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风暴”是否未完成?

文/史若晓

对于这部剧,观众的感受是复杂的。一方面缺乏节奏感和冲突感,豆瓣评分也从一开始的8分多逐渐下降到如今的7.5分。但另一方面,得益于“真实案例改编”的加持,这部剧被赋予了剧情之外更大的现实意义。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的讨论也是如火如荼。

单纯从题材类型上很难对《黑色风暴》进行分类。在媒体上,常用的形容词是“横扫反腐剧”。实际上,它既不同于早些年流行的以单一案件为起点的公安刑侦剧,也不是自上而下,反映了反腐剧的官场生态。其叙事手法自下而上,试图覆盖整个地区的政治生态,颇有野心。

早年受政策限制影响,2004年后,相关剧几乎销声匿迹。近年来,很多类似的影视作品陆续推出,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从《人民的名义》到《破冰行动》、《巡回检查组》再到《扫黑风暴》,无论是规模还是表达方式都有了突破。但如果剥离稀缺题材本身的稀缺价值,这类剧在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故事被拉长了。

众所周知,扫黑风暴整体剧情改编自几个真实案例,如孙案、操场埋尸案、湖南文烈宏涉黑案、海南案等。发生在世界不同地方的故事,全部汇成一个虚构的“中江省吕腾城”。

导演伍佰擅长拍摄悬疑剧,代表作有《心理罪》《犯罪毁灭者》等。但《扫黑风暴》不是简单的悬疑剧。剧中一大批反派,如高明元、孙兴等,一出场就暴露无遗。考虑到类似题材的惯性,最后恶一定不能压倒对,悬疑成分毕竟有限;所以,要想抓住观众的眼球,只能着眼于两个地方:一是描写腐败城市本身的生态,努力营造一种“熟悉而恐惧”的好奇氛围;二是妥善保留几个谜团,即最后的“大老虎”是谁?李成阳是好人还是坏人?坏人之间有什么样的合作甚至血缘关系?

在氛围刻画上,这部剧一开始就做到了极致。薛梅拿着举报材料试图阻挡中央督导组的车队,却被后面驶来的洒水车撞死,并带走了被掩埋的尸体。这辆车一路上都在播放“祝你平安”。谋杀案背后的主要使者高明元似乎在和薛梅的女儿谈笑风生。

而随着剧集的进行,绿藤城的阴暗面也逐渐自下而上展开。菜霸,赌场,毒品,高利贷,买凶杀人,官商勾结,从最底层的信差到警察,警察局长,企业家,甚至更高层的干部,都有涉及。

正因如此,很多观众将这部剧与2017年现象级反腐剧《以人民的名义》相提并论,但两部剧的侧重点毕竟不同。《以人民的名义》重在刻画官场,其中的作案情节大多很肤浅,事情也不会走得太远。但扫黑风暴的色彩更冷,反派没有底线,尤其是高明元和孙兴。如果非要标杆的话,恐怕该剧更类似于2019破冰行动。

叙事上,打破僵局的行动犯了一个虎头蛇尾的错误。首播时,因其对案发现场塔宅的细致刻画,令观众眼前一亮,好评如潮。但随着剧的进行,节奏越来越慢,观众的评价也越来越低。如今该剧豆瓣首页的第一条短评赫然是:“让观众忍不住按下快进键,是犯罪剧最大的败笔。”

相比《破冰行动》的48集,《扫黑风暴》的体量要小很多,只有28集。应该是以叙事紧凑,信息密度高著称,但随着剧情的推进,也暴露出了和前者一样的问题。

这和内容的匮乏是分不开的。因为利弊太明显,很多谜团都变得无处安放,只好在氛围中努力。比如在馄饨馆的画面中多次出现李成阳耳鸣,但这种画面没有信息,不足以抓住观众。

官场剧也有拖沓的毛病,但观众能忍。因为看这类剧的时候,一大乐趣就在于揣摩剧中官员的遣词造句。一句普通的话,结合上下文,可以体现多种意思,0.5倍的速度播放也不慢。但《扫黑风暴》以刑侦剧情为主,大量镜头放在夜店、馄饨店、黑帮等谜题上。相比之下,信息量真的太少了。

另一方面,悬念点的排列密度,部分是电视本身的媒介属性逼出来的。早期的经典美剧《越狱》,每集都分成好几行,每一行在包扎的时候都有“戏眼”,刻意吊观众胃口。主创之所以乐此不疲,是因为有利于广告——高潮时突然插播广告,观众的情绪还沉浸在剧情中,胃口被抬得老高,不会马上换台。

而关注度过高的剧集,就像炒菜放了太多味精,吃多了。《越狱》从第一季开始质量就越来越差,后来的美剧如《绝命毒师》、《冰风暴》都收敛在这一点上。形式也是犯罪剧,但节奏适中。以《冰风暴》为例。剧中有很多空镜,大雪纷飞,气氛肃杀,背景音乐还是一首很慢的大提琴。可见大师在营造氛围上花了不少精力。

但注重气氛的刻画,并不意味着对节奏没有要求:在《绝命毒师》第一集中,老白遇到了杰西,在房车里制造磷化氢,毒死了一车毒贩,完成了性格的转变;冰风暴的杀手出现了,第一集就杀了三个人。主角也通过杀妻彻底爆发了内心的阴暗面。

现在大部分观众都是在线看剧,会员充值后不会被商业广告打扰。本该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好事,创始人却出人意料地不再寻找节奏,实在可笑。

人物形象

E·M·福斯特早年提出了著名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理论,对他们的划分标准是:“扁平人物是围绕单一的概念或品质塑造的”,具有极其稳定的性格;圆形人物更易变,即使成年后,其性格仍保留形成和发展的可能。

有学者对中国的刑侦剧和美国的犯罪剧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进行了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的刑侦剧中,正面人物大体相似,扁平人物较多,这大概与忠诚、勇敢、正直、无私奉献分不开;而美国犯罪剧则更侧重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较为圆润,剧中人物有固定的面孔,也有流动的面孔。这些流动的表面一方面让人物刻画更加真实,另一方面也成为推动故事不断发展的动力。

国产剧的这种待遇有明显的缺陷:人物发展受限,推动剧情的动力也受阻。最重要的是不讨喜。好在类似剧中的罪犯多为扁平人物。两个扁平人物正反碰撞,邪不压正。最多情节有点老套,无聊。但是,如果主角不幸遇到了圆滚滚的反派,负面效应马上就产生了:不仅没有魅力,甚至很恶心。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艺鹭在《人民的名义》中扮演的侯亮平。与历经磨难的祁同伟相比,前者与其说是很多观众眼中正义的化身,不如说更像是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官二代对后者的人生选择指手画脚。全剧完结后,有媒体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祁同伟这个角色的人气在所有角色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李达康。

正如齐泽克所说:“在消费主义和大众传媒时代,大众往往不要求名人或其偶像完美无缺,而是对其人性弱点表现出相当程度的认可”。观众的快感来源往往不是“我想成为他”,而是“原来他和我很像”的发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爱给正面人物添加一些心理阴影,以丰富他们的层次感。但这种治疗往往过于草率,方法也几乎相同,都源于早年一次失败的任务留下的内心创伤。背后的逻辑是给主角加上一种古典的复仇欲望,其实质是给围剿反派的正义行动加上一些个人仇恨——当然这种仇恨不会以私刑的形式体现出来。到最后,警察还是会忍住怒火,将罪犯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个人仇恨再次升华为集体正义感。

在《扫黑风暴》中,类似的性格特征在孙饰演的李成阳和雷饰演的林浩身上都有所体现。前者属于主角,主角的身份是一个被陷害的前科犯。由于师父的惨死,他为了找出当年的真相,加入了十年的新帅团,黑白两道都参与其中。孙演技过硬,驾驭这个复杂的角色并不违和。

相比之下,雷饰演的林浩形象就单薄了许多:因为父亲的“黑人警察”身份,他感到羞耻,决心做一个好警察来弥补——这样的设定让人想起《无间道》中梁朝伟饰演的陈永仁这个角色。后者是歹徒倪坤的私生子。加入警队后,他回到家人身边做卧底。在重男轻女家族文化浓厚的香港,这种行为难逃部分观众“不忠不孝”的指责。《无间道》系列虽已成为港片史上的经典,但仍有对具体角色的评价,如“阿仁不孝,无情”。

而梁朝伟精湛的演技弥补了这个问题,他的表情和眼神都表现出一种“欲仙欲死”的理想感,令人动容,让观众相信他对正义有着发自内心的坚持,人物塑造上的重伤被忽略。

与梁朝伟相比,雷的演技差得很远。比起对正义的坚持,更多的是一个懵懂少年的叛逆、幼稚和隐忍。为此,许多观众表示,他们希望跳过林浩和黄的镜头。好在剧中主要反派都很恶心,一点人格魅力都没有,最后也没能盖过警察的风头。

与最早的几年相比,虽然同类剧的创作有所进步,但程度还是很有限的。圆形人物的角色设计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撑,要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是说简单给主角加个心理阴影就能突然圆了扁平的身材。充其量只是一张白纸上一个奇怪的突起。

未来类型

在各大影视国中,犯罪题材影视剧因为掌握了“性与暴力”的交通密码,又能与社会现实挂钩,所以一直很受欢迎。

影视剧大多改编自文学。早年的犯罪文学无非是两个分支,一个以解谜为主,所谓古典主义;一种注重挖掘动机,拷问人性,也就是所谓的社会派、硬汉派。前者受限于推理模型的数量,创新空间不足。随着当代法医显微鉴定技术的发展,它取代了传统侦探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过程,在世界范围内正逐渐失去力量;后者想拍好,离不开对社会负面生态的反思和分析。

欧美日犯罪小说蔚然成风,背后的土壤是国家机器无法有效制约有组织犯罪。帮派不仅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掌握着贩酒、运垃圾、开赌场等暴利行业,甚至通过买卖成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这类影视剧的代表作品有《黑道家族》《木板路帝国》《黄石》。

而中国的黑组织寿命普遍极短,不允许上台面;杀人案件基本都是激情犯罪,相互孤立,很难有统计学上的关联。由于缺乏社会土壤的支撑,相关作品大多成为神秘的都市故事,文学价值有限。这在90年代后期出现的电视剧中有所体现,如《九一八事变纪实》、《紧急追捕》、《追捕二王》、《Xi安夜幕降临》、《济南7.9事变侦破纪实》等,几乎都是由单一的意外案例改编而成,基本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社会意义不足,很难复制成系列。

海岩可能是唯一一个例外,让一系列国产剧涉案。代表作有《便衣警察》、《永不满足》、《玉观音》等。但海燕的写作主线不是个案,而是聚焦于人物之间复杂的爱情纠葛。与传统的刑侦题材相比,它更像是一部包裹在刑侦外壳里的爱情小说。为此甚至有“海盐言情剧”的说法。

继《法医秦明》、《白夜追凶》、《无证犯罪》等剧火之后,爱奇艺去年推出了《迷雾剧场》,试图整合这一流派。但在影院里,除了《隐藏的角落》聚焦儿童,其余的如《十日游戏》《非常见证》都只是不温不火。说到底,还是因为单个案例是一个奇闻,所以很难升华社会意义。但在单一类型的剧场,观众逐渐出现审美疲劳,门槛越来越高,对同质化的冒险剧越来越不感兴趣。

但要想升华,走乡土社会派的道路,必然要从官场小说中取材。1996年,《人间天堂》开播,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严厉反腐电视剧。进入21世纪后,出现了相关题材的热潮,2001年出现了2002年的《雪无痕》《红色康乃馨》《忠诚》《黑洞》《党官》。

以上大部分剧都是由挪用公款、国有资产流失等单一腐败案件引发,进而展现一堆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过程。案件本身并不复杂,其实也不是重点。妙处在于各方智力博弈的过程。和《人民的名义》一样,观众是在看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生态,而不是在看剧情。

从底层出发,刑侦剧难免让人好奇;官场反腐剧从上层开始,无声处听惊雷。把两种类型结合起来,自下而上串联起来写,既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又展现了黑组织的生态和背后的保护伞,是《扫黑风暴》最大的创新。虽然手法还比较粗糙,但某种程度上也为国产犯罪影视作品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故事不是无根之树,有技巧无生态,再精致也显得虚假;有了生态的支持,就算技术再差,观众也能接受。毕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所产生的影响必然要比虚构的故事更大。

但要想拍好,就要敢碰东西,一敲到底。虎头蛇尾,难免故事线被草草带走,遮遮掩掩,令人失望。

参考资料:

1.中国公安电视剧与美国犯罪剧的比较研究。李芬。55438+03.

2.海岩文学作品影视剧改编研究。贾慧文. 2015

3.中国大陆刑侦纪录片电视剧研究。邵江. 2017

4.反腐电视剧的大众传播研究。王怡静. 2018

5.新世纪反腐电视剧人物塑造研究。秦伟光.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