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元璋回到明末,能否力挽狂澜,击退满清,重振大明?
明朝末年局势,即便是朱元璋在世,也不能够力挽狂澜,击退敌人再为大明王朝续命。如果将朝廷比作一棵大树,明末时期这棵大树,已经腐烂到了根部,从根部向上树干、树枝都已经腐烂,只有树顶还留有一丝绿色。面对这样一个内忧外患局面,即便是太祖朱元璋在世,也不可能改变颓势。
崇祯皇帝性格多疑,这一点导致他很多政策,都不能够得到很好推行。即便他励精图治、节衣缩食,也没能挽救明朝于危难中。但他?君王死社稷?做法,气节上很欣赏,但做法不太可取;他应该撤离到其他地方,徐图东山再起。
在我个人看来,明末局势即便朱元璋在世,也不能够力挽狂澜,只因为下面两个原因存在。
一、朝廷腐朽,天灾人祸不断朝代灭亡时候,朝廷腐朽没落是常事,明末时期国库非常空虚,相反士绅阶层,却囤积了大量金银器物。在朝廷需要时候,没有人愿意为朝廷出力,这样一个情况,朱元璋看到,只会忧心忡忡,也不能够想到更好处理办法。
朝廷贪腐成风,就连民间也是灾祸不断,旱灾、蝗灾等灾害,使得相当顺民的百姓,也失去了最后机会。为了活下去,他们也加入到了造反行列。
二、民心尽失,处理不当祸乱立起明朝末年朝廷已经失去了民心,否则也不会有众多人员,响应揭竿而起,纷纷加入造反队伍,想要谋求一条活路。朱元璋从战争中建立明朝,有着杀伐果断性格。这样一个性格,适合明朝初年,却并不适合明朝末年。
崇祯所面临臣子,如果和气商量,还能够愉快相处。如果按照朱元璋性格,可能会将朝堂官员杀干净,同时还会激起朝堂政变,朝堂局势也会变得紊乱。
因此明朝末年时期,即便将烂摊子丢给朱元璋,也不能够力挽狂澜,最多能够延缓明朝灭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