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的角色形象变了什么样的版本?有哪些* *?

鹿山公爵是香港作家金庸写的一部侠义小说。这部小说写于1969 -1972时期,背景设定在明末清初(1644 -1689)。讲述了在扬州青楼长大的韦小宝,在没有任何武功的情况下打入江湖各大帮派,游走于朝臣之间,远征滇俄的故事。

人物形象

韦小宝

韦小宝是扬州妓院里一个老姑娘李春元的儿子。我不知道我父亲是谁,但他小时候是在街上长大的。在童年,我学会了生活、生存和满足的所有方式。在他心中,适应环境,如何更好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目标。

韦小宝几乎无恶不作,从赌博到出轨,从不厌倦酗酒、偷窃、诱拐和欺骗,做任何事都问心无愧。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怎么和身边的人打交道。

韦小宝这个角色完全是反英雄。传统英雄的作品在他身上很难找到。但是,他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这样的人物以前从未在任何小说中出现过。他撕掉了许多面具,摧毁了许多错误的教义,抛弃了许多错误的仁义。韦小宝是自由的典型,是亲情与自然的典型,是永不虚伪的典型。

韦小宝出生在妓院。小小年纪,他就学会了用妓院的标准来看待所有的环境和所有的人员。比如他迷迷糊糊从扬州青楼来到北京皇宫。他不知道这是一座宫殿。他看了一眼,“啊,好大一个院子”,一开始让人觉得好笑,以为他没什么知识,但背后却有金庸深刻的讽刺。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样一个没文化,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韦小宝·路路通。许多人认为这是对韦小宝的赞美。如果仔细分析,这不是恭维,而是对中国社会的讽刺,其中包含着对中国社会制度和国民性的深刻批判。

鹿山公爵的结局很精彩。不清楚韦小宝属于哪个民族,包括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藏族。这意味着韦小宝是中华民族的后裔,是中国人民的代表。

韦小宝和阿q的形象是相通的,这一点学术界一直有讨论。后来,金庸也多次谈到韦小宝与阿q形象的关系。他说:“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想到鲁迅的《阿q正传》,里面强调了中国人的精神胜利法。

康熙帝

康熙是鹿山公爵的另一个英雄,甚至有人说他是“真正的英雄”。康熙和韦小宝这两个形象是可以比较的。《鹿山公爵》中,康熙作为满清皇帝,与以往小说中的外国皇帝形象相比有所进步,非常成功。这个康熙聪明,大方,善良,基本上是作为正面英雄来写的。康熙和韦小宝的关系非常复杂。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也不是简单的敌我关系,更不是简单的兄弟关系。当两个人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的时候,当两个赤裸裸的生命在一起的时候,一份真挚的友情油然而生。两个孩子,你不知道我在假太监,我也不知道你是皇帝。他们肆无忌惮地打斗和摔跤。如果他们受伤了,他们就会受伤,如果他们受伤了,他们就会受伤,从而产生了真正的友谊。当时一个叫小鬼子,一个叫小紫萱。这种友谊持续了他们一生。无论他们变得多么紧张和敌对,韦小宝犯下了如此令人发指的罪行,以至于当康熙试图杀死他时,他想起了他们十几岁时的友谊。有一次,眼看康熙要大发雷霆,韦小宝赶紧跪了下来。他跪了下来,没有说“我该死了”之类的话。他说得很巧妙:“小鬼子投降了,求小紫萱原谅我!”(第四十三回)这句话触动了康熙的心,他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少年时代。他怎么能忍心杀死他少年时代的朋友呢?对于康熙这样的皇帝,他没有朋友。当皇帝的人没有朋友。能力越强的人,朋友越少。他唯一的朋友是小时候和他自由摔跤的劳雷尔。这时人的真正本性才显露出来,所以他原谅了韦小宝。

小鬼子和小紫萱其实可以算是一个人,韦小宝和康熙其实是一个人,一个人的两面。康熙虽然是个称职的君主,但他心里其实很羡慕韦小宝,因为他不自由,而韦小宝比他自由得多。他羡慕韦小宝能随便骂人,韦小宝一开口就是“该死”。康熙作为一个皇帝,不能说“该死”,他期待着韦小宝的访问。当韦小宝来的时候,他们可以大声说“该死”。康熙遇到韦小宝,是人性的一次解放。所以他没有几次杀死韦小宝,而且他也有自己的动机。他愿意让韦小宝出来,看看韦小宝能做什么,因为他相信他比韦小宝更好。当两个人年轻时打架时,韦小宝打不过他。他学会了真正的武术。他认为韦小宝能做到的,他叶璇也能做到。他看着韦小宝走出宫殿,这意味着“如果我能做到这一点,我比他更好”。所以韦小宝实际上是康熙的另一面。另一方面,康熙也是韦小宝的另一面。

其他字符

陈近南:天地会总舵手,韦小宝大师。

苏荃、方毅、双儿、阿克、穆建兵、建宁公主和曾柔:韦小宝的七个妻子。

鳌拜、珀尔·索额图、多隆、施琅:清代大臣。

胡德弟,风,无根道士,吴:天地会领导。

神龙派领袖、胖头陀、瘦头陀、毛冬竹、陆。

郑克双与冯希凡:台湾省明郑政权的人。

作品欣赏

整体升值

鹿山公爵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主人公韦小宝不仅与天地会、神龙派、吴王派等江湖团体有交往,还与康熙年间的各种大事有联系,有的甚至参与其中。他还与康熙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打过交道,如康熙皇帝、鳌拜、索额图、吴三桂、陈圆圆等。,甚至和顺治皇帝、李自成等有生死谜团的人重叠。韦小宝进入清朝官场以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官场哲学。他生来就是街头混混,很多字都不认识。有时他完全自己处理事情,这也与官场的生存相吻合。在某些情况下,它会给严肃的官场带来新鲜感。纵观整个鹿山公爵,尤其是与、索厄图、康亲王、施琅等人的交往过程。,确实有“官场现形”的味道。

鹿邑公反侠义的韦小宝形象反映了中国国民性的特点,金庸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倾注其中。作为对韦小宝形象的补充,康熙形象概括了中国文化的另一面。北京大学教授孔认为《鹿鼎记》可能没有鲁迅的《阿q正传》深刻,但因为是小说,篇幅浩大,广度更差。就文化价值而言,韦小宝是20世纪中国最璀璨的文学形象,仅次于阿q,其价值可与阿q相媲美。韦小宝的形象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在小说的后半部分,金庸再次将历史与艺术联系起来,他写到了中国历史上几个真正的学者,比如古、黄宗羲,他们都想让当皇帝。这个情节可以和剑书里的红花会相提并论。红花会之所以和乾隆反目,是因为他们认为乾隆是* * *,汉人不能当他们的皇帝。乾隆要为* * *服务,联合* * *推翻满清统治。鹿山公爵和这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顾当皇帝受欢迎也是因为他们认为是* * *(他们甚至不知道是不是* * *),他们认为只要是* * *,就比满清统治好。鹿山公爵,韦小宝和康熙,谁是更好的皇帝,这是显而易见的。金庸在这里无情地讽刺了中国汉族的大知识分子。这些人太有学问了,才华横溢,见多识广,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做出了这样荒唐的事情。这个情节当然是虚构的,但本质是真实的。在中国历史上,一大群知识分子支持一个流氓人物当皇帝,这是屡见不鲜的。鹿山公爵用韦小宝的言行淡化了传统武侠小说对民族问题的界定,完善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和谐”观念。

这部小说是艺术上的杰作,一是非常现实,深刻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即使在康乾盛世也依然黑暗。历史学家所谓的太平盛世,在鲁迅先生看来,无非是“做个安稳的奴才。”金庸用他的《鹿山公爵》写了一个太平盛世,这个盛世依旧黑暗,官场腐败,到处杀人,充满了不公与不公平。其次,这部小说是浪漫的另一方面。主角韦小宝走遍全国,从扬州青楼到北京,到神龙岛,到云南,到吴三桂,甚至到俄国。他策动了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变,参与了《尼布甲尼撒条约》的签订。韦小宝影响了中国的历史,韦小宝成为了民族英雄。而且,按照韦小宝的性格,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在《尼布甲尼撒条约》和jaxa之战中取得成功。当时只有韦小宝这个很嚣张很不讲理的俄国强盗能对付,用流氓手段对付流氓也很辩证。这部小说既现实又浪漫,语言完美。

著名评论

倪匡:鹿山公爵可以算是金庸创作的最高峰和顶点。

严家炎:鹿山公爵是现代主义。是武侠小说中的一种现代主义,可以说很特别。

陈墨:有点武侠,有点侠义,喜欢历史,喜欢奇诡,也就是“四不像”。是鹿山公爵的独创,也是鹿山公爵别出心裁的配方。

版本变更

国内版本

金庸与鹿山公爵,1969年10月24日开始在明报连载,1972年9月23日完结。原来鹿山公爵是明报的内容。1981年前,原版《鹿山公爵》还没有在港台正式出版。

台湾省版鹿山公爵是2010年底看到的最早版本。由南齐出版社1977出版,书名改为《神武门》。* * *共32集,每集三章,每章四字章。这一章被怀疑是出版社定制的,因为后来出版的修订版《鹿山公爵》中只有一个回归。不过作者用的是司马翎的名字,而不是金庸。书中,人名由小贵子改为朱晓,韦小宝改为任大同,韦春花改为任春华,其余人名不变。不过神武门三十二集只是鹿山公爵的前半部,鹿山公爵的后半部才是以小白龙为片头的神武门续集。1979年5月,南齐出版社出版了《小白龙》六卷本,是原版《鹿山公爵》的完整版本。更早的神武门和小白龙合称小白龙,六卷中上下册为原神武门,上中下册为更早的。《鹿山公爵》修订版版权归台湾省袁晶出版社所有,9月第一版出版,1981。后来,袁晶将版权转让给刘源出版社,袁晶和刘源的内容相同。

金庸从1970年3月到1980年中期修改旧作,花了十年时间修改他的十五部武侠小说。相比修改较多的作品,比如《雪山飞狐》改写了原著67%的句子,《鹿山公爵》改动最少。

在原版中,韦小宝不仅会武术,而且金庸在早期就试图将韦小宝塑造成一个武侠奇才。显然,这种尝试并没有脱离以往小说的思维框架——一个普通人在机缘巧合下逐渐成为武林高手。后来因为韦小宝的性格不适合武侠,只好顺着他的性格发展剧情,变成了不会武功的韦小宝。所以金庸后来修书的时候,把韦小宝以前学的武功都废了,只留下外行的“救命六招”帮忙,不像“奇招”逃跑。《鹿山公爵》修订版中有一些细节。比如在原版中,其实有两件防护服,一件是韦小宝抄家抄的,一件是顺治传给康熙的。康熙在揭露婴儿衣服被偷的时候,也揭露了自己穿的那件,后来还说虽然有防护服(五台山),但是如果刺客刺了他的头,没有韦小宝的保护他会死的。在修订版中,改成了一条,即只有韦小宝偷了鳌拜府的宝衣,后来被康熙和韦偃送给了韦小宝。

1999年,金庸恢复改版工作,改称新改版(或世纪新改版)。海峡两岸三地出版由广州的广州出版社(2002年底开始出版,取代原书店)、台湾的刘源出版社和香港的何明社授权。

世纪新版因为读者强烈反对金庸修改结局(韦小宝的结局很悲惨),整体上没有太多修改,修改版中的一些叙述、职级、年龄等错误得到了纠正。

外文翻译

英国汉学家明福德翻译的《鹿山公爵》共三卷* * *,分别于1997、1999、2002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卷曾被《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国际文学》收录为1998世界畅销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