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天的战争》有感——读书札记
这是我30多年职业生涯中读到的第一部军事小说。
我一直是个爱读书的人,尤其是小说。我看过100多部爱情、亲情、科幻、人性等题材的小说,但没看过现代军事题材的小说。这种遭遇也是因为我没能在图书馆借到我最喜欢的《纯粹理性批判》。
打开页面,88师266团映入眼帘,各种军事术语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像我这样的军事白痴,我不得不撤退。还好小说《英雄》出道了,没想到是作者的“四大金刚”,一支“欺压百姓”的军队,真正的英雄还没等我们打电话催促一千遍,她就开始向我们走来,在“假四大金刚”的背景下,终于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
小说以岑、范、翟志云、刘英波四位军训精英30年的成长经历为基础,描述了当前军队内部正在发生的痛苦而缓慢的转型——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变。全文卷帙浩繁,四人的成长经历参差不齐。文章开头我最喜欢的主人公之一岑李浩是贯穿全文的一条重要线索,所以我想从岑李浩的成长历程这个角度来谈谈我对这本书的感受。
岑无疑是“四大金刚”的核心人物。刚入伍时,军事素质过硬的他把自己嚣张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不满填弹壳、洗炮衣等“猴子都能做的事”,与副参谋长辛中原闹僵,并因创造266炮兵营单兵一天填弹壳的纪录——826次而受到处罚!这么“好玩”的人,怎么可能不夺走我的全部视线?正是这个人,把88师从一支陈旧过时的军队,推向了一支崭新先进的现代化军队。
好在副总参谋长辛中原是个明眼人。他谆谆教诲,精心培养这个“他妈的新兵蛋子”。在辛中原的“收拾残局”下,岑立浩高傲的性格难免碰壁,但并不妨碍他出众的军事才能,一路扶摇直上,直至官拜辛中原羽翼分离。这是因为他的鲁莽和鲁莽。
原来,曾赴F国YKT军校留学的岑李浩,在国外见证了未来战争的雏形。在卫星导航、隐身技术、精确制导、数字化部队等新概念的影响下,他对别人淘汰自己军队的过时武器深感焦虑。回国后,他被提升为老师,并进行大刀阔斧的军事改革。这是本书的高潮部分。顽固守旧的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对岑立豪的做法不满的人很多,但依然只在乎往前冲的岑立豪看不到军队内部的现状。在一次严酷的军事演习中,炮弹误入训练基地农场,当场炸死4名俘虏和2名警卫士兵。与此同时,在被封为“岑老虎”的岑的严格要求下,“除了打仗,什么都干得出来”的团级军官杜朝本,在一片浅滩上自刎溺死。看到这里,我的心扑通一声沉入了冰的底部,拉开了一个伟大将领成长的重要转折点。虽然后来证明是炮弹本身造成的悲剧,但也与岑李浩要求真炮实弹射击分不开。此外,杜超本自杀更是雪上加霜。如果没有岑立豪的一再“羞辱”和高要求,感觉被组织抛弃的杜超本也不会走到那一步。他看到杜超本的老婆带着刚上高中的女儿,哭着,撕着,打着岑立浩,却又嚣张跋扈。岑李浩的出发点当然是对的。我们国家军队建设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部队,而过于急于赶超、作风硬朗的岑李浩却无视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也许他是一个杰出的战略家,但他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
这是一段很长的心理压抑期。岑李浩的身心在这次事故中得到了磨练。被降职后,他的作风稳定了很多,但仍不能动摇他创建现代化军队的决心。
故事的最后,岑李浩和他的外籍同学考夫特将军在F国YKT军事学院的学生即将见面时,事先通过特殊渠道与考夫特进行了简短的沟通后,考夫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劝其学生撤退,并在接受媒体为何不战而退的提问后,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既然不是狮子,又何必去招惹老虎呢?”这番话间接承认了岑立浩建设新型军队的成功,也深深震撼了我。岑立浩30多年来艰苦卓绝的军队转型建设,摆脱了“弱国无外交,弱军无尊严”的局面。小说虽难免夸张,但直接影射了某海域纠纷中的南海事件,而中国“通辽”号民船被M弹击沉只是一个真实事件的别称。从这本书里我第一次意识到。
这本书从大趋势上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转型过程,从小范围上为我们提供了“四大金刚”的成长过程。由于文章数量有限,在此不展示其他“三大金刚”的多彩人生,实在是太可惜了。但不得不说,我退而求其次,得到了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无论是题材还是人格磨炼,都给了我丰富的精神食粮。明天的战争取决于你我的成长!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