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日谈》和《三言》中的爱情伦理。
答:三言(余世明言、童眼、兴言)发源于17世纪的中国,《十日谈》写于14世纪后期的欧洲。作为东西方早期的短篇小说集,它们都以描写爱情故事而闻名。与传统伦理相比,他们的爱情伦理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1)两人都肯定了爱情的合理性,赞美了爱情的力量,讽刺了宗教节欲的虚伪。中国的封建爱情伦理强调“存义灭人欲”,西方中世纪强调禁欲主义。两人都强调爱情是人的自然天性,不能禁锢。如《十日谈》中“青鹅”的故事。
(2)他们对已婚男女中女性再婚和婚后出轨的容忍程度更高。传统的封建婚姻观强烈谴责女性再婚和不忠,尤其是婚后的不忠,但《十日谈》和《三言》较为宽容,两部作品都描写了大量的不忠故事,对女性再婚的故事没有明确的谴责态度。
(3)在婚姻中,金钱开始影响家庭地位。商人的地位和金钱的作用在婚姻中越来越重要。小商人嫁富家,在大量作品中都有体现。当时婚姻中的金钱因素在道德上是被接受的。比如《三言》中“警示世人,杜十娘怒宝箱”杜十娘悲剧的罪魁祸首,应该说是钱。就是因为有了钱,盐商的儿子孙福才敢去爱布政司的儿子李甲,生出了坏心。
他们爱情伦理观变化的原因是:两者都是在同样相似的背景下完成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领域萌芽,城市工商业和市民阶层逐渐兴起,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抨击封建束缚、反对封建礼教的新思潮,人们渴望精神解放。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主导着意识形态领域,其核心思想是禁欲主义,否认人类所有的自然欲望,包括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但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萌发,资产阶级作为新生力量出现,他们开始用人文主义来反对禁欲主义,宣扬个性解放,赞美爱情,肯定情欲和财富。17世纪的中国,资本主义的种子还没有西方那么旺盛,但商品经济在一些城市日益发达,人们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金钱成了不可或缺的东西,拜金、追钱之风盛行。工商业者的地位逐渐提高,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以李贽、王夫之、汤显祖、冯梦龙为代表的强烈反对朱成理学的思潮,形成了重视感情、强调人欲的新的社会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