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文化
林西乱弹,又名“乱弹”,因早期宫廷欣赏而得名。林西县老官寨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被称为“乱丢垃圾之乡”。剧中多反映宫廷生活,唱腔基本是板腔体系。伴奏可分为“文伴”和“武伴”。学生和旦,委婉抒情,以箫、笙为伴;老学员们激情高亢的歌声,伴随着大笛和笙。其他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板胡、扬琴。
坦推
古武术“谭腿”是北宋初年“昆仑”大师创立的。因住在林西县龙潭寺的昆仑法师而得名。讲究“拳打三分,脚踢七分”,分为正宗谭腿(临清谭腿)、角门谭腿、少林谭腿。门派互教互练,门派武功不同,课程数量也有增有减。为了区别于正宗的谭腿,各门派都称之为“弹跳腿”。正宗的以林西县为中心的临清坛推流传至今,拳法没有失传,也没有改变。
空心挂面
林西建中手工空心粉丝是河北省邢台市林西县建中镇的地方特产。空如竹,细如发,长如丝,直径不超过1 mm,最细的只有0.1 mm,万历初年,建中镇王氏第28代祖师创制了手工空心粉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二十九祖王廷权的手艺日臻完善,传入皇宫。万历皇帝吃了以后,喜欢它滑嫩可口,软糯纯正,命名为贡面。序号名称年代等级1临清古城遗址北魏-晋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京杭运河(临西段) 春秋至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八里泉清真寺明代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龙潭寺遗址清代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渔阳古城遗址战国-韩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洪官营穆斯林明代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殷庄清真寺民国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考来源临清古城
临清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东南仓上村东,北魏至金代。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6李龙,东西宽3华里,面积4.5平方公里。北城城墙和北城门的遗迹依然存在。城内主要建筑有:古仙崖、钟鼓楼、文庙、奶奶庙、靖宇寺等。有很多从汉代到北宋末年的古墓。出土了大量的瓷片,宋代六大瓷系、五大名窑中的瓷器大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蒂
古堤位于林西县中部,纵贯南北。相传此堤与馆陶金堤建于汉代,故又称金堤。又说堤是炮筑的,所以又叫炮堤。根据科技人员对土壤结构的实地勘察和分析,怀疑不是人工修建,可能是古代洪水沉积而成。现存古堤长25公里,堤上(西)标高在36-33米之间。堤下(东)标高在33-28米之间。古代堤防经过历代自然流水的冲刷和人为破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沿堤村庄搬迁造田,部分堤段接近平衡或变成坡地。
巨大的圣旨
2014年,在林西县孙楼村(清代名臣孙伟统后裔)一户农民家中发现。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康熙即位时,颁给了孙伟统三轴诏令之一的皇帝,授圣旨。林西方言属于冀鲁官话区世纪片辽台小片,有22个声母,40个韵母。主要特点是:林西方言有平仄、上声、升调、降调四个声调,没有入声;林西方言没有声母r,普通话中带声母r的字在林西方言中读作L(日语一词除外);有尖音组,如、解、秋、齐、修、宣等。在林西方言中,有一个浊音声母[?];林西方言有一个[iai]元音,有些元音在林西方言中读作“闭”,如“蜕[t'ueu]”、“嫩”。
林西方言差异明显,可分为通村方言(林西镇、下堡寺镇、建中镇和范村镇、白堤镇、姚安镇、姚楼镇、鹿寨镇和刘庄镇以西)、河西方言(刘庄镇以东的河西镇、单屯镇、李伯寨镇、老官寨镇和东枣园镇)和水泊方言。当地人称之为东方方言、西方方言、北方方言。东方片平上翘,不分舌根,都念成舌尖前音。西片尖尖的,平舌分明。西部片和东部片的尹平人物声调是中间调,北部片是曲折调,与邻近的清河方言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