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人死后会出生,在穿越别人的同时也会穿越自己,最终会找到真正的自己!
那么,死后喝孟婆汤吗?过奈何桥?忘记过去,投胎到下家?
《摆渡人》告诉你,身体死后,一次神秘而奇妙的灵魂之旅,从主人公的所见所感中,领悟到了生命的深刻道理。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一部小说。无论在书友还是畅销书榜上,都名列前茅,口碑极佳,所以这周看了。
“摆渡”,一个充满深意和哲理的词,对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整天和桌椅柴米油盐打交道的女人来说,真的是天堂和地狱的差距,互不相识也无可厚非。
所以我特意查了一下他们各自的意思。
摇摆,解释为:推开、脱离或前后摇摆。
交叉,解释为:从这里到那里或换手交接。
顾名思义,摆渡人就是在你思想摇摆、迷茫的时候,给你启发、开导的人。
1
奇怪的事件和未知的结局往往对我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也正是这种好奇心让我渴望读完它。
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平淡无奇。故事的转折点开始于火车事故以及迪伦遇见特里斯坦后发生的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
起初,受到惊吓的迪伦稀里糊涂地跟着特里斯坦,翻山越岭。直到迪伦第一次经历了成千上万的魔鬼攻击,她才终于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然后特里斯坦不得不告诉她真相。她不是唯一的幸存者,但却是唯一没有逃脱的人。
当她得知自己已经去世的噩耗时,她很平静,潜意识里闪过的种种,在这一刻找到了合理的解释。比如他们走了好几天没有遇到任何人,或者她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但是从来不觉得饿。
“哭有什么用?”这就是迪伦的态度。
她独自坐火车去找从未谋面的父亲。九死一生之后,迪伦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长大。当她知道真相后,她觉得轻松多了。
当所有的谜题一一解开,迪伦和特里斯坦有了共同的目标:灵魂的终极栖息地,并朝着它前进。
在作者的每一句话中,从主人公的各种经历中,我们知道,面对挫折和困难,一味的消极、哭泣、自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把事情推向绝境。
最正确的做法是直接面对,坦然面对。冷静分析事件的严重性,从而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的欺骗自己,活在自己的想象中,恐惧投机。
2
每本书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世界带给我们不同的启发和感受。
迪伦的《荒原》是她精神形象的投影。荒原上连绵的群山、崎岖的土地、破旧的石屋、多变的天气,都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险峻的山峰和地面,是因为她平日不爱爬山和散步;破旧的石屋,是因为父亲曾经描述过他住过的房子;天气随着她的情绪起伏而变化。
呵呵,多么美好的想法和安排啊!
当她悲伤或羞愤的时候,天空阴云密布,恶劣的天气伴随着魔鬼的咆哮更加狂暴危险;她心情好的时候万里晴空,艳阳高照,白天会很长,更方便他们到达下一个安全屋。
环境随着追随者的主观思想而变化。
三
在所有的感情中,爱情散发出的光芒似乎天生具有吸引力,令人着迷。
这本书选择迪伦和特里斯坦的爱情为主线,一路走来,穿过悬崖、沼泽、山谷、河流,彼此相伴。
特里斯坦的全力保护在凶猛的恶魔面前,特里斯坦的温柔陪伴在恶臭的沼泽里。特里斯坦受伤的时候,迪伦的关心和爱护也温暖了他。
他们一路坎坷,一路依赖,一路斗嘴,一路陪伴。潜伏在一言一行中的爱就这样诞生了,温暖了迪伦,同时也折磨着特里斯坦。
至此,隐藏在特里斯坦身上的人性慢慢萌发。他的身体会开始流血,伤口不会马上愈合。这也为特里斯坦回归现实世界铺平了道路。
迪伦到了目的地,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内心。比起独自一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等待无数年后亲人的到来,她更愿意和自己爱的人过有意义的生活。
在生、死、爱中,她也犹豫过,也犹豫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爱,跟着自己内心的感觉走。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一个人毅然选择回到特里斯坦。
就是这种不顾一切的勇气,让她有了坚定的信念。她可以说克服了一切艰难险阻,终于遇到了令她痴迷的特里斯坦。
勇敢而有经验的特里斯坦起初是迪伦的摆渡人,带领她走向彼岸。后来迪伦成为了特里斯坦的摆渡人,让这个一直努力工作,拒绝打破规则的男人终于勇敢的改变了命运。
迪伦和特里斯坦相互穿越,最终成全了自己,拯救了他人。
最后,一句轻描淡写的话揭开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
四
除了以上观点,我觉得书中还有几个地方可以引起* * *。
15岁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成熟,不谙世事,都有自己“独立”的主见,喜欢走自己的路,喜欢天马行空,担心父母唠叨。他们总是感到孤独,在这个世界上格格不入。就像迪伦一样,他们迟到,逃课,经常被妈妈唠叨烦。
这种过渡期大概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犯的通病。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安放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懵懂不安的心。
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长辈,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装作“有经验的人”,秉承着说教的方法,问孩子该怎么做,却从来不去想自己有没有这样做。
就像我们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要有雄心壮志,但是我们做不到有雄心壮志的事情。
读一本好书是一次奇妙的冒险!此行探索了死后灵魂的最终归宿。充满新鲜、刺激和神秘,
作者构思极其巧妙新颖,情节利落不拖沓,带点魔幻色彩。第一次读,跌宕起伏,激动人心。重读意义越来越透彻清晰,让人思考得更深入。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摆渡人只起到引路、开导、指导的作用。所有普通或惊险的旅程,都要他自己去跋涉和体验。只有这样,收入的点点滴滴才能融入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
然而,当我们面对生、死、爱时,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呢?
我认为答案是不同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思想和想法,不同的内心关注点,不同的最终选择。
《摆渡人》一举获得五项世界文学奖,版权在33个国家出售。是一部让千万读者颤栗的心灵治愈小说。
一本好书值得读一辈子。愿我们都能在千帆读到它,遇见最好最真实的自己!