当大的关系,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但《三国演义》的标题太大,“扬刘抑曹”的担子也会由《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